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二

2011年是公益慈善行業會一直銘記的年份。這一年,郭美美事件、紅十字會“萬元餐”等一系列官辦慈善丑聞被披露,引發公眾對公益慈善的信任危機。這一年,壹基金作為民間發起的基金會逆襲紅十字會成為當年公眾捐款的寵兒,鄧飛發起的“免費午餐”幾乎一夜之間名噪天下,顯示出民間慈善的巨大能量。也是在這一年,國際資助陸續撤離,“洋奶”斷了,“母乳”在哪里?長期扎根一線的民間NGO陷入青黃不接的“資本”寒冬。

而我,在這一年的4月1日,愚人節那天,成為南都公益基金會的一名資助官員,開始了全職公益人的生涯,誤打誤撞做起了民間公益組織的“投資人”。非常有幸,我幾乎完整經歷了南都基金會的五年戰略規劃(2010~2015年),并在2016年開始見證南都下一期戰略的起程。

作為國內率先開展資助,并一直倡導資助的本土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過去的五年規劃期間,共實施了兩個戰略性項目——資助人的“銀杏計劃”和資助機構的“景行計劃”;同時,還有資助行業生態系統完善和行業能力建設的“宏觀項目”,以及資助特定領域的“救災”和“新公民計劃”(流動兒童)。在南都成立10周年之際,以這本《散財有道——南都公益基金會公益風險投資的理念與實踐探索》作為南都過往資助歷程的回望、總結,以及對新起點的企盼、祝福,是一件美好的事。

還記得在美國基金會中心網參觀、交流時,曾被他們共享書架上陳列的N多關于grantmaking(資助)的書震撼到,雖不能說汗牛充棟,但美國資助者著實有大量的知識和信息資源加速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提高資助的社會效益。而在中國,關于資助的論述還是屈指可數。中國基金會中心網經過授權已經翻譯了若干國外基金會和資助的圖書、資料,但由于國外與中國本土環境的巨大差異,還不能完全解渴。這本書是基于南都公益基金會本土資助實踐進行的行動研究總結,希望能夠將南都基金會在資助探索道路上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都總結、分享出來,成為行業的財富。囿于視野和實踐的局限、撰寫時間的局促,本書肯定會有諸多不足之處,權當拋磚引玉,以期未來看到更多關于中國本土資助的著述,形成中國本土的資助真經。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來源于對“景行計劃”開展“機構資助”的經驗總結、反思和提煉。同時,也盡量囊括了南都基金會其他方面的思考。如永光、程玉在不同場合的發言和報告等,景行計劃是一個經歷了很多波折的資助計劃,這種波折既折射出“機構資助”這種高難度資助本身的復雜性,也折射出一項資助計劃從概念到探索經歷的諸多挑戰,而南都基金會的理事會和秘書處執行團隊在此過程中的各種碰撞、反思、學習,促成了在此基礎上的經驗提取,可能對同樣做資助或打算做資助的人有所裨益。為此,本書分為正文和附錄兩個部分,正文部分是對實踐加以總結、提煉后具有一定規律性和普遍適用性的內容,附錄部分是對實踐的鮮活還原,以便讀者各取所需。

正文的第一章分別從宏觀社會發展視角和資助者視角,對民間公益慈善行業的變遷及階段性特點進行解析,指出社會和行業大環境變遷對資助的影響;第二章主要對核心的資助理念和資助標準,如創新、可持續、杠桿作用、退出機制等進行辨析;第三章重點介紹機構資助核心概念、興起的社會及行業背景以及公益“投資者”角色特點和價值定位,并通過國際比較說明機構資助與公益風險投資的異同;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紹景行實踐中總結出的機構資助的關鍵tips、發展出的“以生命周期為橫軸,以核心能力為縱軸”的“機構發展動態模型”PPOF模型,以及如何通過此模型找到“資助杠桿”;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別進行機構資助的標準解析、“選、投、幫、退”的操作指引以及機構資助的評估。

附錄中我們立體呈現了景行的各類實錄供大家參考?!案戒浺弧背尸F景行的發展歷程、各關鍵發展階段及其反思和啟示,以及以景行為案例對如何設計和發展一項資助計劃提出建議?!案戒浂蓖暾尸F由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的陶傳進教授主導實施的景行計劃第三方評估報告,既是對景行計劃過去五年的績效、影響、經驗、后續發展建議的全面呈現,也是對如何開展機構資助評估的一種示范。“附錄三”摘取自第三方評估報告中的機構子報告,以“綠色瀟湘”為例,闡述公益組織的組織變革過程、成果以及資助起到的作用,由北師大第三方評估團隊的張叢叢撰寫?!案戒浰摹笔蔷靶信cAha社會創新學院、景行伙伴“歌路營”進行深度陪伴(輔導)式咨詢的案例,可以看到如何通過輔導式咨詢來加速公益機構的能力生成和提高。“附錄五”收錄了景行計劃資助中國農業大學董強教授開展的“高成長性社會組織案例研究”的一個代表案例,通過案例研究加速資助者對組織成長規律的認識。這些附錄可以體現景行在踐行機構資助、邀請第三方評估、引入輔導式咨詢、支持基礎性研究方面的集合作用力。

