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再遇文然
- 十全書生
- 南朝人
- 3475字
- 2017-12-08 15:44:57
寧葉在堂屋內看了會書,便覺得無聊起來,想起自己應該會在魏家住上一段時間,不能總是這般無所事事,于是就想是不是應該找個活干干先。
再往深處細想一下,他又不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干些什么。苦思良久,終于意識到自己以前在大學里所學的那些在這里根本用不上,唯一有點用處的反倒是初中和高中語文老師所教的一些詩詞絕句。想來就感覺可笑。想來想去,唯一適合自己的,可能便只有先生這個職業了,可現在這個時代又與自己原來的那個時代所學有些區別,他不知道哪個書院或者私塾敢請他做先生。
在家里想也是無用,他索性出了門,打算先找幾個書院了解情況。
一路上打聽了杭州城不少有名的大書院,最后決定先去臨安書院溜達溜達。
臨安書院是杭州城里最有代表性的一家書院。它是由前朝末年淮南節度使陳寧所設,起初只是為了培養更多人才為自己所用,但是淮南一帶很快被另一個藩王所吞并,臨安書院也改名為了立仁書院,之后前朝滅亡,直到旭豐年時又被改回了臨安書院,臨安書院前后經歷的近百年,而從這里走出來的人大多是仕途昌順,有的更成為了當時叱咤風云的人物。
能在這里教書育人不僅僅是學識淵博而且對品德要求也頗高。其中不乏翰林學士和國子太學等。寧葉來這里也只是過來了解一下這個時代的書院到底是怎樣的。他并沒有想在這里做先生而且也沒有這個信心。
書院開闊,一進入院門就能看見一大片的桃林,桃林里有一小亭子,此時里面幾個莘莘學子正討論著什么。書院左邊則是教室,教室外則是走廊,走廊上掛著一些詩詞歌賦,有前朝的著名詩詞作家的作品,也有當今的名聲大家的,其中也不乏書院里一些青年才俊所寫的佳句。書院的右側是一個獨立的院子,由于上了鎖也看不到里面的情況。
沿著書院兩側的石板路一直往里,便到了書院的后院,在這里可以看見一大片跑馬場,郁郁蔥蔥的馬場里幾匹駿馬跑跑停停,盡顯悠閑自然,其中也有幾個學生閑庭信步,時不時吟上幾句。
繼續往里就是靶場,蹴鞠場,音室等,總之君子六藝是都有涉獵的,也都設立了各自的教室。書院里里面文人士子眾多,其中不乏女子,出入自由,總體給人的感覺很有點像他那個時代的大學。
寧葉正走著,在經過前院的桃林時忽然就被一個人叫住了。
“子敬兄,是你嗎?”
寧葉回過頭,發現叫住自己的人竟然是幾個月前在杭州有過一面之緣的李道李文然。
“文然?”寧葉試探著問了一句。
李道哈哈大笑幾聲,說道:“子敬,數月未見不見,你都已經把我忘了啊。”
“文然兄,真的是你啊,你怎么會在此?你該不會是這里的先生吧?”寧葉道。
“子敬折煞我了,我哪有教書育人的本事,家師在此教書,我今日過來是來見家師的。”
“原來如此。”
“子敬,當日一別后我便向家師提及過你,他老人家對你很感興趣,定要我有機會帶你去見他,今日說來也巧,他就在書院之中,不如我這就帶你去見他,你看如何?”李道興沖沖地說道。
寧葉其實并不是很喜歡和那些大儒們打交道,在他的主觀意識中,這些人的思想畢竟和年輕人有著太大的差別,他在留學的時候他就很少找自己的導師,除了某些必要的時候,就算去討論也僅限于學術范疇。而眼下他相信他所學所想在這里估計是沒有幾個能懂,與其到時尷尬,還不如眼下就拒絕。
“文然兄,今日我還有事,改日吧。”
李道略表無奈,并沒有堅持讓寧葉今日就與自己的老師相見: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下次了。不過,下次你可不要再推脫了。”
“一定一定。”寧葉道。
“哦,對了,不知子敬是否知道當日上元節攬月樓下一無名人士寫下一首驚世之作的事?”
寧葉一開始還沒有反應過來,不過很快便想起是怎么回事了:“有聽過,上次在攬月樓里見過那首詩,怎么了?”
“那首詞寫的如何我就不說了。能寫出這種詩作的人,定然有驚世之才。杭州城內能寫出這樣水平作品的人,除了家師再無他人。而當日上元節子敬你也吟過一首詞,其意境與攬月樓上的那首詞截然相反,但其精妙之處卻并不遜色分毫,而且同樣無題,作者的行事風格與你頗為相似,我就是想問一下,那首詞是你寫的嗎?”
