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亞里士多德:中道和友愛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生于希臘北部的斯塔吉拉小鎮。他的父親尼各馬可是醫生,是馬其頓王阿敏塔斯的朋友和御醫。他的母親菲斯蒂的家族很富有。公元前367年,他來到雅典,成為柏拉圖學園的一員。隨后的20年他都待在雅典,始終與學園聯系在一起。公元前343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邀請亞里士多德做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在亞歷山大出征波斯前夕,亞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并創辦了“呂克昂(Lyceum)”學校。在亞歷山大死后,反馬其頓情緒高漲。亞里士多德與馬其頓人有親密的和公開的聯系。在德爾斐,雅典人剝奪了給予亞里士多德的尊敬并且將載明這個榮譽的銘文碑沉入井底。正是在這種氛圍中,公元前322年,亞里士多德離開雅典回到優波厄亞島的哈爾基斯,并在這里去世。

在古希臘,沒有一個哲學家明確主張寬容是一種政治原則。相反,一方面,他們對其他哲學家持真正開放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們否認這種開放性是建立政體的合理基礎。這些思想家各自證明自己的觀點,從未迫害不同觀點的人,爭論社會應該采納何種具體觀點,而不是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寬容所有觀點。他們實施寬容,卻否認它的理論證明。Levine, Alan, ed., Early Modern Skepticism and the Origins of Toleration, Lanham, Maryland: Lexington Books,1999, p.7.例如,柏拉圖從未提倡寬容是一個政治原則,盡管他作品中某些方面似乎意味著寬容。例如,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檢省的生活不值得過——似乎暗示,每個人應該自由地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檢省自身,不受他人的干涉。此外,柏拉圖拒絕言論自由的觀念。在《國家篇》中,他建議國家嚴格控制作家、藝術家和音樂家,嘲笑民主難以駕馭。Plato, Republic,376c-417b and 555b-563e.但是,有人主張,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在民主制提供的自由中生活最幸福,因為只有在這種政體中哲學才能繁榮(而沒有統治的負擔)。Plato, Republic,557c-558a.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柏拉圖建議的政體。最接近柏拉圖支持的自由的制度化表達是柏拉圖《法律篇》中的夜間委員會,其中鼓勵被選出的公民在許多問題上表明自己的想法,并進行辯論,國家對這些問題有官方的和立法的答案。然而,夜間委員會只在晚上秘密集會,而且它的存在是一個國家機密,其他公民不知道。這種有限的、秘密的自由不是寬容的論據,它意味著不可能公開地寬容公民的不同觀點。柏拉圖沒有簡單地支持寬容,因為使好人健康、幸福的自由也會使壞人變得更壞。正義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高貴的謊言。Levine, Alan, ed., Early Modern Skepticism and the Origins of Toleration, Lanham, Maryland: Lexington Books,1999, p.7.

亞里士多德也沒有明確贊成寬容是一種美德,甚至沒有列舉它。Levine, Alan, ed., Early Modern Skepticism and the Origins of Toleration, Lanham, Maryland: Lexington Books,1999, p.7.他的思想中嵌著某些不寬容的細節,例如他不愿承認婦女全部的人性,他支持奴隸制具有自然基礎上的論據。然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寬容的發展做出了間接卻重要的貢獻,例如他對本質原則的闡明、其思想中潛在的超文化主義學說、自然法、人是“社會動物”,理想的政府關注共同善、美德是習慣而不是簡單的知識。B. Stetson and J. G. Conti, The Truth about Tolerance: Pluralism, Diversity and the Cultural Wars, Intervarsity Press,2005, pp.28-35.他的寬容證明基于以下兩點:應用于政治生活的中道學說,政治友愛觀念。Barker, Evelyn M., “Socratic Intolerance and Aristotelian Toleration”, in Mehdi Amin Razavi and David Ambuel,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the Question of Intoleran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pp.251-255.

