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金錢是給上帝的禮物 (4)

他們說:“人為什么活著?為了吃飯!難道不是為了工作嗎?人生是為了吃飯必須工作,而不是為了要工作而必須吃飯。生活就是為了吃飯,為了享受世間的快樂,這是人要拼命賺錢的原因。”

一個猶太人見了另一個人就問對方:“你多大了?”

“我50歲了。”

“那你還可以享受10年呢。”

這個猶太人問一個老人他多大了,似乎很不禮貌。但是他的回答表達了他的人生態(tài)度,他的生命還有10年,應(yīng)該好好地享受這生命中的最后10年。猶太人始終認為活著就是為了享受,人活在世界上就應(yīng)該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情地享受。

另一位住在芝加哥的猶太人已經(jīng)70歲了,卻要買一套很豪華的公寓,別人覺得很奇怪,問他:“你年紀這么大,估計也就只有幾年的壽命了,還要這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這位猶太人反問道:“難道只有幾年就不享受了嗎?”

要享受自己的生活,這樣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猶太人不贊成過分地節(jié)儉,《塔木德》說:“當(dāng)富人沒有機會買東西的時候,他會自認為是個貧窮的人。”如果自己擁有了金錢,卻守著它們不松動,把它們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里,是愚蠢的。

猶太人認為,即使追求神圣的精神生活也不應(yīng)該讓自己貧困。信仰上帝和追求享受是可以相提并論的,他們認為自己追求精神的崇高,也應(yīng)該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一味追求物質(zhì)的富有,當(dāng)然不是一種好現(xiàn)象,然而一味追求精神生活而忽略物質(zhì)上的舒適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猶太人對自己的生活有一種高品位的要求,他們喜歡豪華的居所,精美的食物和名貴的車輛,因為這樣才配得上自己所賺取的財富和自己高貴的地位。猶太人的節(jié)儉精神與他們享受生活并不矛盾。在猶太人看來,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節(jié)約不必要的開銷。但猶太人也同樣認識到賺取財富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并愿意為這些昂貴的物品付出代價。在紐約這樣的大城市,經(jīng)常可以在晚上看到在裝飾豪華的中國餐館和意大利餐廳,坐著頗有紳士風(fēng)度的猶太人,他們和家人、朋友一邊吃著精美的食品,一邊親密地交談,那愜意的神態(tài)讓人羨慕不已。他們毫不吝嗇地把白天賺來的錢花出去,通常可能為了一頓精美的晚餐而一擲千金。為了享受,他們是愿意花錢的。

借用資源經(jīng)營

“沒有能力買鞋子時,可以借別人的,這樣比赤腳走得快。”

——《塔木德》

“如果你能給我指出一位百萬富翁,我就可以給你指出一位大貸款者。”威廉·立格遜在他的《我如何利用我的業(yè)余時間,把一千美元變成三百萬美元》一書中這么說。

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資金,借技術(shù),借人才,能為自己所用的東西都可以拿來。這個世界是已經(jīng)準備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資源,你所要做的僅僅是把他們搜集起來,并用智慧把他們有機地組合起來。

這就是猶太人的思維方式,他的意思其實是說,生意人應(yīng)該盡力貸款,借助銀行的資金為自己辦事,如果你不能借用別人的資金,做生意是極為困難的。

看看猶太富翁們起家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豪。他們的發(fā)財速度之快讓人咋舌。

著名的希爾頓從被迫離開家庭到成為身價5.7億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時間,他發(fā)財?shù)拿卦E就是借用資本經(jīng)營。他借到資本后不斷地讓資本變成了新的資本,最后成為全部資本的主人——一名億萬富翁。

希爾頓年輕的時候特別想發(fā)財,可是一直沒有機會。一天,他正在街上轉(zhuǎn)悠,突然發(fā)現(xiàn)整個繁華的優(yōu)林斯商業(yè)區(qū)居然只有一家飯店。他就想:我如果在這里建設(shè)一座高檔次的旅店,生意準會興隆。于是,他認真研究了一番,覺得位于達拉斯商業(yè)區(qū)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塊土地最適合做旅店用地。他調(diào)查清楚了這塊土地的所有者是一個叫老德米克的房地產(chǎn)商人之后,就去找他。老德米克給他開了個價,如果想買這塊地皮就要希爾頓掏30萬美元。

希爾頓不置可否,卻請來了建筑設(shè)計師和房地產(chǎn)評估師給“他的”旅館進行測算。其實,這不過是希爾頓假想的一個旅館,他問按他設(shè)想的那個旅店需要多少錢,建筑師告訴他起碼需要100萬美元。

希爾頓只有5000美元,他用這些錢買了一個小旅館,并不停地使之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0000美元,然后找到了一個朋友,請他一起出資,兩人湊了10萬美元,開始建設(shè)這個旅館。當(dāng)然這點錢還不夠購買地皮的,離他設(shè)想的那個旅館還相差很遠。許多人覺得希爾頓的理想是癡人說夢。

