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
- 歷史(上下)
- (古希臘)多德
- 4755字
- 2013-08-03 03:16:01
但是,如果我們采用伊奧尼亞人的對于埃及的看法的話,那么就只有三角洲那塊土地才是埃及的。他們說,三角洲從所謂培爾賽歐斯監祝塔沿海岸到佩魯希昂的腌魚場有四十司科伊諾斯,而從沿海向內地則是直到凱爾卡索洛斯市的地方;尼羅河就在那里分成兩股,分別在佩魯希昂和卡諾包斯二地入海。他們說,其他被稱為埃及的地盤,或者屬于阿拉伯,或者屬于利比亞。倘若我們同意這個說法,那我們就等于說,在先前埃及人沒有自己的土地了。但我們知道,正像埃及人自己所說而我本人也深信不疑的,三角洲都是由河水沖積而成的,也可以說是在不久以前才出現的。倘若他們先前根本沒有土地的話,他們如何能無聊到竟自標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呢。而他們也的確沒有必要用嬰兒做試驗來看一下嬰兒最早說的是哪一種語言。事實上,我并不相信埃及人是和伊奧尼亞人所說的所謂三角洲同時產生的,我認為他們是從有人類以來便一直存在著的。既然領土不斷增加,他們當中的許多人便走到新的低地上來,也還有許多人仍舊留在他們的舊日的土地上。在遠古時期,底比斯是稱做埃及的,這是塊周邊長達六千一百二十斯塔迪昂的土地。
如此看來,假如我們對于這些事情的推斷是正確的話,則伊奧尼亞人對于埃及的說法就是錯誤的了。如果,恰恰相反,他們的說法是正確的,那么我就得指出,不管是伊奧尼亞人,還是其他希臘人都是不懂得怎樣計算的;因為他們都說全世界分為三部分:歐羅巴、亞細亞和利比亞;但是他們卻必須加上第四部分,即埃及的三角洲,因為他們既沒有把它劃入亞細亞,也沒有把它劃入利比亞。因為根據他們的說法,尼羅河并沒有把亞細亞和利比亞分離開的。既然尼羅河在三角洲的頂點的地方分成數支,那么這個三角洲就必然是亞細亞與利比亞之間的一塊地方。
現在來談一談我們自己的意見吧,暫且把伊奧尼亞人的意見擱置一旁。我們的看法是這樣:我們以為埃及是埃及人所居住的整個國土,就像奇利啟亞是奇利啟亞人居住的地方,亞述是亞述人居住的地方一樣。但老實說,除了埃及的疆界之外,我們也不了解利比亞和亞述的疆界。假如我們承認希臘人一般所承認的疆界,那我們就必須認為整個埃及從埃烈旁提涅和瀑布起分成兩部分,每部分又各歸屬于世界的不同部分,一部分是屬于亞細亞,另一部分是屬于利比亞。尼羅河從瀑布到海把埃及從中間分為兩部分,它一直到凱爾卡索洛斯城邦都是一道河流,然而從那里起它分成了三支,向東的一支叫做佩魯希昂河口,向西的一支則被稱為卡諾包斯河口。同時尼羅河當中從上方一直流下來的那一支,到三角洲的頂點,繼續前行,把三角洲從中間分開后而流注入海,這個河口和另外其他河口同樣有名,又流著相同多的尼羅河河水,它的名字叫做賽本努鐵斯河口。除去這些河口以外,還有從賽本努鐵斯分出去的其他兩個河口,它們一個叫做撒伊司河口,另外一個叫做孟迭司河口。博爾比提涅河口與牧人河口則不是天然的河口,而是人工挖掘的河渠。
前面我已經提出了我關于埃及領土面積的看法,我的這個看法由于阿蒙神殿的一次神托而得到了證實;而我是在形成了我的對于埃及領土面積的看法之后,才聽到了神的這一宣示。事情是這樣的,住在與埃及相鄰的利比亞那一部分地區的兩個城邦瑪列阿和阿庇斯的居民認為,自己是利比亞人而不是埃及人,而且不喜歡本地禁止他們吃牛肉的那種有關犧牲的宗教習慣。于是他們便派人到阿蒙神那里去,說他們和埃及人沒有共同的地方。他們說,他們既不住在三角洲,又不講埃及語,故而他們請求允許他們隨便吃什么東西。可是神拒絕了他們的請求,神回答他們說,整個埃及是尼羅河泛濫和澆灌的一塊土地,而埃及人就是住在埃烈旁提涅的下方飲用尼羅河河水的那個民族。神給他們的宣示就是如此。
