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規劃力本書原日文書名為《段取り力》,其中“段取り”意指處理事情的步驟、安排和程序,可引申為策劃、計劃、規劃、安排和部署等,另外也指小說或戲劇等的文章脈絡和劇情鋪陳。而“段取り力”就是指具備了這方面的能力。本書中雖將“段取り力”統一譯作“規劃力”,但為求行文的流暢性和講求用詞的正確,在顧全作者原意的前提下,原文中的“段取り”一詞,中譯文將不會硬性地只用“規劃”一詞。此外,“段取り”的英文為a plan, a program, arrangements, preparations。在此供讀者參考,以強化對此名詞的了解。—譯者注是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

除了特殊的天才或藝術家以外,我們一般人之間的才華或能力的差距并不大。我認為世上只有會規劃和不會規劃的人。通常在失敗的時候,我們會說自己才華不夠或沒有能力。然而將責任歸咎于才華、背景或環境,事情將無從改善。無從改善,也就不會努力。但如果認為是“規劃不周全所以無法順利進行”,處理方法就不同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以讀書為例,能否發覺規劃不理想,將使結果天差地別。一般人考試成績差,多半會認為是自己不夠聰明,或“這個科目我不擅長”。其實考試考不好,是因為對復習的規劃不理想或考試時間分配得不好。如果能如此客觀地思考,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做家務或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深知“規劃就是關鍵”。簡言之,規劃這個詞的存在可以減輕我們自責的程度。人一旦自我否定,就產生不了動力。若想成“不是自己無能,而是規劃出了問題”,就能在維持自我肯定的狀態下去做改善。日本人很喜歡反省,認為人懂得反省事情就會順利。其實不必反省自己所有的個性,只要重新調整一下工作順序,情況就會有所改變。

這種想法的轉換極為重要。“因為規劃得不好,所以事情沒有做好。”將規劃力的概念用在培養這種思考模式上是非常有效的。

一旦掌握“規劃力”這種思考模式,無論碰到任何活動或情況,都能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當你明白了它存在于所有活動當中,就能將迥然不同的活動聯系起來并加以審視。這就是“規劃力”這個詞的作用所在。例如烹飪跟論文看起來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若用“規劃力”這把刀來剖析,就會發現它們的共通點。一旦了解到這個概念的重要性,你就能活得自信且游刃有余。

“規劃”這個詞,用比較接近日本工匠用語的“步驟”來說更為貼切,且多用于實際情況中。在雕刻之類的藝術品制作上,雕刻家也表示步驟非常重要。藝術天分可能只需要一點點,其他靠記住步驟便可達到一定的水平。而記住步驟的能力,只要肯努力就會提高。連藝術都并非取決于天分而是規劃力,可見它對其他活動的作用更大。

只要掌握了規劃力,所有活動都能變得輕而易舉,這種想法很有趣。抱持著這種想法,必能肯定自己的潛力,冷靜地面對失敗。

從發現自己內在的規劃力開始

我在很多地方談到規劃力這個概念,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沒有規劃力,希望我能教他們。我幾乎沒看過有人自信地說:“我有規劃力。”

本書針對規劃力的含義及獲得的方法作了論述,其實真正的目的是要讀者發現自己內在的規劃力。有許多例子顯示,有的人明明擁有規劃力卻毫不自知,一味認定自己的規劃力很差。其實規劃力有各種類型,第一步就是要明白一定有一種規劃力是自己擅長的。

例如,森鷗外是工作有條不紊的類型,而無賴派作家坂口安吾則是將各種東西散放在房里寫小說的類型。從這兩人寫作都很高產,而且都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來看,可以說兩人各自的規劃力都不錯。

森鷗外的規劃力,是將周遭整理得井然有序,按照計劃切實執行。而坂口安吾則是把房間搞得一團亂,從雜亂中孕育出他的小說。如果說雜亂能讓自己文思泉涌,那保持雜亂會更有效果。

據說將棋天才羽生善治年輕時,只要在旅館或飯店就無法放松。由于將棋比賽都在旅館或飯店舉行,而非自己家里,所以讓他感到很疲累,也會影響到他下棋。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首先在抵達旅館后,他會將行李全部散放在房間內,布置成家里的樣子。這樣感覺像是在屬于自己的空間,他就可以輕松地去面對比賽了。

以羽生來說,把旅館房間弄亂就是他的規劃力。并非井然有序才算是規劃力很好。就如同有些人在職場上,經常將資料在桌上堆得像山一樣,可是卻很清楚什么東西放在哪里,而且能迅速無誤地完成工作。

包括上述內容在內,設法找到適合自己的規劃類型才是本書最大的意義所在。能做好普通的規劃,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規劃方式是一種不幸。我們不是要學習普通的規則,而是要靈活運用自己的方式,將規劃力技術化,這才是本書的最終目的。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去發現自己內在的規劃力,這點很重要。有些人在工作上的規劃力不佳,在其他方面的規劃力卻很好。明明對自己擅長的事情具有優異的規劃力,他們卻視為理所當然而不自知。