希爾頓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簽訂了買賣土地的協(xié)議,土地出讓費為30萬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著希爾頓如期付款的時候,希爾頓卻對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說:“我想買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錢只夠建造一般的旅館,所以我現(xiàn)在不想買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有點發(fā)火,不愿意和希爾頓合作了。希爾頓非常認真地說:“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話,我的租期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為3萬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權(quán);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請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這塊土地上我建造的飯店。”老德米克一聽,轉(zhuǎn)怒為喜,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好事,30萬美元的土地出讓費沒有了,卻換來270萬美元的未來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權(quán),還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飯店。于是,這筆交易就談成了,希爾頓第一年只需支付給老德米克3萬美元就可以,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貴的30萬美元。就是說,希爾頓只用了3萬美元就拿到了應(yīng)該用30萬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權(quán)。這樣希爾頓省下了27萬美元,但是這與建造旅店需要的100萬美元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的。

于是,希爾頓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為抵押去貸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氣,可是又沒有辦法。

就這樣,希爾頓用這塊土地從銀行順利地貸出了30萬美元,加上他支付給老德米克3萬美元后剩下的7萬美元,他就有了37萬美元。可是這筆資金離100萬美元還是相差得很遠,于是他又找到一個土地開發(fā)商,請求他一起開發(fā)這個旅館,這個開發(fā)商給他了20萬美元,這樣他的資金就達到了57萬美元。

1924年5月,希爾頓旅店在資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況下開工了。但是當(dāng)旅店建設(shè)了一半的時候,他的57萬美元已經(jīng)全部用光了,希爾頓又陷入了困境。這時,他還是來找老德米克,如實介紹了資金上的困難,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資,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繼續(xù)完成。他說:“只要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擁有這個旅店,不過您應(yīng)該租賃給我經(jīng)營,我每年付給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萬美元。”

這個時候,老德米克已經(jīng)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應(yīng),不但希爾頓的錢收不回來,自己的錢也一分回不來了,他只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虧——建希爾頓飯店,不但飯店是自己的,連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還可以拿到1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出資繼續(xù)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爾頓名字命名的“希爾頓旅店”建成開業(yè),他的人生開始步入輝煌時期。

希爾頓就是用借的辦法,用5000美元在兩年時間內(nèi)完成了他的宏大計劃。他不得不說是善于利用別人的高手。其實這樣的辦法說穿了也十分簡單:找一個有實力的利益追求者,想盡一切辦法把他與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讓他幫助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猶太人這種“不存款”的秘訣,是資金管理的科學(xué)。俗語講“有錢不置半年閑”,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經(jīng)。

做生意總得要有本錢的,但本錢總是有限的,連世界首富也只不過擁有幾百億美元左右。但一個企業(yè),哪怕是一般企業(yè),一年可做幾十億美元的生意,如果是大企業(yè),一年要做幾百億美元的生意,而企業(yè)本身的資本,只不過幾億或幾十億美元。他們靠的就是資金的不斷滾動周轉(zhuǎn),把營業(yè)額做大。一個企業(yè)會不會做生意,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看它能否以較少的資金做較多的生意。

猶太人不論在商界、政界還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用別人之“勢”,與別人之“智”的高手。

美國前國務(wù)卿基辛格處理白宮內(nèi)的事務(wù)工作時,就是一位典型的巧于借用別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個慣例,凡是下級呈報來的工作方案或議案,他先不看,壓上幾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議案的人叫來,問他:“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議案)嗎?”對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說:“也許還有不足之處。”基辛格就會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過了一段時間后,提案者再次送來修改過的方案(議案),此時基辛格把它看完了,然后問對方:“這是你最好的方案嗎?還有沒有比這方案更好的?”這又會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層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

反復(fù)讓別人深入思考研究,用盡最佳的智慧,達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這就是基辛格的高招,也是猶太人的一種成功訣竅。

猶太人密歇爾·福里布爾經(jīng)營的大陸谷物總公司,能夠從一間小食品店發(fā)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國企業(yè),主要就在于他善于借助先進的通信科技和大批懂技術(shù)懂經(jīng)營的高級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斷采用世界最先進的通信設(shè)備,愿意付出極高的報酬聘請有真才實學(xué)的經(jīng)營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這樣,他的公司信息靈通,工作人員精通操作技巧,競爭能力總是勝人一籌。他雖然付出了很大代價才取得這些優(yōu)勢,但他借助這些力量和智慧賺回的錢遠比他支出的多得多,可謂“吃小虧占大便宜”。

歷史上最富有的美國人是誰?是美孚石油公司創(chuàng)辦人,出身猶太家庭的洛克菲勒。他在1858年以800美元的積蓄加上從父親那里以一分利借來的1000美元同一個叫克拉克的人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要經(jīng)營農(nóng)產(chǎn)品。1863年,煉油專家安德魯斯勸說洛克菲勒投資煉油廠,安德魯斯—克拉克公司成立。

洛克菲勒經(jīng)過奮斗,他的公司蒸蒸日上,但是由于是白手起家,財力有限,在和一些對手競爭時處于劣勢,這樣洛克菲勒夢想壟斷煉油和銷售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在一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商洛市| 南靖县| 昌吉市| 万载县| 泾源县| 绍兴市| 通榆县| 大渡口区| 榆树市| 云南省| 西和县| 兰西县| 临猗县| 建瓯市| 响水县| 若羌县| 九寨沟县| 定西市| 新河县| 铁岭市| 满洲里市| 汾西县| 河间市| 怀柔区| 石泉县| 荥经县| 嘉鱼县| 达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阳市| 德化县| 屏边| 新建县| 蓝田县| 仪征市| 咸宁市| 英吉沙县| 凭祥市| 昔阳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