第7章 躺讀之樂
- 安武林的閱讀成長書:一個書呆子
- 安武林
- 1697字
- 2018-07-27 14:57:06
讀了很多讀書人的躺讀之樂的文章,感覺甚是快慰。它們就像是一面鏡子,我從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是一種被點燃的快樂。讀書本來是一件很私人化的行為,尤其是讀書習慣的問題,那簡直是一種隱秘了。讀書之人能將此寫出與讀者分享,我總覺得是需要一份勇氣的。不過這份勇氣也不值得大加贊揚,如同擁有私家寶藏的人總要忍不住告訴別人一樣,書癡們總是守不住這份快樂的。就像《書癡的愛情事件》的作者一樣,臨終時候才向我們道出他的秘密,用他妹妹的話說,頭頂的禿,乃是臭腳熏的,燈光熏的,而他實在不客氣,對妹妹反唇相譏,說她妹妹這位老處女喜歡收藏盆盆罐罐,他實在看不出什么好來。而在我看來,躺讀之樂,與舒展四肢躺在春天的花草叢中感受太陽感受春天的氣息的快樂是一樣的。
讀書的姿態,讀書的習慣,千姿百態,因人而異。而我最喜歡的讀書方式,莫過于躺讀了。或左躺,或右躺,蜷曲成一只蝦米狀,實在無比愜意。或者仰面朝天,舒展四肢,或者俯身向下,雙肘支撐,目光如兩把小小的敲打物,叮叮當當從文字上掠過,真的像是在敲絲弦的樂器。那聲調不高不低,不緩不急,總能和心跳和呼吸的節奏吻合。躺讀,說它是在演奏音樂,或是聆聽音樂,都是恰當的。除了俯身閱讀之外,書是不能太厚的,否則,手腕會有抱怨之聲。或酸,或疼,總不那么舒服。
躺讀之樂,一般都是在晚上才可以享受到的。它需要安靜的氛圍,思緒不能受到一點兒干擾,否則這種快樂是無法享受的。如果是白天,那么,只能是雨天,或者雪天了。連綿秋雨天,躺讀,適合讀那些具有宋詞意境類的書,適合讀悲情的故事,或為自己的往事唏噓,或為主人公悲嘆,或者假想一段并不存在的生離死別,一顆心似乎都變成窗外的一個雨點兒了,落在遙遠的茵夢湖中。而雪天,適合讀香艷的故事,如“我是大路,我是遠方”的故事,或者“我是畢加索”那樣的傳記,或者“曼儂”那樣的故事。窗外的雪在映襯,在燃燒,一顆心會變得豐盈而年輕。但無論是雪天還是雨天,乃至夜晚,你讀卡爾維諾的《書癡》都是適合的,而且是富有變化的。就像舞臺上風景燈光的轉換,同一個人物出場給人的感覺不同一樣。但我喜歡的,還是夜晚的躺讀了。
童年的躺讀,在雨天和雪天,我都有一個極端的想法:如果雨下的能漂起船,我就不用上學去了,可以繼續躺讀;如果雪落的可以蓋住房屋,我就不用上學了,可以繼續躺讀。人都到了中年,那樣期待的事情終于沒有發生過,這給我小小的躺讀生涯帶來了一點小小的富有詩意的感傷。童年的躺讀,是在油燈下,蠟燭下,白熾燈下度過的。似乎最值得回憶的還是油燈和蠟燭,那小小的火苗,猶如我的熱情,猶如我的眼睛,猶如我的心,向書傾訴著最初的愛戀。初涉愛河的激動、沖動、執著,差不多都是在那個時候發生的。我最不喜歡的是白熾燈,躺讀的時候晃眼睛,它會讓我覺得自己是在監獄里接受審訊,一點快感都沒有。所以,我很希望隨時能有停電事故發生。童年的經濟是困頓的,對躺讀的燈光是無法要求的,其實,躺讀最佳的伴侶,就是臺燈了,尤其是可調節燈光亮度的可調式臺燈最適宜了。我個人的體會,每一本書對燈光的亮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假如書是一個和你約會的戀人的話,她要是喜歡在湖邊約會,你別給她帶到超市那兒去,只不過書有那樣的期待而不能說明而已。有時候躺讀,一夜就調N次燈光。它無異于一個音樂家在調試琴弦,將其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可惜,我很懶,那種臺燈我只用過一次,就壽終正寢了。
躺讀之樂,除了臺燈,大約就是書堆了。在床上,喜歡躺讀的人,他的枕畔如果只有一本正在讀的書,那在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至少,說明這個人不大會享受躺讀之樂。真正喜歡躺讀的人,在他的四周肯定是放滿了不同的書,以供他心血來潮的時候,隨意抽取。那種讓人一口氣讀完而不能釋卷的書,在我看來是少而又少的。尤其是詩歌和散文這樣的文學書,一口氣讀完一本書實在是暴殄天物,它們需要留點回味的時間和空間。不同種類的書,換著閱讀,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如果打一個比喻,那就等于你在旅游,這會兒在日本,那會兒在美國,而過一會兒你又去了法國。假如再有一盒煙、一個打火機、一個煙灰缸……那就等于獲得了犯罪的快感,想想我們的消防隊員和太太的憂慮吧。
躺讀之樂,宛若和朋友在湖中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