尼羅河泛濫時,它不僅泛濫到三角洲上去,并且也泛濫到被認為是歸屬利比亞和阿拉伯的那些領地上去;它甚至泛濫到離兩岸有兩日行程的地方,有時遠些,有時則近些。對于這個河的性質,不管是從祭司們那里,還是從其他人那里,我都聽不到任何東西。我尤其想從他們那里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尼羅河從夏至起便開始上漲并一直上漲一百日;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過去以后,它的水位立即就退落并且水流減弱,這樣在整個冬天一直維持著低的水位一直到第二年夏至再來的時候。我曾經向埃及人探聽,尼羅河有怎樣的性能而讓自己具有與所有其他的河流相反的特征,可是關于這件事,我從市民那里得不到任何解釋。我想知道,而且向人們打聽人們對以上提到的那些事情有何種說法;我還問過他們,為什么尼羅河和所有其他的河流不一樣,從它的上面沒有微風吹出來。
然而,有一些希臘人,為了取得富有才智的名聲,便打算對尼羅河的這些現象加以闡釋,他們對這些現象提出了三種不同的看法。其中有兩種看法我以為是不值一談的,只提一下它們是什么便足夠了。再有一種看法是認為季節風阻攔尼羅河水入海,因而使河水高漲起來。可是,經常有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在不刮季節風的時候,尼羅河仍然是發生同樣作用。另外,如果季節風有這種功效的話,那么逆著這種風而流的其他河流也定然出現和尼羅河同樣的現象了,并且它們應當上漲得更厲害,因為其他那些河流都比較小,水流也比較弱。但是,在敘利亞與利比亞都有很多這樣的河流,可它們在這方面卻是和尼羅河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個說法比起剛才說到的那一個說法來還要沒有依據,并且可以說它更加聳人聽聞。依據這個說法,則尼羅河之所以有這樣奇特的現象發生,是由于它的河水是從歐凱阿諾斯流出來的,而歐凱阿諾斯又是周流整個全世界。
第三個說法比另外兩個說法要動聽得多,但是也就更加荒誕了。這個說法事實上絲毫不比另外的兩個說法有更多的道理。按照這個說法,尼羅河的流水是由于雪的溶化而產生的。可是,既然尼羅河發源于利比亞,經過埃西歐匹亞的中央而流注入埃及,則從世界上最炎熱的地區流到大部分是較冷的地區的河流,如何可能是溶解的雪所形成的呢?就是說任何對這樣的事情能加以推理的人都能夠提出最有說服力的論據來證明河水是不可能由積雪融化而形成的。之所以會這樣,那就是從利比亞和埃西歐匹亞吹出來的都是熱風。第二個論據是:那里根本沒有出現過下雨和結霜的事情,而假如下雪的話,那么五天之內是一定要有雨的。第三個論據:本地的居民是因為太陽的熱力而變黑的;另外,鳶和燕成年地留在那里不到其他地方去,可是鶴每年卻在斯奇提亞那邊,嚴冬的時期才飛到這邊來避寒。因此,假如在尼羅河發源的那個地方,以及在尼羅河流經的那個地方居然還會下很少一點的雪的話,那任何這類情形都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至于把這些現象歸之于歐凱阿諾斯的人,他的理由是以虛無縹緲的神話為根據的,所以完全沒有駁斥的必要。就我個人來說,我從來不知道有一條叫做歐凱阿諾斯的河流。我想是荷馬或者是更古老的一位詩人發明了這個名稱,而在自己的詩中使用。
既然我不贊同上面所提出的意見,現在我有必要對于這些不明確的事情提出一個我個人的意見來。因此,我就試著來解釋一下,為什么尼羅河的河水會在夏天的時候上漲。在冬季的時候,太陽被暴風吹出它本來的軌道而移轉到利比亞的上方。假如要用最少的話來做出結論的話,問題的關鍵就在這里了。因為凡是離太陽神最近的地方,或者是太陽神直接照過的地方,那里便最缺水,而那里的河水也就最少,這是最容易讓人懂得的道理。
假如要解釋得比較詳細的話,可以這樣的語言來解釋。太陽在通過利比亞時,對它們產生了這樣的影響,那些地方的大氣一年到頭都很清朗,土地溫暖而且沒有刺骨的寒風,因此太陽通過那里時,對它們發生的作用就與它在夏天經過中天時對其他任何地方通常發生的作用完全一樣。這就是說,它把水吸了過來。在把水吸過來之后,它再把水驅到內部地域,而風便把這些水帶過來,再把這些水分散、溶解;這樣當然能夠想象到,從這個地域吹出去的風,即南風和西南風,都是帶著最多的雨和風。而我的看法是,太陽每年從尼羅河吸取上來的水,它并不全部放出來,而是在它的身旁保存一些。
