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行蜀道,一日日逍遙
不喂牛馬草,不懼驚嚇跑
這不,一白面書生,騎著木牛,沿山道密林而行。
青山偉岸,倒影河畔,山河相交,濕氣蒸騰。
烈日當空,當食蜀椒。那書生扭轉牛舌,停下。
于牛腹中取出蜀椒,嚼一嚼,甚覺麻辣,只麻辣而無鮮香,豈不惜哉?
見右方,有一山谷平緩處,河草豐滿,魚水交融嬉鬧。甚好,甚好。
卻從牛腹中又取出一包草藥,以水打濕藥粉,捏成團,投入水中。
水花沸騰,大魚小魚蝦米爭相搶食,不一時,卻都浮出水面,魚肚朝上無甚動靜了。
那書生,卻取那大只草魚,破肚削腸,去鱗扯鰓,取鍋燒水,并加油鹽蜀椒
于那樹蔭下,饕餮飽食,頓覺鮮香入肺,清甜入脾,我心舒暢,汗出周身,一氣周流。
并飲綠茶一杯,旅途勞頓,霎時清爽。
卻在山水綠影后,流來一頁扁舟,一中年瘦漢,劃槳如飄,面容輕松帶笑,好似并不是在劃船,而是在彈琴。約莫近了,才知那不是小舟,而是一條小船,長有二丈,寬有六尺
中年漢子于船上向書生頷首抱拳,道:敢問道長可是龍虎山李真人?
書生理服而起,道:正是小生。
漢子大喜,急忙下船,近前聲若洪鐘:漢中太守魏延將軍有請,小人已等候多時,
請道長上船。
待書生上船,這漢子一手舉起木牛,原地騰空,飛行如老鷹,落地如蜻蜓。
上船并無動靜。
書生暗暗叫好:這蜀漢軍民不過百萬戶,卻殺得那曹魏三百萬戶膽戰心驚,果然人人強悍。
中年漢子見書生驚訝,道:小人自小與那青城山習的一手武藝,想來與道長都是道門中人。
魏延將軍方才喚小人接引道長。水路漫長,小人備下獼猴桃,與道長解渴。
這獼猴桃入口甘甜多汁,清冽如井泉。好個獼猴桃,抬頭見那樹影間,獼猴正追逐游戲。
書生玩心突起,把那桃子扔向那群潑猴,那潑猴嘶牙弄嘴,抓耳撓頭,兀自竟接住了。
并下大口囫圇吞棗。
中年漢子,卻并不劃船了。
書生亦收起笑容。
片刻,漢子道:人言李真人武醫雙全,卻是不假,那潑猴離船怕是有百十丈遠。
書生道:你這漢子言說魏延將軍賬下,不過漢中在上游,如何我們卻順流而下。
漢子道:小人確是魏將軍賬下,卻另有事相求
書生道:無妨,可要緊說來。
漢子頷首抱拳:小人母親前日夜里中風不起,飲食不進,小便失約,大便失禁。
冒昧請真人前去。
書生道:母子情深自當效勞,誤了軍令你也擔當不起,快快走罷。
是夜,二人緊趕慢趕,總算到那漢子家中,臨街一間青磚瓦房。
三更時候,仍燈火通明,已有郎中在行煎藥。
書生問那郎中:這煎的是何藥方?
郎中道:人參附子湯,中風者:氣閉也,當以人參補氣血,行五臟,附子通十二經絡
書生道:為何病人仍舊牙關緊閉,毫無生機?
郎中道:你是外鄉人,不懂蜀中氣候病人,經曰:夏日暑熱而人體內寒,
臨臥風中,夜氣寒涼,毛孔閉塞,此蜀地中風之癥也。
書生問那漢子:前日飲食如何?
漢子道:前日我自軍中歸家,母親甚為歡喜,殺黃狗一只,并四鄰親朋食用,
我與那友人飲酒訴說,待酒席已畢,見母親已然睡著,喚母親與親朋道別。
卻是喚不醒。
書生道:此狗肉留于脾胃為毒,脾為肺之母,脾之精華不輸于肺,肺氣自絕。
當用大承氣湯瀉之。以理中湯調之。
當下書生拿出銀針,針手腳各十指放血,并針耳垂放血,血氣腥臭。
留針于太溪穴,以護腎氣,針百匯以氣調百絡,針人中,松牙關以灌藥。
一炷香后,下惡臭大便硬塊若干。老婦手指微動
書生把脈,重按入腎,腎氣已保。
道:性命以無大礙,明日照方抓藥調理,再服用十全大補丸即可。
兀那漢子熱淚激動:道長真神人也,
那郎中雖然不滿功勞被奪,倒也敬佩,道:道長神機,在下五體投地,
敢為師承何方?
書生道:偶得醫書,自學。
郎中只道這書生不肯說,道:我這江中藥局,就在前面,道長有空可來飲他幾杯茶。告辭。
書生道:告辭。
那漢子道:道長少歇,小人這就奉上酒菜。
原是那治病時,有那村婦早已造好酒食。
書生并不飲酒,只吃茶,那漢子見勸酒無用,便自斟自飲了。
見那酒菜,燒雞一只,河魚一條,豬頭肉一碟,菜蔬若干,并花生米一碗。
白天趕路辛苦,吃過一炷香,方才話起。
那漢子道:小人姓張名青山,家中就一老母,父親早年外出不歸,也不知消息。
書生道:小生姓李,名真,非真人,乃真字而。
漢子道:道長自是擔當起真人的,別樣不說,這醫術總是真切。
書生道:兄長切勿取笑,真人之名,總是張道陵張天師可擔當,我等凡夫俗子,不可說,不可說。
忽聞窗外腳步雜亂,似人多勢眾,待氣息已停,有人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張青山神情凝重,似有萬千情緒繞過心頭,低聲道:道長稍等,
我去去便回。
李真起身相送,張青山踏步開門,旋即關門而去。
燈火酒燭夜,二人聊心切
確有窗外人,深夜來相約。
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