居家類型的人擅長烹飪,但是上班工作就不行了。這種人懂得烹飪上的“要領”,卻沒能跟工作聯系起來。以自己擅長的事物為范本去克服不擅長的事物,就是進步的訣竅所在。如果自己在某個領域具有規劃力,就仔細加以觀察研究,然后應用在其他事情上。要學會所有領域各種類型的規劃力是不可能的,也是錯誤的。第一步應該要先去發現自己內在的規劃力,再加以擴大。

指導手冊與規劃力不同

在此要先聲明一點,指導手冊不等同于規劃力。當我們聽到“照章行事的人”時,總會有不好的印象。其實指導手冊本來就是做事的步驟,了解的人當然比不了解的人做得要好。那為何“照章行事的人”會被列為不能用的人呢?這是因為他們只會按吩咐行事。

“照章行事的人”不會自己組織和決定做事的順序,所以不會視狀況采取臨機應變的行動。不過,做出指導手冊的人很厲害。能將步驟或程序普遍化,絕對是非常具有規劃力的人。總之,按照指導手冊做事的人與寫出指導手冊的人,看似雷同卻有著云泥之別。

本書的主題“規劃力”包含了自己安排、部署的意思。之所以用“部署”這個在日語中有點文言的詞,是因為這個詞當中有自己分配組織的含義,與照章行事的意思完全不同。

指導手冊也一樣。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指導手冊,光照著指南去做是學不到規劃力的。雖然聊勝于無,但是你讀再多指南,還是無法掌握到真髓。真髓就在于作者所擁有的能力,他們發現這些重點并將之集結成書。成為指導手冊的讀者還是作者,具有決定性的差異。

我在大學任教,我的學生常到麥當勞或肯德基打工。我會請他們在課堂上教其他同學打工的方法。讓他們簡單介紹肯德基的雞肉炸法,或麥當勞漢堡的包法,等等。

結果發現,教學雙方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傳授及學習工作。因為美式快餐連鎖店有極佳的指導手冊,可以讓第一天到店里打工的人馬上學會并上場工作。不過這種經驗并不能成為做其他事情的原動力。打工經驗再多,也只能學到照章行事,而學不到真正的能力。

若要從手冊開始學習,就得先思考手冊為何如此編寫,同時觀察并了解其他人做事的方法。舉例來說,如果通過觀察負責整個店面運營的店長的行動,領悟了他所下達的指令,你馬上就能成為店長。若能領悟出某種行動背后的指導手冊,就表示你自己也有了編寫指導手冊的能力。自己若能編出一套指導手冊,站在規劃者一側考慮,你就得到了真正的能力。不久的將來,你會成為店長,甚至自立門戶。

并非指導手冊不好。只要去了解編寫指南的人真正的意圖,或者自己能達到編寫指南者的水平即可。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即便被認為是照章行事的人,也有機會脫胎換骨,變成更有規劃力、創造力的人。

規劃力可以多方面應用

烹飪的步驟不對,做出來的菜就會難吃而無法入口。欠缺某樣決定性的食材,就做不出美食。美味與否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基本的感覺,如果憑這種感覺每天進行嚴格檢驗的能力就是規劃力的話,那么擅長烹飪的人大概做其他事也能夠發揮極大的能力。

自己擅長烹飪,但不擅于文書工作;很會做家務,但是面對工作就完全沒轍了。大家容易像這樣把家務與工作分開來想。其實認為家庭主婦到了外面就什么都不會做的想法才奇怪。當然,擅長烹飪的“規劃力”要發展成影響政治或歷史的一流“規劃力”,中間的差距實在太遠。不過烹飪這種格局的規劃力,是可以運用在工作上的。

只要了解規劃力有格局大小之差,就能清楚自己擅長什么格局的規劃力。如此一來在工作上,自己堪任的工作范圍或擅長的領域也容易擴展開來。

缺少才能,再怎么做也會停頓在因為資質太差而無能為力的狀態。但若只是缺少規劃力,根據其做法尚有可為。只要有過一次成功的經驗,就能應用經驗去擴展可能性。例如對烹飪有信心的人,只要以做菜的感覺去做其他事情即可。

“規劃力”這個詞并不限于某種特定領域。在某方面所培養的規劃力可以應用到其他方面。這同時也將帶給你極大的自信。

我們常說,有一技之長的人做其他事情也沒問題。簡言之,有一技之長的人,知道內在的竅門,懂得讓事情順利進展的要領,并可將之應用到其他事情上。

而完全不曾訓練過規劃力的人,則不懂碰到事情時的處理步驟。有規劃力的概念和沒有這個概念的人,在處理事情上的效率差距極大。

本書所要強調的是希望讀者先認識“規劃力”這個名詞,然后了解到規劃力的概念要比一般的認知更為廣義。并不是A有規劃力、B沒有規劃力的這種二分法,而是去發現自己在某方面具有規劃力,這樣你就會擁有非常積極的心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南召县| 镇原县| 定南县| 赞皇县| 陇川县| 屏东市| 湾仔区| 武宣县| 棋牌| 六安市| 东港市| 简阳市| 江城| 分宜县| 新蔡县| 修武县| 周宁县| 焦作市| 武隆县| 资中县| 开平市| 福清市| 石景山区| 建湖县| 和龙市| 金昌市| 临澧县| 深圳市| 高邮市| 罗甸县| 奉贤区| 莎车县| 韩城市| 樟树市| 中宁县| 崇左市| 九江市| 平遥县| 远安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