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進入橋村

第一節 橋村的經濟地理

橋村所處的江洲市歷史并不悠久,最初只有露出水面的幾個小沙洲,島上始有人煙只有400多年。清代末期,江洲始統稱太平洲(江洲縣地方志編撰委員會,1991)。如今的江洲市地理位置優越,由長江主航道南側的南沙等四個沙洲組成,為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全市下轄4個鎮(新興鎮、隆興鎮、油坊鎮和三橋鎮)、2個街道(三洲街道和隆興街道)、江洲經濟開發區和江洲高新區。江洲市產業特色鮮明,其鄉鎮企業起步較早,星羅棋布,遍及鎮村。作為江洲市委、市政府的駐地——三洲街道,位于江洲市的東南部,北隔長江主航道與海陵大橋相接,行政區域面積77.16平方公里,下轄16個行政村(橋村、民生村、眾城村等)和14個社區,戶籍人口11萬人。三洲街道的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地級市的“第一梯隊”。海陵大橋、新238省道的同步通車,為三洲街道發展服務業提供了巨大空間。隨著舊城改造的加快推進以及東部新城框架的拉開,城北科技產業園、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等項目為三洲街道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新的增長極。但項目“進場”的前提是土地整理的完成,所以在大批量引進項目的同時,三洲街道也面臨著大批量的拆遷與征地。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橋村隸屬于三洲街道,橋村村名的由來頗有淵源,何謂“橋村”,村民們莫衷一是。一位橋村81歲的戴則清老師對橋村的歷史有過研究,他指出,橋村的名字與村里的橋有著直接的關系。


江洲人民都知道,三洲鎮有條港叫三墩港(即三洲大港),而對于三墩港現在卻鮮有人知。解放前,三墩港水路途經原橋村、河南、群英、新華、東方大閘,最終灌入夾江。在原橋村這個地方,當時有一座橋叫三徑橋。之所以叫三徑橋,是因為這座橋地處交通要道,名氣很大,連接著三條道路,東至江邊、西至三洲、南至三躍。江洲人喊“三徑橋”時間長了,加上這座橋坐落在三墩港上,就喊成了“三墩橋”,再后來就簡稱“三橋”。60年代,江洲縣人民政府將這方地域正式命名為“橋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墩港水路經過原橋村這個地方時,共有三座橋,除三徑橋外,還有四平橋和合興橋這兩座橋。當時這三座橋全是由黃石建筑而成,每塊黃石長約4米,寬約1米,厚約30厘米。在那個年代,這三座橋連接這三墩港兩岸老百姓的人情往來,在老百姓心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所以,民間也有一種說法,橋村是因這三座橋而得名。(田野筆記,DZQ20151229田野筆記根據田野現場筆記或事后筆記整理;田野筆記編號按照田野主題、參與田野年份、月份、日期排列。


現在橋村由原來的河南、博愛、三橋三個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地處城郊,東起錦程村,西至江洲大道,南連眾城村,北臨揚子河區域,面積近2.5平方公里。村下轄30個居民小組及一個花園新村。有住戶1286戶,總人口4456人,其中在冊農民2288人。村黨總支下設兩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23名。全村現有民營企業16家,產品以四氟、尼龍、塑料件、電器、工程機械配件為主,2014年全村工業總產值達3.5億元。橋村的組織健全,設有黨總支、居民委員會、居民代表大會等。村居委會下設服務工作委員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治安保衛委員會、殘疾人協會。并建有服務站、職介大廳、警務站、老年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文體健身廣場等設施。除了組織健全外,橋村的村級事務和各個條口的工作完成得也比較出色,連續多年獲得地級市“示范社區村”“民主法治村”“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示范村” “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衛生村”“義務兵好單位”“江洲市先進基層團組織”等榮譽稱號。

橋村是江浙滬地區的典型村莊,再加上江洲市的歷史相對較短,所以橋村并沒有深厚的宗族文化。根據《江洲縣志》中的介紹,江洲居民姓氏頗多,有張、王、李、趙、朱、方、姚、金、陳、薛、楊、仇、黃、孫、周等主要姓氏。在新中國成立前,男女姓氏有隨婚嫁而更易的。女方嫁到男方,其姓改為男方姓氏,如女方婚前沒有名字,婚后即在自己姓氏前面加上男方的姓,如“張(男姓)王(女姓)氏”“李(男姓)趙(女姓)氏”。男性入贅,男方亦有隨女方而改姓,所生子女則用女方姓。各姓子孫繁衍,逐漸分居而演為村、埭者,則其村、埭、圩的地名亦往往以姓氏命名。如郭家埭、田家橋、王家水圩、張家村、唐家弄、陸家墩子等。又因各姓子孫多聚族而居,故宗祠多建于其姓氏集中處或其鄰近地帶。新中國成立前,宗祠多用于辦學或其他公共用房,有些從其他地方遷來的,雖幾代繁衍但宗祠卻仍在外地。新中國成立前全市有宗祠84所。宗祠內供奉始祖和各房祖先的牌位,一般于清明節或商定日期開祠祭祖、拜祖。各宗祠均有為數不等的田產,收入用于辦理族事。各宗祠設族長,管理祭祀、族產、編纂譜牒等族事,處理族中糾紛。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前,江洲市有一定的宗族文化,但是在眾多姓氏中并沒有突出的宗族性力量。新中國成立后,江洲市的宗祠大多被拆毀或另作他用,使得原本就不深厚的宗族文化幾乎消失殆盡。

除了弱宗族文化外,與中國的大部分城市一樣,江洲市也沒有濃厚的宗教文化。在新中國成立前,江洲人多信佛教、道教。全縣共有寺廟23所,宮觀6所,神祠29所,有和尚153人,道士21人,還有少數尼姑。但新中國成立后,當地的廟宇大都被拆除或者改為村辦小學。所以相較于宗族勢力或者宗教勢力相對較強的地區如湖南、江西等地,橋村并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社會精英,諸如宗族精英或者宗教精英等非體制內精英。由于橋村的經濟發展整體水平相對較高,人均收入相差不大,所以其經濟社會分化程度比較低。也就是說,在橋村幾乎沒有能與體制內精英競爭的體制外精英,除村干部以外,缺乏在全村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人物。在具體的村民小組,組里的村民都是熟人甚至是親戚,他們彼此熟悉,對于村里每個人的能力和品質等,村民們都了然于心。通過長期的交往,村民小組中的地方性規范——道義制約著村民的行為,也成為衡量精英的標準。在橋村的村民小組,有影響力的人物往往是在“道義”上站得住腳的,在日常村民小組瑣事的處理上有責任心、公平、公正,能積極主動為農民辦實事的人,但是他們影響力的范圍也僅限于所處的村民小組,而這類精英中的佼佼者往往被選作隊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阳西县| 格尔木市| 交城县| 革吉县| 涟源市| 汽车| 肥西县| 九寨沟县| 乌鲁木齐市| 林周县| 临江市| 阿拉善右旗| 叙永县| 台湾省| 沾化县| 濉溪县| 淮北市| 峨山| 常熟市| 永昌县| 达州市| 丰都县| 于都县| 河源市| 莲花县| 石狮市| 南投市| 新昌县| 三门县| 长顺县| 磐安县| 蓝山县| 天镇县| 淮安市| 惠东县| 临湘市| 五常市| 醴陵市| 庄浪县| 黄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