(1)應用于政治生活的中道學說

在《政治學》第一卷中,亞里士多德確立了更高貴的對于較低級的統治,宣稱“靈魂是以專制的統治來統治肉體,而理智對欲望的統治則是依法或君主統治”。〔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秦典華譯,引自苗立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11頁。實現正義和德性的公民功能與城邦的靈魂對應,提供財富和物質必需品的公民功能與城邦的身體對應。按照專制的等級統治原則,亞里士多德建議最好的國家把追求城邦身體利益的人(例如農民、商人和工匠等)排除在公民之外。但是,亞里士多德實際的政治途徑建議政體應該為大多數人而設。“對于大多數的城邦而言什么是最優良的政體,以及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什么是最優良的生活。當然我們既不能著眼于超出蕓蕓眾生的德性,也不能著眼于以優越的自然稟賦為先決條件的教育,或者著眼于令人稱心如意的完美政體,我們考慮的范圍僅限于大多數人都有可能享受到的生活和大多數城邦都有可能實現的政體。”〔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秦典華譯,引自苗立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140頁。

在《政治學》中,亞里士多德分析了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這是兩種有缺陷的政體,其中國家身體部分的利益和數值上的多數占主導地位。亞里士多德對這些有缺陷的政體如何運作的建議是:政治體制“應使人們甘愿并能夠接受,而且要易于實施”。〔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秦典華譯,引自苗立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119頁。亞里士多德批評了《國家篇》中蘇格拉底推論的一個前提:城邦愈一致便愈好。〔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秦典華譯,引自苗立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32頁。城邦不僅是由多個人組合而成,而且是由不同種類的人組合而成。種類相同不可能產生出城邦。他主張,倫理信念上的一致對于共同體的和諧與穩定不是必需的。在判斷令人滿意甚至偏離的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時,他表示不應忽視中道。“那些自認為德性僅為他們所奉行的那一種的人往往會走向極端,他們渾然不知其所作所為對一個政體的影響。”〔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秦典華譯,引自苗立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188頁。因為鉤鼻或塌鼻,一只鼻子偏離了完美,但是它仍然是一個優秀的鼻子,也仍然看上去是一個鼻子;但是,如果把過程推到極端,首先它會失去屬于鼻子的比例,最后因為鉤鼻或塌鼻被推到極端而不再成其為鼻子。“寡頭政體或平民政體,盡管離最優秀的政體相去甚遠,但也不失為充分可行的政體;但如果把兩者各自的主張推向極端,首先會使政體劣化,最終自然會不復成其為一個政體。”〔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秦典華譯,引自苗立田主編《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第188頁。

(2)政治友愛觀念

政治友愛觀念即團結觀念。“當城邦的公民們對他們的共同利益有共同認識,并選擇同樣的行為以實現其共同的意見時,我們便稱之為團結。所以,團結是就團結起來要做的事情,尤其是那些關系到雙方乃至所有人的目的的大事情,而說的。”〔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廖申白譯注,商務印書館,2003,第271頁。

為了實現這種團結,爭論應該聚焦于采取的手段,并努力就所有人都滿意的某個后果而不是最終原則達成一致。因此,人們尋求不同個人都可以接受的不輸不贏政策,而不是原則或政治派別的勝利。亞里士多德稱這種團結為“政治友愛”。政治友愛使得寬容成為每個共同體的一個價值。它并不要求公民在道德或政治意識上一致,只要求他們愿意就以下一點達成共識,即為了建立共同承認的善而采取的特定行動。目的是為了獲得所有人都認為好的后果,而避免一般被認為壞的結果。他強調友愛在更大的共同體中達成穩定與和諧的價值。他指出,在友愛使公民承認彼此的善的地方,正義不是主要的和不可缺少的。

從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友愛”出發,一個人可能發展出寬容“沒有原則的”哲學基礎。對與我們親密的人的愛使我們寬容他們,因為我們以他們的個人性為傲,即使當我們并不分享他們的價值,或贊成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寬容與我們一起參加工作事業、娛樂、宗教或博愛事業的人,因為我們重視目標和與他們一起共享的活動。再進一步,我們寬容與我們共享公民身份的人的觀點,在這個共同體中,共同善影響每個公民的善,每個人的善都會包含共同善。

亞里士多德要求公民只是在涉及每個人的問題上達成共識,所以他的政治友愛概念提供了一個私人領域,其中公民可以體驗他們的差異。就其不強求公民之間的一致而言,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友愛概念類似于現代的寬容概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汇区| 黎平县| 沁阳市| 锡林郭勒盟| 东乡族自治县| 通海县| 桑植县| 日土县| 贺兰县| 曲麻莱县| 杨浦区| 措勤县| 苍溪县| 方城县| 驻马店市| 固始县| 临洮县| 攀枝花市| 北流市| 蚌埠市| 陵川县| 永福县| 桂平市| 湾仔区| 双牌县| 乌鲁木齐县| 富源县| 澎湖县| 南昌县| 墨竹工卡县| 团风县| 长汀县| 民县| 称多县| 张家界市| 楚雄市| 高尔夫| 高雄县| 富顺县| 甘德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