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等應知一韃靼君主之作戰,若率萬騎,則命一人掌十人,一人掌百人,一人掌千人,一人掌萬人,俾其本人只將十人,而彼十人亦各將十人,以次類推。將士服從,統率極易。此外彼等名十萬人為一禿黑(tuc),萬人為一土綿(toman),千人為一敏黑(ming),百人為一忽思(guz),十人為一溫(on)。行軍時常有二百騎前行,距大軍二日程巡邏。后隊及兩翼亦有巡邏者。四面皆有防守,不易為敵所襲。遠征時,不負甲胄,僅各攜二皮囊,以置所飲之乳,一煮肉之土釜,一避雨之小帳。設須急行,則疾馳十日,不攜糧,不舉火,而吸馬血,破馬脈以口吸之,及飽則裹其創。彼等亦有干乳如餅,攜之與俱,欲食時,則置之水中溶而飲之。
其作戰勝敵之法如下:此輩不以退走為恥,蓋退走時回首發矢射敵,射極準,敵人大受傷。馬受訓練,往回疾馳,唯意所欲,雖犬亦不能如其迅捷,則其退走戰亦不弱于相接戰。蓋退走時向追者發矢甚多,追者自以為勝,不虞及此也。及見敵騎死傷,則皆回騎,大呼進擊破敵。
蓋彼等極驍勇耐勞,敵人見其奔逃而自以為獲勝時,實不自知為敗亡之征,而韃靼將乘勢回擊也。其用此法取勝之例不少。
前所言者,乃真正韃靼之生活及風習,然今日則甚衰微矣。蓋其居留契丹者染有偶像教之積習,自棄其信仰。而居留東方者則采用回教徒之風習也。
其治理獄訟之法如下:有竊一微物者,杖七下,或十七,或二十七,或三十七,或四十七,而止于一百零七,視其罪大小而異。有時被杖至死者。設有盜馬一騎或其他重要物品者,則為死罪,處以腰斬之刑。然應附帶言及者,其罪可以買贖,償竊物之九倍則免。各君主或他人之畜養牲畜,如馬、牛、駱駝及其他大牲畜,在畜身上做一記號,任其牧于野中,不用人看守。各主之畜混牧一處,賴有記號,可以辨識,牧后各歸其主。小牲畜則命牧人守之,其軀大而且肥。
彼等尚有另一風習,設有女未嫁而死,而他人亦有子未娶而死者,兩家父母大行婚儀,舉行冥婚。婚約立后焚之,謂其子女在彼世獲知其已婚配。已而兩家父母互稱姻戚,與子女在生時婚姻者無別。彼此互贈禮物,寫于紙上焚之。謂死者在彼世獲有諸物。
韃靼人之風習既已敘述于前。至若君臨一切韃靼的大汗及其宮廷之事,將在本書中隨時言之,蓋其事亦奇也。茲請接述前文初入平原時之事跡。哈剌和林平原及韃靼人之種種風習
若從哈剌和林同前文所述韃靼諸主埋葬遺骸之阿勒臺山首途,北行四十日,抵一高原,名曰巴兒忽(Bargou)平原。居民名稱蔑克里惕(Mékrites),是為一種蠻野部族,恃其牲畜為活。風習與韃靼人同,隸屬大汗。其人無麥無酒,夏日獵取鳥獸甚多,然冬日嚴寒則無所得。
又從此大平原騎行四十日,抵于海洋。其處有山,山中有隼(fauconpélerin)作巢。此外山中無男無女,無鳥無獸,僅有一種飛鳥名曰巴兒格兒剌黑(barguerlac),供隼之食。此鳥大如鷓鴣,爪如鸚鵡,尾如燕,飛甚捷。蓋因嚴寒,故無動物居處其間。大汗欲得此作巢之隼時,則遣人取之。此海諸島亦產海青(gerfaut)。地在極北之處,中午可見北極之星。海青甚多,君主欲得之者,可以取之不盡。君等切勿以為取得海青之基督教徒以海青貢獻大汗,其實乃貢獻東方君主者也。
此北方諸州迄于地盡大海之處,既已備述于前,茲將言往謁大汗沿途所經之其他諸州,所以吾人重返本書業已敘述之甘州。
額里湫國
從前此已言之甘州首途,騎行五日,夜間多聞鬼聲。行此五日畢,東向有國,名曰額里湫(Erginul)。臣屬大汗,隸唐古忒州。時此州內有數國,居民是聶思脫里派之基督教徒,或偶像教徒,或崇拜摩訶末之教徒。
此國之中,多有城市,其要城名曰涼州。從此城向東南行,可至契丹之地,在此方道上見有一城,名稱申州(Singuy)。所轄城村甚多,亦屬唐古忒,隸于大汗。居民是偶像教徒同回教徒,然亦有基督教徒。地產野牛,身大如象,其形甚美,蓋牛毛被覆全身,僅露其脊,毛長四掌,呈黑白色,其美竟至不可思議。牛幼時即畜養之,所以為數頗眾。用以負載,并命作其他諸事,且用以耕種,緣其力大,耕地倍于他畜也。
