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弈星的發(fā)言
- 長城上
- 微風Swin
- 2104字
- 2018-05-24 23:00:00
諸葛亮翻開了教科書,津津有味地講著。
“同學們看一下書本上的知識點,請大家注意,這個概念要理解清楚,不要搞混了。過去很多學生自以為是地認為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點都是很簡單的,結果上課就跟懶散的,不怎么認真聽課。結果呢,到了考試的時候,那些同學就遇到由這個知識點所提出的問題,一點都不會:證明題做不出來;選擇題選不出來;填空題填不出來。這些都是自以為是,驕傲自滿的后果。所以,請大家引以為鑒,不要重犯著往屆的學生的錯誤。”諸葛亮回憶著過去他所帶出的同學們的錯誤,意味深長地說道。
說完,諸葛亮轉過身去,在黑板上寫下了一道例題,然后他請同學們思考。
同學們一邊看著黃金分割率的概念,一邊比較著這個問題,反復地思考著,希望能從這個概念里面找出什么線索或者什么靈感來順利地解決這個問題,可惜,他們怎么找都找不到什么破綻出來,大家陷入了苦惱中。
諸葛亮說:“難道就沒有一個聰明的同學答地出來嗎?這道題就這么難嗎?如果還沒有人舉手的話,我就要來公布答案了!”
大家紛紛搖頭表示不用,都說給自己一點時間,一定會給出一個答案的。
可是諸葛亮哪有一個耐心繼續(xù)等下去啊,給了那么多時間去解答這個問題,到現(xiàn)在,同學們不但沒有解答地出來,反而還要求繼續(xù)給點時間去解決,這個想法自然“贏得”了諸葛亮的反對,他走上講臺,準備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答案。
這時,班上傳出了一聲“老師”,諸葛亮向后望去,只見全班靜悄悄的,沒有人舉手,除了坐在窗戶邊的弈星。弈星自信地舉著自己的右手,暗示著自己知道答案。
諸葛亮自然看到了這位年輕的同學有著驚人的才能和天賦,所以諸葛亮很重視這位“小天才”。
他叫弈星起來回答問題,弈星恭恭敬敬地站起身來,有禮貌地對老師說:“諸葛亮老師,能懇請我到講臺上比試一下,畫出圖形嗎?”
諸葛亮想到這可能是弈星的某種解題思路,所以他批準了弈星的請求。
弈星走上講臺,他轉過身來,用左手捋起長袖,右手從粉筆盒中拿出一個白色長粉筆,然后轉過身去,面對著黑板上的這道難倒同學們的難題,弈星在題目下方畫上了一個三角形,然后在這個三角形的三個頂角上邊上A點,B點和C點,接著,他想了想,然后他拿起了講臺上的三角尺,在邊AC上取了一點D,連接了BD,接著,他在A點所表示的這個角標上了36度,接著在左下方的兩個角分別標上36度,相對的,弈星在右下方的角上面標上72度,然后他在角ADB處標上了108度,它的補角標上了72度,最后弈星在三角形的右邊寫上AB=AC,AD=BD,BD=BC,即AD=BD=BC;這個三角形,即△ABC就是所要求作的黃金三角形。弈星在黑板上成功地解答出了這道題之后,班上沉默地看著弈星,不知道他做的是否正確:有的人看著弈星;有的人一臉疑惑;有的人認為他做的是有缺陷的,認為他所做出來的答案不止一種……眾所周知,一道難題被一個同學解答出來之后,難免會有同學心生疑惑。
弈星做完這道題,站在旁邊,諸葛亮看著弈星所給出的答案,心里很是滿意,于是,他向弈星示意著讓他下來:“好,弈星,回到座位上吧。”
弈星謝過老師,然后他從講臺上走下來,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坐下來。
“弈星同學所給出的答案是正確的。好,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分析的。首先我們拿到這道題的第一步是要審題,認真審完題之后,我們同學腦中要回憶起有關黃金分割的相關知識點,例如黃金分割的概念,黃金分割的性質,黃金分割的作法以及黃金分割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等。”諸葛亮說道。
“其次,我們再回到這道題當中來。這道題要求我們作出一個符合黃金分割的性質,標準的三角形。我們知道,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而這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要正好滿足這個原則。”諸葛亮這樣說著,“這樣解釋你們聽懂了嗎?”
大家聽著聽著,諸葛亮似乎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于是,他又解釋道:
“咱們再想一想,有哪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滿足這個性質。假設這個內角是x,如果這個三角形滿足這個性質,我們可以設其他的兩個內角都為2x,由三角形內角和為180,所以x+2x+2x=180,求到的x=36,接而其他兩個內角就是72。驗證一下:因為這個三角形滿足黃金分割的性質,所以等腰三角形,求得兩個底角相等,皆為72度,而又因為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性質,角平分線的性質,所以這兩個角相等,72度角的一半是36度,與頂角相等,又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又是一個性質。所以弈星的回答完全正確。我們大家要學習他的這個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諸葛亮教育著大家,邊教育,邊講著題目。
大家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以為如此難的題目竟然如此簡單,只是自己沒想到而已罷了。可是,留給大家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自己想不到,而同為學生的弈星竟然能出色地解答出來,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這里,僅僅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的思考罷了。
大家從這件事情中吸取教訓,認真努力,在以后的題目中一定要認真思考,從每一個可以突破這道題目的小細節(jié)處入手,找出破綻,從而解出問題。
諸葛亮繼續(xù)傳授著學習方法。叮鈴鈴……清脆的下課鈴響了。
“好了,大家下課休息吧。”諸葛亮拿著書,走出了教室。
大家沉浸在下課的歡樂氣氛中,突然外面來了一個人,他進入教室,敲了門,問道:
“打擾一下,找一下班長。”那人說道。
花木蘭走出教室,那個人問她:“你們班有沒有人想要報名參加長城守衛(wèi)軍的?”
花木蘭一愣,然后說:“有!是我!我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