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災民

  • 危機游
  • 冷粥狼
  • 2451字
  • 2018-02-05 09:57:59

呂二爺爺說話怪怪的,看表情就知道他內心非常焦慮和不安。九草又揣摩他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那句:這是我給你講的最后一個故事,他為何這樣對我說?

由此,九草更加肯定了他要尋短見,他一定要把呂二爺爺安全送回家,并且把他的事情告訴他的兩個兒子。

夜太深太冷,“榆樹嶺”上的霧氣越來越濃重,紅燈籠的光芒照不出多遠。

九草打著涼顫說:“二爺爺,夜又深又冷,我送你回家吧,等明天我叫上一幫孩子來聽你講故事,他們很久都沒到榆樹嶺來聽故事;而且我明天會拿上筆和本子,把你講的每一個故事都記錄下了,否則,這些老故事會失傳的。”

呂二爺爺并不理九草的說辭,他干咳兩聲,清清嗓子,開門見山、單刀直入道:“今天講的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有別于以往講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烏鎮,也可以說發生在咱們村,是我經見過的……”

九草真佩服呂二爺爺,他的腦庫里到底儲存了多少故事?這么多年頭都沒有一點消磁;九草聽過他講的故事就不下一百個,而且沒有重復的。

呂二爺爺緩緩道:“解放前烏鎮有位大財主,叫何可鳴,那時方圓十幾里的田地基本上都是他家的,當然還包括咱們村的土地。何可鳴財大氣粗,地方上有頭有臉和官面兒上的人沒有不巴結他的。”

“那他可真是大地主,我家那么多人口才分了四十畝田。”九草有些慨嘆。

“何止這些,精力旺盛的何可鳴還美滋滋的娶了幾房姨太太,人多家旺,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何家嫡庶共出八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個個生龍活虎,女兒更是生得水靈漂亮。何可鳴就這么一個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著,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在眼里怕丟了。

“可是何靈葉不像其他大家閨秀一樣,從小被寵溺著什么都不會干。她天生的聰明好學,無論是女紅還是文學方面的賦詩填詞、書寫繪畫都樣樣精通。不僅如此,何小姐是何家百年不遇的全才,她尤精通音律,彈的一手好琴,人們都說何家的風水都讓她一個人拔了。

“何靈葉九歲那年,有一位末落的王爺慶六十大壽,何可鳴備上好禮要去祝壽,小小的靈葉吵鬧著也要跟著去,還要帶上琴給王爺彈奏祝壽,凡是女兒的要求何可鳴沒有不答應的,他帶著女兒去了。

“壽宴舉辦的熱鬧而有規矩,宴中,何可鳴私下問女兒:怎么還不給王爺獻曲祝壽?何靈葉小嘴一撅就是不則聲。

“等到壽宴即將結束,小小的靈葉走上前去給王爺磕頭拜壽,還說要有琴曲獻給王爺爺爺,得到了王爺的許可靈葉歡快的彈奏了一曲喜慶的曲子,也算是壓軸好戲。

“小靈葉彈奏時手法嫻熟,曲調如行云流水,韻意猶長。曲罷,老王爺已有幾分醉意,不知是被美妙的琴曲陶醉還是自己貪杯喝醉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老王爺高興地掉眼淚,說著個人的感受:他跟著韻味綿長的琴曲聲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年青時代,那時他跟著父親進京還覲見過慈禧太后,老佛爺賞賜了他父親許多寶貝,后來那些寶貝就成了他的。

“老王爺撫今追昔一陣感嘆后,便不停的贊嘆著她小小年紀就把琴彈的如此出神入化。末了,他還高興的賞賜給小靈葉一對鏨刻精美的大金鐲子,還有用特殊材料制作成的一本書。老王爺說自己不喜歡讀書,他父親活著時喜歡讀書,這本書就是老佛爺賞賜他父親的,聽說何靈葉最愛讀書,就一并贈與她。

