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寶貝一天一個樣 (3)

盡管當寶寶張大嘴大聲啼哭時,你看不到他的牙齒,但其實它們都潛藏在牙齦中等待萌發。當媽媽懷孕的第一個月也就是4~5周時,胎兒牙齒的“胚牙”就開始發育了,第3~6個月時寶寶的牙齒也已基本成形。而在這一時期,媽媽的健康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寶寶今后牙齒的健康。因此,要想給孩子一副堅固、美麗的牙齒,媽媽要在懷孕期間學會及時給自身補充豐富的鈣、磷和礦物質,通過乳汁把這些堅固乳牙的必備物質提供給寶寶。可以說,寶寶牙齒的好壞與媽媽在孕期營養是否充足有絕對的聯系。

為了讓寶寶有一副好牙齒,小琳在懷孕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補鈣了,在食物上,我們也特意為她多加了如蝦皮、蛋黃、綠葉蔬菜這些富含鈣質的食物。白天,只要有時間,她就到外面走動走動,曬曬太陽,從陽光中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每天至少250毫升的牛奶也少不了。要知道,孕婦在妊娠前期所需要的熱量比未妊娠時高150千卡,比妊娠后期高350千卡,所需的鐵、鈣比未妊娠時多50%,維生素D多80%左右,所以在孕期及時補充鈣質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藥物對胎兒的口腔發育有害,準媽媽在孕期使用藥物要特別慎重,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此外,準媽媽應拒絕吸煙并遠離二手煙。醫學研究表明,準媽媽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會導致胎寶寶頜面部或口腔發育畸形,引發很多牙齒問題和牙周疾病。

特別提醒一些自身牙齒不太好,平時就有齲齒的準媽媽們,最好在懷孕前就到醫院進行徹底的治療。因為女性懷孕后,由于內分泌等原因,易出現牙周發炎。若孕婦在孕前患有牙周炎,則有可能病情加重,雪上加霜,不僅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更會殃及胎兒的發育。研究證實,眾多的牙周病菌可進入血液循環,播散全身,并有可能通過血流進入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發生早產,臨床上也有因牙齦出血過多引起胎兒發育異常的報告。另外,在女性懷孕期間,其他牙周問題,如牙齒松動、牙周膿腫等也比非孕期容易發生。

寶寶出生后,媽媽應該知道的

寶寶出生以后,豆豆媽一直是采用母乳喂養,不僅因為母乳喂養能加強孩子抵抗力,還有一個原因是,母乳喂養可以保護寶寶的牙齒不會過早爛牙。雖然母乳也是甜的,但乳牙長時間浸泡在母乳里卻不會被蛀壞,這是因為母乳不但含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鈣質,還有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防止牙齒腐爛,保護寶寶的牙齒的作用。

此外,媽媽的哺乳方式將直接影響寶寶牙齒的健康。正確的喂養方式應該是:抱著孩子呈45度角。給孩子喂完奶后,最好能再喂一些清水,以保持口腔清潔。

采取人工喂養時,寶寶吃奶的姿勢、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對牙齒的發育影響很大,稍有不慎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頜異常;必須人工喂養時,媽媽一定要注意采取正確姿勢,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于吮吸母乳,并選擇模仿乳頭設計的奶嘴。同時,應盡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

除上述提到的幾點外,媽媽還要避免寶寶經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動作,尤其是4歲以后,一定要徹底糾正吸吮奶嘴的習慣。寶寶出現小乳牙早失時,媽媽應趕快帶寶寶到牙科做牙齒間隙保持,不然會影響恒牙的發育和萌出。出現反頜、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也應及早去口腔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快矯正過來。總之,媽媽一定要經常檢查寶寶的牙齒,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盡早上醫院治療。

生命的第一年:4~12個月

寶貝會用手了

豆豆已經4個多月了,越來越可愛,一逗就笑,看到有小孩的海報也開心地放聲大笑,抱在腿上就會站起來,左晃右晃地向前走,有時嘴里還發出“呃呃……”的聲音,好像在學說話。把他放在床上,他就抓自己的腳,還經常吃手,有時我們把小玩具遞到他面前,他就興奮地去抓,抓到了也不管是什么東西就往嘴里放,又是咬又是舔。可是鄰居家的小寶寶芳芳就好像動作比他慢一點,芳芳媽不免有些著急了。

“鐘阿姨,芳芳都4個半月了,比豆豆還大幾天。都說4個月的寶寶最愛抓東西了,可給她什么她都不抓,你晃搖鈴她就看著,就是不拿,強行讓她拿,她一會兒就扔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早產1個月,所以這些動作要比別人慢一點?這正常嗎?我們要怎么教她用手呢?”