此地有世界最良之麝香,請言其出產之法如下:此地有一種野獸,形如羚羊,蹄尾類羚羊,毛類鹿而較粗,頭無角,口有四牙,上下各二,長三指,薄而不厚,上牙下垂,下牙上峙。獸形甚美。取麝之法如下:捕得此獸以后,割其臍下之血袋。袋處皮肉之間,連皮割下,其中之血即是麝香。其味甚濃,此地所產此獸無算。
居民是商賈工匠,出產小麥甚饒。地廣二十六日程。中產野雞,大倍吾人之雉,尾長十掌。別有其他種種禽鳥,羽毛具有各色,其形甚麗。信仰偶像之人,體肥,鼻小,頭發黑色,微有須,而無髯。女子除頭發外,遍身無毛,色白而美。居民淫佚,娶妻甚多,蓋其教與其俗皆無此禁。女雖微賤,第若美麗,國之大貴人不惜與之為婚,并贈女之父母以多金。
茲從此地前行,請言東方之別一州。額里哈牙國
如從涼州首途,東進,騎行八日,至一州,名曰額里哈牙(Egrigaia)。隸屬唐古忒,境內有城堡不少,主要之城名哈剌善(Calachan)。居民是偶像教徒,然有聶思脫里派之基督教堂三所。其人臣屬大汗城中制造駝毛氈不少,是為世界最麗之氈,亦有白氈,為世界最良之氈蓋以白駱駝毛制之也。所制甚多,商人以之運售契丹及世界各地。今從此州東行,將言一名天德(Tenduc)之州,由是進入昔屬長老約翰之地。
天德州及長老約翰之后裔
天德(Tenduc)是向東之一州,境內有環以墻垣之城村不少,主要之城名曰天德。隸屬大汗,與長老約翰之一切后裔隸屬大汗者同。此州國王出于長老約翰之血統,名稱闊里吉思(Georges),受地于大汗,然所受者非長老約翰舊據之全土,僅其一部分而已。然我應為君等言者,此長老約翰族之國王皆尚主,或娶大汗之女,或娶皇族公主為妻。
此州有石可制琉璃(azur);其質極細,所產不少。州人并用駝毛制氈甚多,各色皆有。并恃畜牧務農為生,亦微作工商。治此州者是基督教徒,然亦有偶像教徒及回教徒不少。此種持有治權之基督教徒,構成一種階級,名曰阿兒渾(Argon),猶言伽思木勒(Gasmoul)也。其人較之其他異教之人形貌為美,知識為優,因是有權,而善為商賈。
君等應知昔日長老約翰統治韃靼時,即定都于此天德城中。今其后裔尚居于是,蓋前此已言此闊里吉思國王出其血統,其實為長老約翰以后之第六君主也。
此地即吾人所稱峨格(Gog)同馬峨格(Magog)之地。其人則自稱曰汪古(Ung)同木豁勒(Mugul)。蓋在此州中原有二種人,先韃靼人居住其地,汪古人是土著,木豁勒人則為韃靼,所以韃靼人常自稱曰木豁勒,而不名曰韃靼。
由此州東向騎行七日,則抵契丹(Cathay)之地。此七日中,見有城堡不少,居民崇拜摩訶末,然亦有偶像教徒及聶思脫里派之基督教徒。以商工為業,制造金錦,其名曰納石失(nasich)、毛里新(mo1isins)、納克(naques)。并織其他種種綢絹,蓋如我國之有種種絲織毛織等物,此輩亦有金錦同種種綢絹也。
其人皆屬大汗,其地有一城,名曰申達州(Suydatuy、Syndatny)。居民多以制造君主臣下之武裝為業。此州有一山,中有銀礦甚佳,采量不少,其名曰伊的非兒(ydifir)。居民多游獵養鳥。
茲從此州首途,遠行三日。三日后,至一城,名曰察罕腦兒(Tchagan-nor)。中有大宮一所,屬于大汗。周圍有湖川甚多,內有天鵝,故大汗極愿居此。其地亦有種種禽鳥不少,周圍平原頗有白鶴、鷓鴣、野雞等禽,所以君主極愿居此以求畋獵之樂,在此馴養鷹隼海青,是即其樂為之藝也。
此地有鶴五種,第一種軀甚大,身黑如烏。第二種全白,其翼甚美,其圓眼上呈金色,此鶴為諸類中之最大者。第三種與我輩地方所產者同。第四種較小,耳旁有長羽甚美,下垂作紅黑色。第五種甚大,全身灰色,頭呈紅黑色。此城附近有一山谷,君主建數小屋于其中,畜養鷓鴣無數,命數人守之,大汗至時,取之唯意所欲。