寧葉微不可查地頓了頓,接著搖搖頭笑著道:“實話告訴你,當日在我吟得那首詞的詞排名為鷓鴣天,題名為陌上肉桑破嫩芽,它并非我所作,我也只是吟出來而已,至于你說的那攬月樓的那首詞則更不可能是我了。”
“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哦!原來如此,不過能寫下這種詞的人怎么可能不為別人所知,子敬,你莫要說些自己都圓不過的謊言騙我了。”
李道如此認為,寧葉著實沒什么好說的,訕訕而笑,收回了自己剛才的話。
李道的相邀和詢問都未有結果,便也不再挽留寧葉,兩人聊了一會后便自告辭離開。寧葉害怕再聊下去自己真的不知道說什么來圓謊了。況且他還事要做,如今他暫住在魏家,總不能白吃白喝什么也不做,眼下他需要一份工作,有了工錢后便能盡快搬出去了。
離開臨安書院后,他并沒有再去那些像臨安書院那種級別的書院里,他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水平,他可不想誤人子弟。
這一天寧葉將目標放在了幾個私塾上,雖然這幾個私塾的規模和要求都沒有書院那樣高,但是他們暫時不需要先生,最終寧葉還是空手而歸。
天色漸暗,攬月樓也燃起了燈火,寧葉抬頭看了一眼樓頂,還是上次他站的那個窗口,此刻正有一公子注目凝視著掛在墻上的一首詩,因為天色的原因,他并沒有看清那公子的長相。就在他離去的時候,那公子無意的朝樓下一瞥,看到的卻只是一個行人遠去的背影。
回到家的時候魏伯的房間燈是滅的,堂屋里也只有一根昏黃的蠟燭燃著,堂屋里擺放這幾道小菜,不過已經涼了很久。
自出魏伯家,寧葉這一天還沒吃過東西,此前忙著找工作還不覺得餓,眼下看著桌上的食物,肚子就咕嚕的叫出了聲,當下他也不客氣了,找了椅子坐下,才拿起筷子,可兒的聲音便傳來了。
“是大哥回來了嗎?”
回頭時可兒手里正拿著一個繡修了一半的手帕,想來急著出來忘記放下了。
“嗯,是我。魏伯呢?怎么沒見他?”
見回來的真是寧葉,可兒便收起了手中的絲帕,說道:“爹爹應該還在趙府。估計會晚些時候回來。”
“哦,這樣啊。”
丫頭看了一眼的桌上的飯菜,趕緊說道:“大哥,這飯菜都涼了,我去給熱熱。”
“不用了。”寧葉隨口道。
“這怎么行!”可兒急道,接著端起桌上的菜就往廚房而去。
寧葉拿著筷子,噠吧噠吧嘴,看著離去的可兒,哭笑不得。
很快廚房傳來了噼啪的火聲。寧葉無奈放下筷子,往廚房而去。
可兒往灶臺里一根根扔柴火,火勢不大,卻青煙滾滾,丫頭被嗆得連連咳嗽。
寧葉看不過去便說道:“我來吧,你看著鍋,別給我熱胡巴了。”
寧葉忽然開口,嚇了可兒一跳,愣了一會后臉一紅細如蚊蚋的嗯了聲便照看鍋里去了。
廚房里一男一女,氣氛有些尷尬,可兒低著頭一言不發,寧葉分著灶里的柴火也不說話。
過了一會,寧葉開口問道:“魏伯在趙家干了多少年頭了?”
可兒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遲滯了半響后匆匆說道:
“從老爺在的時候算起,應該有四十年了。”
“哦,趙老爺是個什么樣的人啊?”寧葉有一句沒一句的胡亂問著。
可兒搖搖頭:“我也清楚,老爺去世的時候我和大小姐都才只有幾歲,所以沒有多少印象。”
“那大小姐是什么時候接手趙家的?”
“大小姐天資聰穎十四的時候開始跟著夫人學習經商,到十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接手趙家了,如今已經快三年了。”她思索了一會后說道。
寧葉這樣無目的性地亂問,算是化解的這尷尬的氛圍,慢慢的可兒的話題也被打開了,開始反問些寧葉他們在興安城的事。
“大哥,興安城是什么樣的,遼人又是什么樣的?”
“興安城嘛,不大,但是挺好玩的。至于遼人嘛,和我們沒什么不同都是一個鼻子一對眼。”
“不對啊,我聽說書的人講,遼人體形如牛,青面獠牙,對我們圣朝人甚是殘忍。”
寧葉一聽忍不住笑出聲,邊笑邊說:“你是聽哪位說書人說的,是在講神話故事嘛,還青面獠牙。估計他也沒見過遼人,你別聽他瞎說,這遼人除了膚色比我們淺點外,其實和我們差不多,等你有機會見了你就知道了。”
可兒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兩人聊了會,那幾道菜也都熱得差不多,為了省事寧葉并沒有讓可兒端回去,隨便找了個小凳子,將幾道菜放在上面后席地而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可兒搬了張凳子杵著下巴安靜地坐在一邊看著他吃。
“嗯...不錯,這些都是你做的?”
“我還以為不和大哥的口味呢。”可兒小小的開心了下。
“手藝沒的說。”寧葉一邊和眼前的食物奮斗一邊連連稱贊。
沒一會幾道小菜就被他收拾干凈了。滿意的拍了拍肚子,他這才開口道:“剩下的我來收拾吧,你回房歇息去吧。”
可兒還想說話,寧葉沒等她開口就已經飛快地將碗筷端走了,生怕被她搶了。
“我還沒那么精貴這點事我來做就好了。”
可兒最后妥協了,點點頭離開了廚房。
大概是在當夜戌時的時候魏伯才回來,他回來的時候寧葉已經睡了,而可兒房間燈還亮著。魏伯知道這是女兒不放心自己,一直等到自己平安回來,她才會安心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