本書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以下人士對于本書的內容以不同形式做出了諸多貢獻,誠摯感謝這些共同的建設者。

感謝徐永光先生,不僅因為書中收錄了永光近五年來的諸多發言和思考,也因為他對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遠見、洞察及推動的魄力,為秘書處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高起點。

感謝程玉女士,不僅因為書中摘錄和引用了她對《草根組織功能與價值研究》的學習筆記以及她與秘書處的討論,還因為她縝密的思維和鉆研精神,她對南都的價值觀、文化、工作風格的塑造,使秘書處得以有序、有力地推進工作。程玉也對本書提出了非常具體的修改意見。

感謝康曉光老師,不僅因為書中摘錄了他與秘書處的討論,更因為他對民間公益組織獨立于政府和商業、獨立于權和錢,創造另一套價值的堅守,以及他洞見本質、預見未來又犀利生猛的風格讓我們在批評中不敢懈怠,努力前行。

感謝何進博士,他提出十五字資助箴言“創新、可持續、宜推廣、參與式、實事求是”,并對我們提出諸多挑戰,一直在敲打我們去思索如何做好資助,對他的影隨也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學習最資深的資助者一生積累的資助經驗,少走彎路。

感謝何偉理事,他多次參與景行計劃的盡職調查、評審、交流會,是理事會中參與最多的理事,我們感謝他貢獻了企業家視角的洞見和智慧,更感謝他給秘書處帶來的信任和溫暖。

感謝前項目總監孫巍,由她于2011年主導調研并執筆完成的《機構支持戰略實施框架草案》為機構資助奠定了重要的根基。

感謝項目成員黃慶委,他在資助實踐中與各方面的伙伴打成一片,有豐富的一手經驗和洞見,是扎扎實實的實踐派,是本書很多內容的重要提供者。

感謝原社會資源研究所(SRI)[現更名為中國資助者圓桌論壇(CDR)]的鄭聰、張帆、李志艷,2015年在他們協助下完成的《景行計劃機構資助手冊·指引篇/工具篇》是景行經驗總結的一個里程碑,并且引入了很多國際經驗。

感謝楊國瓊、馮元,在景行資助手冊的總結中,他們有大量的參與和經驗提供。

感謝方昕,在加入景行團隊后,她提供了多元的視角和中肯的反饋,使景行的經驗更加完整。

感謝林紅,她指導和參與了景行從2012年到2014年的設計和實施,投入了很多心力。

感謝楊懿梅,她曾對景行計劃進行梳理,提供基于商業投資人的意見和建議。

感謝所有的景行伙伴,這是所有經驗的來源,沒有景行伙伴便沒有這本書的誕生,更感謝伙伴們對我們的充分信任和包容。

感謝以陶傳進、盧瑋靜為代表的北師大團隊對景行計劃開展的獨立、客觀的第三方評估,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感謝顧遠、周賢、杜爽貢獻了極具代表性的咨詢案例,并開放地將之在行業內分享。

感謝董強開展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啟發和改進建議。

感謝黃傳會將軍調動8位報告文學作家為8家景行伙伴撰寫的報告文學。

感謝賴佐夫敦促書稿的整理與寫作,積極與出版社聯系,保證了書稿的及時交付和出版。

感謝彭艷妮、宋波、劉洲鴻對景行計劃的探索以及對景行開展本書的寫作提供的大力支持。

最后,感謝周慶治及以周慶治為代表的南都出資人和理事會監事會,允許秘書處大膽探索和嘗試。

站在新起點上,真心地祝福南都公益基金會、祝福中國的資助者的道路越走越開闊,使公益“投資人”能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支持民間公益,人人懷有希望。

 

南都公益基金會前項目副總監、景行計劃親歷者

劉曉雪

2016年12月1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哈巴河县| 两当县| 六枝特区| 金山区| 边坝县| 长沙市| 昆明市| 环江| 河间市| 探索| 木兰县| 安陆市| 洪江市| 福州市| 台山市| 华坪县| 湟中县| 剑阁县| 达州市| 修武县| 漯河市| 长子县| 英吉沙县| 奉化市| 温宿县| 三亚市| 余姚市| 南郑县| 乐至县| 家居| 大竹县| 肇东市| 策勒县| 大丰市| 达孜县| 宿州市| 清远市| 历史| 塘沽区| 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