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法
- 鄒海林
- 795字
- 2019-01-04 19:56:25
案例參考11 財產保險合同的形式
1996年2月10日,某造紙廠向保險公司投保企業財產險。雙方約定保險期限自1996年2月11日0時起至1997年2月10日24時止。某造紙廠遂填具了投保單,投保單上注明的其要投保的企業財產項目及保險金額分別為:固定資產,保險金額500萬元人民幣;流動資產,保險金額300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易耗品各100萬元人民幣。保險公司當日收到某造紙廠的投保單后經審查同意承保,其經辦人員王某在該投保單上簽字蓋章。某造紙廠交納保險費后,保險公司即出具了保險單。由于王某的疏忽,保險單上所列的某造紙廠的投保財產項目中“流動資產”一欄,未按投保單上的內容載明其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易耗品三個項目。某造紙廠亦未提出異議。1996年7月13日,某造紙廠因電線起火發生火災,雖然組織人員努力撲救,但仍燒毀價值28萬元人民幣的財產。事故發生后,某造紙廠即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保險公司支付其28萬元人民幣的全部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則以產品即10類紙張不屬于保險范圍規定的流動資產為由拒付保險金。為此雙方發生糾紛,某造紙廠訴至法院。
法院經公開審理后認為,某造紙廠和保險公司雙方于1996年2月10日訂立的企業財產保險合同為有效合同。某造紙廠投保的企業流動資產300萬元人民幣,雖未在保險單上載明其財產具體形式,但投保單上卻記載明確,故應以投保單所載明內容為準。某造紙廠因火災導致的8萬元人民幣的10類紙張的產品損失并非投保單上所標明的企業流動資產,某造紙廠主張保險公司支付28萬元人民幣的全部財產損失缺乏依據。遂判決保險公司支付某造紙廠固定資產損失20萬元人民幣,駁回某造紙廠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例分析指引
1.投保單和保險單是否為保險合同的當然組成部分?投保單和保險單記載不一致時,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內容?
2.本案中,投保單和保險單記載了涉案財產保險合同的什么法律事實?
3.本案中,投保單記載的內容對于解釋涉案財產保險合同的內容有什么法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