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獸虎蛟
【原文】
禱過之山,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①,其狀魚身而蛇尾,
其音首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②痔。
【注釋】
①虎蛟:傳說中龍的一個種類。
②已:停止。這里是止住、制止的意思。
【譯文】
禱過山,泿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種虎蛟,形狀像普通魚的身子卻拖著一條蛇的尾巴,腦袋如同鴛鴦鳥的頭,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生癰腫疾病,還可以醫痔瘡。
異獸瞿如
qú rú
【原文】
禱過之山,有鳥焉,其狀如?①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鳴自號也。
【注釋】
①?:傳說中的一種鳥,樣子像野鴨子而小一些,腳長在接近尾巴的部位。
【譯文】
禱過山,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卻是白色的腦袋,長著三只腳,人一樣的臉,名稱是瞿如,它的鳴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異獸蠱雕
【原文】
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
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譯文】再往東五百里,是座鹿吳山,山上沒有花草樹木,但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澤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種野獸,名稱是蠱雕,形狀像普通的雕鷹卻頭上長角,發出的聲音如同嬰兒啼哭,是能吃人的。
異獸彘
zhì
【原文】
浮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
【譯文】
浮玉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老虎卻長著牛的尾巴,發出的叫聲如同狗叫,名稱是彘,是能吃人的。
異獸猾褢
huá huái
【原文】
堯光之山,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鬣①,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其音如斫木,見則縣有大繇②。
【注釋】
①鬣:牲畜身上剛硬的毛。
②繇:通“徭“。
【譯文】
堯光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人卻長有豬那樣的鬣毛,冬季蟄伏在洞穴中,名稱是猾褢,叫聲如同砍木頭時發出的響聲,哪個地方出現猾褢那里就會有繁重的徭役。
異獸灌灌
(huò huò)
【原文】
青丘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鳩①,其音若呵②,名曰灌灌③,佩之不惑④。食之不疥。
【注釋】
①鳩:即斑鳩,一種體型似鴿子的鳥。
②呵:大聲喝叱。
③灌灌:傳說中的一種鳥,它的肉很好吃,烤熟后更是味道鮮美。
④佩:這里是插上的意思。
【譯文】
青丘山,有一種禽鳥,形狀像斑鳩,鳴叫的聲音如同人在互相斥罵,名稱是灌灌,把它的羽
毛插在身上使人不迷惑。
【出處】
《詩·大雅·板》:“老夫灌灌,小子蹻蹻?!懊珎?“灌灌,猶欵欵也?!扒孱櫻孜洹杜c潘次耕書》:“若夫不入權門,不居閑公事,是又不待老夫之灌灌也?!?
《山海經·南山經》:“﹝青丘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漢書·地理志下》:“溱與洧方灌灌兮,士與女方秉菅兮。“顏師古注:“灌灌,水流盛也?!鞍?,今本《詩·鄭風·溱洧》作“渙渙“?!稌x書·五行志中》:“龍從南來登城看,水從西來河灌灌?!?
明何景明《雨頌》:“灌灌黃流,周原廣隰。“
異獸九尾狐
善變化,蠱惑。性喜吃人,常用其嬰兒哭泣聲引人來探也。
【原文】
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譯文】
青丘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貍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的聲音與嬰兒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氣。
異獸猼訑
(bó yí)
【原文】
基山,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佩之不畏。
【譯文】
基山,山南陽面盛產玉石,山北陰面有很多奇怪的樹木。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羊,長著九條尾巴和四只耳朵,眼睛也長在背上,名稱是猼訑,人穿戴上它的毛皮就會不產生恐懼心。
異獸類
【原文】
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貍而有髦①,其名曰類,自為牝牡②,食者不妒。
【注釋】
①髦:下垂至眉的長發。
②牝:鳥獸的雌性。這里指雌性器官。牡:鳥獸的雄性。這里指雄性器官。
【譯文】
亶爰山,山間多水流,沒有花草樹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野貓卻長著像人一樣的長頭發,名稱是類,一身具有雄雌兩種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會使人不產生妒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