當冬天變得溫暖一些的時候,太陽就重新回到它在中天的舊軌跡上面去,并開始相等地從所有的河流吸取水氣。到那時為止,其他的那些河流因為大量流入的雨水而充滿了洶涌的激流,由于當地落雨土地又被沖出了溝壑。可是到了夏季,由于缺雨而太陽又吸取了它們的水分,這些河流的水位就下降了。但尼羅河卻剛好相反,它并不曾得到雨水的供應,又是太陽在夏天、冬天都吸水的僅有的河流,因此它當然與其他的河流不一樣,它在冬天的水位比夏季要低得多,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在夏天,它與所有其他的河流一樣,河水同樣被太陽所吸取;但是在冬天,只有它的水才被太陽所吸取。從而我認為上面的特有現象的唯一原因就是太陽。
因此,在我看來,也正是這個太陽,把它所經過的空間照得灼熱,使埃及的氣候變得如此干燥。與此同時利比亞的內地也就變得四季如夏。假如把季節的位置交換一下,朔風和冬天所占的地位,被南風和夏天的地位所占據;而另外一方面,南風的地位又為北風所占據,結果就是:讓冬天和北方從中天驅出來的太陽就要到歐羅巴的內地去了,這就和今天到利比亞的內地去相同。如此,我相信它通過歐羅巴時,對伊斯特河所起的作用,就同今天對尼羅河的作用完全一樣。
對于為什么從尼羅河上沒有微風吹出來這件事,我的看法是,從酷熱的地方不可能有風吹過來,因為微風總是喜歡從十分嚴寒的地方吹出來。
這些事情就是這樣,跟打從一開始就是如此一樣。至于尼羅河水源的情況,和我說過話的埃及人、利比亞人或者希臘人都沒有對我說過他們知道什么關于這一點的東西。只有一個人是例外的,他就是埃及撒伊司城雅典娜圣庫的主簿。當他說,他對于尼羅河的水源了解得十分清楚的時候,我以為他是在跟我說著玩。他是這樣說的:在底比斯的一個城市敘埃涅與埃烈旁提涅之間,有兩座高聳的山。一座山叫做克羅披山,另一座山叫做摩披山。尼羅河的水源就在這兩座山中間,這是一個深不知底的水源。它一半的水向北流入埃及,另外一半的水向南注入埃西歐匹亞。他說,這個水源據說是萬丈深淵,因為埃及的一位國王普撒美提科斯曾經測試過它的深度。讓測錘沉到水源里面去,但是卻摸不到底,由于這個主簿便使我認識到,假如他所講的話還有可信之處的話,在水源的這個地方有一些強有力的漩渦與一股逆流,因此在水流沖擊兩山的情形之下,這個測錘是不可能到達水源之底的。
另外,從任何其他人那里我就再沒有聽到什么東西了。因此我親自上行直到埃烈旁提涅去考察,并且對于從那里再向上的地域根據傳聞來加以研討;結果我所能了解的所有情況便是這樣:當一個人再從埃烈旁提涅上行的時候,地勢越走越高了。所以人們就需要在河的這一部分,就如同人拉著牛的那個樣子給船的每邊系上一根繩子,這樣溯河行進。假如繩子斷了,船就會被水流的力量帶回到河的下游去。航程在這樣的河道上要行進四天,這里的尼羅河是和邁安德羅司河一樣地曲折,如此必須走過的距離要有十二司科伊諾斯。在這以后你便走到一個平坦的平原上面了,因為在河流中間夾著一個叫做塔孔普索的島,因此尼羅河在這里分為兩支。
埃烈旁提涅以上的地方就開始居住著埃西歐匹亞人,他們占有這個島的一半,而埃及人占據另一半。在島的附近又有一個大湖,埃西歐匹亞的游牧民就居住在這個大湖的周圍。過去這個大湖,你便又來到了注入這個大湖的尼羅河。在這里,你得登陸并順著河岸步行四十天。由于尼羅河的河水中有突出水面的尖峰,而在那里的水面下又有很多暗礁,所以人們便不可能再乘船上行了。當你在四十日中間經過了河流的這一部分時,你便可以再乘船循著水路走十二日。到了這段時期的末尾的時候,你就來到了一個稱為美洛埃的大城市。這個城邦據說是其他埃西歐匹亞人的首府。當地的居民所崇拜的僅有宙斯和狄奧尼索斯兩個神。他們對這些神是非常敬重的,城中有宙斯神的一個神托所,這個神托所指揮著埃西歐匹亞人的戰爭:神托指令他們什么時候作戰,朝著什么地方出征,他們便馬上拿起兵器來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