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 簡短的結論

作為一種“群體承諾標識物”,貨幣內在地具有將宏觀、中觀與微觀,社會、群體與個人聯結起來的性質。由此出發,來看個體以及其他不同行為主體(包括國家)針對貨幣的權利,就會是一個非常值得分析的問題,也構成一個很值得探討的研究領域。

回顧西方與貨幣相關的思想史(主要是借助斯皮格爾的著作),不僅能夠理出貨幣材質變化對貨幣權利形成不同約束的脈絡,而且能夠發現與之相關的(至少是部分思想精英的)經濟觀念和社會觀念的變遷。個體貨幣權利及其約束問題,一頭聯結著貨幣,另一頭聯結著經濟社會觀念。圍繞該問題展開的考察,能為金融社會學研究提供重要的歷史背景和理論鋪墊。本文所確立的一個初步的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貨幣權利與社會變遷框架

即便是在凱恩斯理論有著強大影響力的今天,即便是與之相對的“理性預期學派”也已是明日黃花,人們的頭腦之中,仍然會存有一定程度的貨幣幻覺:仿佛人們占有了某一數額的貨幣,便擁有了對于它們的全部權利。于是,人們在決策時也受到這一定數額的名義貨幣的影響,并用名義貨幣來思考問題,而或多或少地忽視了其實際購買力的變化(阿卡洛夫、席勒,2016)。事實上,人們(包括國家)對貨幣的占有是不完全的,不同行為主體與貨幣相關的權利,不僅會隨著貨幣材質和形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會受到其他主體相關行為的影響,并受到社會觀念特別是有社會影響力的精英觀念的制約。

在貨幣主要是金屬貨幣的西方文明早期階段,盡管貨幣的價值相對當今時代而言更高,且不那么容易貶值,但《舊約全書》等著作,以及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狄奧根尼等思想家大多強調對“通過貨幣取利的權利”進行約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生產力水平普遍不高、人們大多掙扎在基本生存水平線上、社會貧富分化的現實以及思想家們對于社會公正與平等的追求。自然,現實生活中,被貨幣幻覺所控制著的人們以及國家,因為追求金錢而發動戰爭也是常有的事。

“一刀切式”地約束通過貨幣取利的權利,以及對富人予以貶低的社會觀念,對生產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權利細分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中世紀,高利貸的原則被重新解釋。一些不可直接消費(因而也就具有生產要素性質)的商品的出租牟利,被認為是正常的。

隨著國家主體的出現和發展,在思想觀念上,對貨幣權利的約束被進一步放開。許多針對高利貸的探討論述了貨幣價格和市場借貸對于經濟刺激和發展的好處,反對“神授之法律”對高利貸的禁止和約束,主張公共當局在管理利率方面的主體性地位。鑄幣的盛行和貨幣數量論的出現,使得獲取利息作為一種貨幣權利越來越被思想精英所認可,越來越具有合法性。進入17、18世紀后,此前備受懷疑、遭到輕蔑的商業和賺錢在歐洲流行起來。英格蘭和不列顛帝國的崛起,推動了國際貿易,而國際貿易也讓重商主義者站在國家的立場,來看待商業、財富及硬幣自動流動問題。

17世紀末,紙幣在歐洲出現,這是貨幣材質的一大變革,它讓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大為增加。在獲取利息的貨幣權利越來越具備合法性的背景之下,是否以及如何對利率設置最高限額,越來越成為討論的重點。大量富有成就的西方思想家卷入了對該問題的討論,自由主義者在這個問題上也有不盡相同的看法。金塊論之爭、通貨學派與銀行學派之爭等都表明,貨幣權利以及對它的約束因貨幣材質而有不同的可取形式和相關要求。1844年英格蘭的銀行特許法案將英格蘭銀行的銀行業務與通貨職能分割開來,表明國家對貨幣管理和組織方式的變革以及創新也顯得日益重要。

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隨著勞資關系的尖銳對立,多種多樣的社會主義思想家出現。由于看到了工業社會現實生活的殘酷,他們強調通過合作而非競爭的方式來組織社會,對貨幣性質和貨幣權利受約束的理解在他們這里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馬克思對商品和金融的批判,形成了對資本主義的巨大威脅,也帶來了波及全世界的革命運動,以及資本主義的自我修復性運動。而凱恩斯等人對社會產量和就業總量的研究,則發現了推動自由資本主義繼續存活并前行的貨幣權利動力之源和重要手段(政府的適度干預特別是投資誘導),這樣,資本主義國家也就能夠基于此種修復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重拾信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含山县| 朝阳县| 乌鲁木齐市| 浦东新区| 顺平县| 靖西县| 库尔勒市| 郓城县| 天祝| 嘉兴市| 嵊泗县| 全南县| 宜春市| 清丰县| 清新县| 上饶市| 新宁县| 淅川县| 平和县| 星子县| 中超| 南华县| 永州市| 青州市| 偏关县| 泰州市| 密山市| 西盟| 信宜市| 鄂伦春自治旗| 龙泉市| 碌曲县| 寿宁县| 黔南| 磐安县| 晋宁县| 公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绥江县|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