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案:據《本書》在涼州停月余日,在瓜州停月余日(卷一葉九、葉十),度五烽及莫賀延磧約須半月(頁十二至十五),抵高昌計應在十一月。高冒王挽留說法一月余(頁十六至十八),去高昌當在歲杪。
貞觀二年(六二八)三十三歲。經阿耆尼等國,二三月之交,度蔥嶺,至素葉城,謁突厥葉護可汗。遂度鐵門,經睹貨羅等國至畢試,在彼中夏坐。復經健陀羅等國,逾印度河至迦濕彌羅。
案:阿耆尼至素葉一段,本非通...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又案:據《本書》在涼州停月余日,在瓜州停月余日(卷一葉九、葉十),度五烽及莫賀延磧約須半月(頁十二至十五),抵高昌計應在十一月。高冒王挽留說法一月余(頁十六至十八),去高昌當在歲杪。
貞觀二年(六二八)三十三歲。經阿耆尼等國,二三月之交,度蔥嶺,至素葉城,謁突厥葉護可汗。遂度鐵門,經睹貨羅等國至畢試,在彼中夏坐。復經健陀羅等國,逾印度河至迦濕彌羅。
案:阿耆尼至素葉一段,本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