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4.0背景下的兩岸產業合作
- 殷存毅 周小柯 吳維旭
- 1052字
- 2019-01-04 20:17:19
序言
自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告臺灣同胞書》以來,兩岸關系歷經風雨,但和平發展已成為不可逆的大趨勢,任何與之相悖的企圖或行為都注定不能得逞。回顧三十余年來的發展歷程,由于兩岸關系的特殊性,兩岸經濟關系的演進深受兩岸政治關系的影響,制度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解釋變量,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每一重大進展都與制度性變遷緊密相關,其中最為重要的制度變遷即兩岸于2008年以來形成的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兩岸在經貿領域形成了“共議式”的合作制度,極大地拓展了兩岸經貿及產業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當前,兩岸關系正處于關鍵性的節點。一方面是2016年5月以來,臺灣新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破壞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兩岸產業既有的制度化合作機制首先受到沖擊,兩岸進入“政冷經溫”時期。另一方面,兩岸產業合作在內外環境變動下正面臨諸多問題,這大致包括:一,大陸臺資企業面對經營環境的急劇變化調適能力不足,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不夠;二,兩岸產業合作的外向代工生產模式競爭力減弱,以及兩岸產業中的某些相互競爭凸顯;三,“工業4.0”對全球產業發展形態以及分工格局的重塑,對兩岸既有的產業合作模式難免形成沖擊或挑戰。
怎樣在新的情勢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指示,是亟待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們研究單位及研究人員義不容辭的研究職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是依托清華大學綜合優勢建立的新型智庫,也是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委任的兩岸經濟與產業研究基地,研究院的定位是力爭具有政策影響力、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為此,作為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規劃中重要內容之一的“研究報告系列叢書”,主要針對兩岸關系涉及的重要面向,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不同理論視角研究分析或揭示兩岸關系的發展演進規律及趨勢,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工業4.0背景下的兩岸產業合作》一書,是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殷存毅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本套叢書的首部。殷存毅教授在國內涉臺區域經濟研究領域學力深厚,在兩岸產業交流與合作歷程中既是研究者也是參與者。基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本書在對近三十年來的兩岸經貿及產業交流與合作的回顧和評析基礎上,分析了新形勢下兩岸產業合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并對因應問題與挑戰的路徑依賴提出了具有參考價值的建言。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我由衷期望更多的讀者能從中得到啟迪,也期待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同仁們,繼續為維護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貢獻才智。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