“從那以后,何小姐名聲在外,未到及笄,便有不少富家子弟托媒婆來說媒提親,可是何小姐眼高萬里,竟無一中意者。

“后來因口里戰亂,偏僻的烏鎮來了一幫逃難的口里人,何可鳴支鍋施粥。

“不久,這幫逃難中年青力壯者就被何可鳴收羅到門下,組成了“浚軍”,浚軍當然不是打仗的軍隊,他是專門給灌溉渠道清淤的雇工。

“給渠道清淤可不是一般的苦差,挖渠清淤者常年在外,吃的豬狗食住的牛馬棚,是人們都不愿干的苦差,除非被生活逼的沒招之人才會干。

“何可鳴種著大河套的千頃良田,種田就得澆水,澆水就得開渠清淤。他家的田多渠也就多,可謂是四通八達多如蛛網。

“每年黃河水從中游把大量的泥沙帶到渠道里,連兩年也用不了,渠道便會被泥沙淤滯,甚至堵塞。河套地廣人稀,渠網遍布,每當挖渠清淤的時候是每個大地主的一件頭疼的事,何可鳴也是一樣,正愁著春天沒人挖渠清淤呢,這倒好,幾鍋粥換來幫壯勞力。

“難民中有位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也被何可鳴選進“浚軍”,可是沒干多久他便吃不消這種牛馬苦差,扔下鍬擔便回到鎮里置辦了些麻繩、針錐之類的東西,擺了一個修鞋攤,俗話說得好,家有萬貫,不如一技在手。小伙子補鞋的手藝不賴,對顧客態度又好,所以漸漸地,生意就好,生意好收益自然就好。

“小伙子光棍一條,不攢錢,也許他看慣了生死離亂,便有了自己的一番想法:有了錢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世上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活好當下最重要。

“每到晚上收攤回到租住的小客店里,小伙子便要上三兩老白干,用錫壺燙好;切上半斤豬頭肉,用蒜泥拌辣椒就著燒餅邊吃邊喝。吃飽喝足了,靠在被窩上養神,每當這一刻是他這個離亂人最為享受的時候。

“那時的人們沒有半導體,更沒有電視機,夜里早睡也不能入眠,總得尋個消遣的。那時候的店多數都是大通鋪,幾人,十幾人,甚至更多人同睡在一張鋪著葦席的大土炕上,尤為熱鬧,如果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就覺得不可思議。

“當人們都吃飽喝足、氣定神閑時,店掌柜就提著胡琴來了。掌柜的是位戲迷,嗓子不行,但拉得一手好胡琴,從西皮到二黃,天下調門沒有他拉不了的。

“他拉琴時歪著頭,瞇著眼,嘴巴不停的咀嚼著,好像嘴里嚼著一塊沒煮爛的牛板筋,有時腮幫子還突然向一邊鼓起。

“大伙圍在一起就出神的聽著掌柜的拉琴,就像一家人似的,其中有人聽著過癮,忍不住站起來端著身段唱上幾句,一般都是腔不圓字不正,調子也澀得離譜,人們照樣習慣的喝彩

“有一天掌柜的在大通鋪前一坐,把胡琴往大腿上一架,擰著旋子,調了兩把弦,然后就吱吱咯咯地拉起來。

“修鞋的小伙子起初還繃著,瞇著眼睛,裝做沒事人,但肚子里早已翻江倒海。

“其實真正會唱戲的人都有戲癮,樂器一響,他的嗓子就會發癢。小伙子實在憋不住了,嘴唇巴噠,眼睛放出光芒,然后挺身站起,端著身段,放開七分嗓子,和著胡琴唱起來。小伙子手指微顫,一頓一挫而豪情現;一頓一挫而繾綣來……唱至盡情,眾人都不禁站起身舉臂鼓掌,真正叫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略阳县| 泾川县| 高碑店市| 长乐市| 湘乡市| 绩溪县| 岳阳市| 交口县| 秭归县| 秦安县| 甘谷县| 沾益县| SHOW| 怀柔区| 威远县| 松溪县| 彝良县| 大石桥市| 大城县| 江津市| 清水河县| 稻城县| 关岭| 辰溪县| 息烽县| 花莲县| 无锡市| 甘泉县| 石泉县| 长沙县| 桃源县| 郓城县| 青田县| 安仁县| 台中市| 河池市| 衢州市| 贺兰县| 青铜峡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