茲吾人更向北方及東北方遠行三日。上都城
從上述之城首途,向北方及東北方間騎行三日,終抵一城,名曰上都,現在在位大汗之所建也。內有一大理石宮殿,甚美,其房舍內皆涂金,繪種種鳥獸花木,工巧至極,技術之佳,見之足以娛人心目。
此宮有墻垣環之,廣袤十六英里,內有泉渠川流草原甚多。亦見有種種野獸,唯無猛獸,是蓋君主用以供給籠中海青、鷹隼之食者也。海青之數二百有余,鷹隼之數尚未計焉。汗每周親往視籠中之禽,有時騎一馬,置一豹于鞍后。若見欲捕之獸,則遣豹往取,取得之后,以供籠中禽鳥之食,汗蓋以此為樂也。
此草原中尚有別一宮殿,純以竹莖結之,內涂以金,裝飾頗為工巧。宮頂之莖,上涂以漆,涂之甚密,雨水不能腐之。莖粗三掌,長十或十五掌,逐節斷之。此宮蓋用此種竹莖結成。竹之為用不僅此也,尚可作屋頂及其他不少功用。此宮建筑之善,結成或拆卸,為時甚短,可以完全拆成散片,運之他所,唯汗所命。給成時則用絲繩二百余系之。
汗在此草原中,或居大理石宮,或居竹宮,每年三閱月,即6月、7月、8月是已。居此三月者,蓋其地天時不甚炎熱而頗清涼也。迨至每年8月28日,則離此他適。君等應知汗有一大馬群,馬皆牝馬,其色純白,無他雜色,為數逾萬。汗與其族皆飲此類牝馬之乳,他人不得飲之。唯有一部落,因前此立有戰功,大汗獎之,許飲此馬乳,與皇族同。此部落人名稱曰火里牙惕(Horiad)。
此種牝馬經行某地,貴人見之者,不論其地位如何高貴,須讓馬行。否則繞道半日程以避之。蓋無人敢近此馬,見之宜行大禮。每年8月28日,大汗離此地時,盡取此類牝馬之乳,灑之地上。緣其星者及偶像教徒曾有言曰,每年8月28日,宜灑乳于地,俾地上空中之神靈得享,而保佑大汗及其妻女財產,以及國內臣民,與夫牲畜、馬匹、谷麥等物。灑乳以后,大汗始行。
有一異事,前此遺忘,今須為君等述之者。大汗每年居留此地之三月中,有時天時不正,則有隨從之巫師星者,諳練巫術,足以驅除宮上之一切風云暴雨。此類巫師名稱脫孛惕(Tebet)及客失木兒(Quesimour),是為兩種不同之人,并是偶像教徒。蓋其所為者盡屬魔法,乃此輩誑人謂是神功。此輩尚有別一風習,設有一人犯罪,依法處決者,取其尸體熟而食之,然善終之尸體則不食。
尚有別一異事為此二種人所能為者,亦請為君等述之。大汗在其都城大宮之內,坐于席前。席高八肘,位于廷中。其飲盞相距至少有十步之遠,內盛酒或其他良好飲料。此輩巫師巫術之精,大汗欲飲酒時,致能作術使飲盞自就汗前,不用人力。此事常見之,見之者不只萬人,此乃實事,毫無偽言。我國術人明悉巫術者,將告君等此事洵可為之也。
偶像之節慶既屆,此輩巫師往告大汗曰:“我輩某偶像節慶之期已屆(言時舉其名)。陛下深知若無祭享,此偶像將使天時不正,損害吾人財產。所以請賜黑首之羊若干以享之,并請頒給沉香、檀香及他物若干(此輩任意索取各物),以備奉祀我輩偶像,俾其默佑我輩之一切財物。”
于是大汗命左右諸臣如數付之。諸巫師得之以后,遂往享其偶像。大燃燈火,焚數種香,熟祭肉,置于偶像前。已而散之于各處,謂其偶像可以取之,唯意所欲。其慶賀之法概如是也。各偶像各有其名,各有其節慶之日,一如我輩圣者每年有其紀念之日也。
此輩亦有廣大寺院,其大如一小城。每寺之中有僧二千余人,衣服較常人為簡。須發皆剃。其中有娶妻而有多子者。
尚有別種教師名稱先生(sensin),守其教戒,節食苦修,終身僅食糠,澆以熱水,此外不食他物,僅飲水,日日持齋,是蓋為一種過度苦行生活也。此輩亦有其大偶像,為數不少。然偶亦拜火,及其他不屬本派之偶像。不娶妻室。其衣黑色而兼藍色,臥于席上。其生活之苦竟至不可思議。其偶像皆女形,質言之,其名皆屬女名也。
茲置此事不言,請為君等敘述“諸汗之大汗”之偉跡異事,是為韃靼人之大君,其名曰忽必烈,極尊極強之君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