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高校教師如何落實紀律教育
- 學生自覺紀律的教育
- 魏茂峰 陳玙編著
- 2423字
- 2021-05-28 16:04:29
(1)在高校教師中開展紀律教育的意義 高校是培養人才、傳承文明、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師是宣傳社會主義理論、傳授科學知識的堅實力量,肩負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高校教師中開展紀律教育是提高高校教師政治理論修養和自身素質、凈化教育發展環境、保證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
(2)高校教師紀律教育的內涵 在高校教師中開展紀律教育就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增強黨性觀念、推進科學發展為主題,教育引導廣大高校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提高高校教師防腐拒變的能力。通過紀律教育,廣大高校教師要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牢固樹立立黨為公、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為辦好人民的教育奉獻力量;牢固樹立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工作作風,為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而努力;牢固樹立誠實守信、修身成才的道德品質,為建設和諧校園和和諧課堂盡心盡力;牢固樹立愛崗敬業、恪守學術道德的嚴謹工作態度,做到厚德崇教、教書育人。
(3)高校教師落實紀律教育要求的途徑 高校教師既是社會主義理論的傳播者,又是先進科學化知識的傳授者,因此高校教師落實紀律教育必須將二者結合起來,既要重視在政治思想上的提高自己修養,也要重視在教育教學水平上提高自身素質。
①學習政治理論,提高黨性修養 政治理論學習是固本之舉,高校教師應不斷提高政治理論學習上的堅毅力。
一是要勤學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運用辯證的方法來認識、分析、解決問題,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任何時候都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勤學黨的建設和反腐倡廉教育內容,加強黨性修養和世界觀的改造。高校教師,尤其是黨員教師,要嚴格遵守黨的組織紀律,自覺樹立組織紀律觀念,正確處理組織與個人的關系、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自由和紀律的關系,自覺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要經常清掃思想上的塵霾,檢查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是否符合黨章的要求,是否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要嚴格自律,牢記廉潔從教,不貪學生及家長的錢物,不貪占公共和他人的錢物,不染社會上出現的貪、賄、欲等惡習,始終以清廉純潔的道德品行為學生和世人做出表率。
②修身養性,提高人格魅力 人格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貌,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教師只有努力做到“立志、修身、博學、愛國、守法、誠信、知理”,才能真正成為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人,也只有這樣的教師才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類靈魂工程師。高校教師所從事的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教師一言一行,都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自查自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講誠信,高校教師要時刻對黨忠誠;對人民的教育事業忠誠,真誠地做好教育工作;為人處事誠實守信。
講情理,高校教師要視同事為兄弟、視學生為親人,努力做到關心人、理解人、體貼人,以理服人、用真情感染人。
講公心,高校教師在工作中要講黨性、顧大局,以干好教育工作為己任,恪盡職守,一心為公。
心胸要豁達,高校教師要襟懷坦白,寬厚待人,善于聽取不同意見,聞過則喜,從善如流。
③提高專業素質,做到博學多才 高校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高校教師只有博學多才,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高校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高校教師的博學多才既表現在“精通”,也表現在“知新”。“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了解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深刻理解學科的社會作用,做到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教學中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善于學習新知識,自覺接受繼續教育,了解學科的最新發展動向,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
④改進教學方法,大膽創新 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思路,是使高校教師的教學工作始終充滿活力的關鍵,如果僅憑經驗辦事,按部就班,不愿創新,怕承擔風險,就會被時代的發展遠遠地拋在后面,也不會受學生的歡迎。高校教師需要解放思想,從陳舊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羈絆中解放出來,善于從紛繁復雜的事情中抓住主要矛盾,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育思路改進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推動教學工作超前發展。高校教師還應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為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做出新貢獻。
⑤拉近距離,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重要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師生關系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可調動學生極大的參與熱情;反之,則會嚴重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更談不上課堂效益的提高。師生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高校教師要妥善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這種關系,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高校教師要既做先生,又做學生,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對教師的信賴,此時教育教學才有可能走向自由。
熱愛學生,俗話說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教育的真理,熱愛是教育的保證,教師熱愛學生與學生熱愛教師互為條件。沒有教師的摯愛,也就不可能有學生的樂學,也不會有和諧師生關系。
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和行為,教師的教育才不會變成一種盲目的行為。高校教師應盡量了解學生的需求,才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感到學習是有趣的,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紀律教育是一項長期工作,在高校教師中開展紀律教育對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高校教師只有認真領會紀律教育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將紀律教育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才能將紀律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