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頭里的世界名校
- 周成剛
- 2172字
- 2019-01-04 22:57:19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
愿自由之風勁吹。
——斯坦福大學校訓

斯坦福大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帕羅奧多市,與舊金山相鄰,是美國西海岸的名校典范。
1951年,斯坦福大學創建了斯坦福科技園,這是硅谷的早期雛形。學校長期以低廉的地租將校園的廠房和實驗用房租給一些高科技企業(或畢業校友創立的公司),所以這里是美國第一個依托大學而創辦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學校十分支持本校師生創業,鼓勵他們去擁抱科技帶來的變革。硅谷最早的創業者之一就是斯坦福大學的兩名畢業生——威廉·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著名的惠普公司即為他們共同創辦。
在大地震廢墟中挺立起來的斯坦福大學藝術博物館
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愛因斯坦是出色的小提琴手,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達·芬奇對天文學卓有研究,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藝術造詣也非常人可比……事實上,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科學與藝術是相輔相成的。走進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學的藝術博物館,我肅然起敬——經歷兩次大地震,它卻依然像一座豐碑挺立著。
2013年1月,我帶領新東方管理者團隊去斯坦福大學短期修學,落腳的酒店就緊挨著斯坦福大學校園,終于有機會去校園仔細轉轉。斯坦福大學的校園是開放式的,整齊的西班牙風格的建筑和一排排棕櫚樹交相輝映,真是美極了。
為了一個可以回去的地方
在國外旅行,我喜歡去參觀博物館,大學博物館也不例外。在斯坦福大學藝術博物館,我目睹一位博物館員工主動上前給正在看群雕的幾位游客講解。她自豪地說:“這是羅丹的作品,你們知道法國雕塑家羅丹嗎?除了法國,收藏羅丹作品最多的地方就是斯坦福大學!”很難想象,一所大學的藝術博物館收藏著這位雕塑巨匠的200多件作品,其水平之高也是世界罕見。
斯坦福大學藝術博物館建于1894年,最初的展品大部分來自斯坦福家族的收藏。如今該館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一座聲名顯赫的大學博物館,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曾幾經沉浮,其中包括兩次大地震。
1906年,在舊金山灣區7.8級的大地震中,藝術博物館約四分之三的建筑物被損毀。1945年,斯坦福大學出資人之一簡·斯坦福的離世使得預算吃緊,藝術博物館被關停。此后,藝術博物館在社區活動的基礎上逐漸修復并對外開放,1985年,著名的羅丹雕塑花園落成。不幸的是,1989年,洛馬·普雷塔的7.1級地震再一次損毀了博物館的多個展廳,藝術博物館再度陷入關停狀態。然而,藝術博物館始終是斯坦福師生和校友心頭的牽掛。在各路校友和藝術愛好者的捐贈下,斯坦福大學開始對其進行修復與重建,終于在1999年重新開放。
在放肆的、狂野的、猛烈追求物質享受的現代生活里,有一個可以不斷回去的地方特別重要。對于斯坦福大學來說,這個地方或許就是它的藝術博物館——所有斯坦福人的精神家園。
科學與藝術的融通之美

校園中的羅丹雕塑
作為世界上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大學之一,斯坦福大學以科研與創新精神聞名于世。從當年所謂的“西部蠻荒之地”,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硅谷的中心”、“世界創新的引擎”。如此重視科學技術,又如此執著于對藝術的追求,斯坦福大學深知科學和藝術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從表面上看,科學與藝術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學科:科學重理性,藝術重感性;科學靠嚴謹的歸納與推理,藝術靠浪漫的靈感與想象。然而,科學與藝術的共性在于它們都具有非功利性的精神氣質。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在獲得諾貝爾獎時說:“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就是以漫長的一生追求美。”科學不但求真也要求美,科學家像藝術家一樣追求美,這也是科學取得創新性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學教育的現實意義

藝術博物館展廳內的亞洲藝術品
法國著名文學家福樓拜早在19世紀中葉就預言過: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越要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回頭又在山頂會合。
科學與藝術的交融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已經成為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顯著特征之一。美育與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通過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科學知識插上藝術的翅膀,追求真正意義上的美。
近年來,國內的專家和學者也逐漸意識到,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美育與通識教育的缺失導致我們很難培養出頂尖的人才。過于重視學科教育,而不重視審美情趣,是中國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一點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個人的眼光和格局,也限制了自己的長遠發展,致使他們在國際競爭中后勁不足。走出傳統應試教育的思維框架,將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融合起來,斯坦福大學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斯坦福大學校名的由來

校園一隅
斯坦福大學的全稱是小利蘭·斯坦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小利蘭·斯坦福是前加州州長、鐵路大亨利蘭·斯坦福的獨子。1884年他們一家在意大利旅行時,小斯坦福不幸得了傷寒,不久便去世了,當時只有16歲。老斯坦福夫婦悲痛欲絕,他們知道辛苦積累的家產再也用不到自己兒子的身上,因此決定將錢捐出在加州建立一所學校,并以獨子的名字來命名,用以造福加州的青少年,斯坦福大學由此而來。

學校咖啡廳
與蘋果公司為鄰
在斯坦福大學校園里,蘋果電腦非常受歡迎。你經常會看到學生們在課堂上或在學校的咖啡館中,用蘋果電腦學習。蘋果電腦不僅代表著年輕人的追求,更代表著美國的創新精神。斯坦福大學附近的硅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著名的蘋果公司也位于此。2005年,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了那次精彩的演講,該演講的結束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似饑,虛心若愚)”廣為流傳。

學校教學樓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