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重言詞及重言詞的辨析

今文《尚書》的重言詞有32個,出現43次。《虞夏書》有14個,出現15次,即:安安、湯湯、蕩蕩、浩浩(2見)、烝烝、穆穆、師師、兢兢、業業、贊贊、孜孜、、呱呱、蹌蹌。《商書》僅有2個,即:聒聒、生生(4見),皆見于《盤庚》。“生生”出現4次。《微子》“師師”已復見于《虞夏書·皋陶謨》,不在其列。《周書》有16個,即:桓桓、平平、丕丕(2見)、子子、孫孫、焰焰、肄肄、眇眇、泯泯、棼棼、番番、仡仡、截截、昧昧、斷斷、休休。另有“蕩蕩”“穆穆”(3見)復見于《虞夏書》,“師師”復見于《虞夏書》和《商書》。現列表1詳明。

今文《尚書》重言詞表

今文《尚書》還有9例同形音節的重疊,不是重言詞,而是詞的重疊。詞的重疊構成詞組。除《周書·呂刑》“明明在下”句的“明明”為“黽勉”之借外,其余各例根據單音詞之間的語法聯系可以分為動賓詞組和偏正片語兩類。

1.動賓詞組

明明。

 

明明揚側陋。

《虞夏書·堯典》

明明棐常。

《周書·呂刑》

 

采采。

 

載采采。

《虞夏書·皋陶謨》

 

畏畏。

 

乃罔畏畏。

《商書·微子》

 

庸庸祗祗威威。

 

庸庸,祗祗,威威,顯民。

《周書·康誥》

 

“明明”“采采”“畏畏”“庸庸”“祗祗”“威威”皆前為動詞,后為賓語。《尚書易解》釋《堯典》的“明明”曰:“上‘明’字,動詞。下‘明’字,賢明,指貴戚。”《尚書新箋與上古文明》:“明明,動賓結構,明察賢明的人。‘明明揚側陋’是并列句,由兩個動賓短語‘明明’與‘揚側陋’構成。”顯而易見,“明明”已不再屬于詞的范疇了。《白話尚書》釋《呂刑》“明明棐常”的“明明”為“顯用明德的人”。周秉鈞:《白話尚書》,岳麓書社,1990年,頁236。《尚書易解》釋《皋陶謨》的“采采”則明確指出:“采采,事其事也,動賓結構。”周秉鈞:《尚書易解》,岳麓書社,1984年,頁30。孫星衍釋《微子》的“畏畏”,“當為‘畏威’。《禮記·表記》引《甫刑》曰:‘德威惟威’。鄭玄云:‘德所威,則人皆畏之。’是以‘威’為‘畏’。鄭注,《考工記》又云:‘古文《書》‘畏’作‘威’。”(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十三經清人注疏點校本,1986年,頁259。《尚書易解》釋《康誥》的“庸庸”“祗祗”“威威”,為“庸庸,用可用也。祗祗,敬可敬也。威威,畏可畏也。”周秉鈞:《尚書易解》,岳麓書社,1984年,頁168。“明明”“采采”“畏畏”“庸庸”“祗祗”“威威”皆為動賓詞組。

2.偏正片語

上上。

 

厥賦惟上上,錯。

《虞夏書·禹貢》

厥田惟上上。

《虞夏書·禹貢》

 

中中。

 

厥田惟中中。

《虞夏書·禹貢》

厥賦惟中中。

《虞夏書·禹貢》

 

下下。

 

厥田惟下下。

《虞夏書·禹貢》

 

《禹貢》所有的“上上”“中中”“下下”單音詞之間皆構成前偏后正的語法關系。《禹貢》把當時九州的賦稅和田地均分成上、中、下三個大的等級,每個大等級內部又分上、中、下三個小等級,計九個小等級。《禹貢》記載冀州的賦稅等級曰:“厥賦惟上上,錯。”鄭玄注:“上上,出九戶稅;上中,出八戶稅;上下,出七戶稅;中上,出六戶稅;中中,出五戶稅;中下,出四戶稅;下上,出三戶稅;下中,出二戶稅;下下,出一戶稅。”(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中華書局,十三經清人注疏點校本,1986年,頁140。孔安國注:“上上,第一。錯,雜,雜出第二之賦。”(唐)孔穎達:《尚書正義》,中華書局,1979年,頁146。可知“上上”意為“上等中的上等”,即“第一等”。以此類推“中中”意為“中等中的中等”,即“第五等”。“下下”意為“下等中的下等”,即“第九等”。可知,“上上”“中中”“下下”皆為表示偏正關系的詞組。

《尚書》中還有兩例比較特殊的重言皆出自古文《尚書》的《商書·仲虺之誥》:“德懋懋官,功懋懋賞。”兩個“懋懋”,形式上是兩字疊用,實際上是兩個同音同形異義的詞,不僅在句子中所充當的語法成分不同,詞性也是不同的。前一個“懋”是“盛美”之意,形容詞,和“德”字一起構成主謂結構,用如“德懋者”,作句中主語,譯為“道德盛美的人”;后一個“懋”字作謂語,是動詞,為“勸勉”之意。《白話尚書》此句譯為“德盛的人用官職勸勉他,功大的人用獎賞勸勉他”。可見“懋懋”實為同形同音異義異性的兩個詞的偶然疊合。

綜上所述,今文《尚書》疊用的兩個音節不一定都是重言詞。今文《尚書》語詞簡古,單音詞多,兼類詞多,語義單位的緊縮結構多,實詞活用的現象也比較普遍。書面語言在一個向度上呈線性排列時,同形同音異義異性的重言現象就很容易出現。我們必須注意今文《尚書》的這一語言特點,正確區別重言詞和詞的重疊構成的重言詞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邢台县| 华安县| 揭东县| 深州市| 蕲春县| 萨迦县| 通化市| 慈利县| 德钦县| 华坪县| 万全县| 枝江市| 察雅县| 安新县| 门源| 台北县| 和田县| 伽师县| 内江市| 衡山县| 会理县| 衡东县| 香河县| 盐亭县| 梨树县| 黔西县| 金门县| 广宗县| 兴安县| 枞阳县| 海丰县| 大关县| 玛曲县| 商丘市| 龙陵县| 正阳县| 岐山县| 阿尔山市| 耒阳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