一般來說,寶寶到四五個月就會開始主動抓物了,但是不同寶寶之間肯定會存在個體差異,稍微早點晚點都沒有大問題。我還見過有的寶寶5個月不會抓東西的,可是下個星期他就會捧著東西往嘴里送了。寶寶一天一個樣兒,做爸媽的只要耐心點多引導他就行了,不用過于擔心。

訓練寶寶學會用手

俗話說:心靈手巧。據科學研究發現,手巧才會心靈,手指與大腦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如果將大腦皮層管轄軀體的范圍用擬人形的圖形繪出時,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在感覺方面還是在運動方面,手在畫面上都是巨大的。與這張伸展開來的大大的“手”相比,大腿和胳膊就顯得十分“纖細”了。僅僅是管轄大拇指運動的區域,就幾乎相當于大腿運動區的10倍!怪不得我們說雙手創造了世界。如果讓寶寶的小手指更加靈活,觸覺更加敏感,孩子就一定會更聰明、更富有創造性,思維也會更加開闊。

4~6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不會站,但是他的視、聽、觸覺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而且這時的寶寶情緒經常是很愉快的,逗他時會報以燦爛的笑容。這時可以通過眼、耳、手部觸覺的刺激來促進孩子的發展。父母要經常逗引并鼓勵寶寶自己主動伸手去抓握、碰撞物品,使物品擺動或發聲,這樣不僅讓寶寶練習手和眼的協調動作,掌握抓住懸吊玩具的技能。而且通過成功的抓握讓寶寶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而高興萬分、信心百倍。

為了鍛煉寶寶抓東西,媽媽平時可以多用玩具去觸碰寶寶的手背,鼓勵寶寶去抓握。或者把顏色鮮艷的玩具掛在寶寶眼前20厘米左右,舉起寶寶的小手去碰玩具,很快的寶寶就可以自己移動小手去夠玩具了。如果一時夠不著,可以把玩具稍微移近一點,不要急于把玩具塞到寶寶手里,但也不要讓他一直拿不著,寶寶會失去興趣。如果寶寶小手握拳的時候多,就要多給他做手部按摩,輕柔地從手心開始打圈按摩至每個手指尖,在每個指尖捏一下。注意要有一定的力度,但不能弄痛寶寶,指尖的神經末梢最集中,按摩可以促進神經發育,也可以幫助寶寶打開手掌主動抓握。

幫助寶寶學翻身

“我們家的寶寶正常嗎?6個月了還不會翻身!”

“我家寶寶只會翻到側臥怎么辦?”

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媽媽們除了關注寶寶的健康,更關注寶寶的成長,寶寶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會讓媽媽十分欣喜。一般來說,寶寶運動能力的發育一般是有規律和標準的,比如“三翻六坐八爬”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這些成長標準可以方便爸媽用來衡量寶寶相應階段的發育狀況是否良好,但是同時,它也會讓一些爸媽徒生很多煩惱。

翻身是寶寶生下來后的大動作之一,可以說是寶寶無師自通的本領。很多寶寶都是在三四個月開始翻身,所以,當寶寶超過半歲還不會翻身,爸媽們就會對此一頭霧水。

其實,爸媽們不用過于擔心寶寶翻身晚,我們不能說晚翻身的寶寶就不正常了。個體差異是很大的,有的寶寶生下來一個月就能翻身,而有的卻8個月才能翻身。只是爸媽要做到,在發現寶寶有翻身跡象的時候仔細對待,并積極引導寶寶來學翻身。一般來說,除了寶寶個體差異、發育較晚的原因之外,還應該看看是否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寶寶體重超標了嗎

現在生活質量好了,吃得好喝得好,寶寶的體重也隨之增加,翻身也就費力了。過去的寶寶即使爸媽不教、不注意他們爬的問題,他們也照樣爬得很好。但是現在無論爸媽怎么幫忙,寶寶就是不愿意動,原因之一就是體重超標了。

◎寶寶是不是體弱缺鈣了

肌肉和骨骼是力量的源泉。翻身雖然很簡單,但對于寶寶來說也需要足夠的力量。如果肌肉無力或者骨骼缺鈣,寶寶的運動就困難了。如果寶寶體質比較瘦弱,爸媽要多觀察,看寶寶是不是營養不良,也可到醫院去檢查一下營養狀況。平時盡可能多用玩具逗他多動一下,鍛煉肌肉。這些都是為寶寶翻身積蓄力量的方法。

◎是衣服束縛到他了嗎

一次我去朋友家玩,看見她家的小寶寶正穿著大棉襖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他的媽媽還說,小寶寶不愛動,5個月了還不會翻身,只會側臥,很懶啊。我反問她道:“如果給你穿比你自己大兩倍的衣服,你還能動得了嗎?”在生活中,很多爸媽怕凍著寶寶,連夜里睡覺都不給寶寶脫衣服。可是寶寶如果穿多了,就像被捆綁起來一樣,想動也動不了,到哪里去找運動的欲望呢。

為寶寶創造良好的翻身環境

一次一位職場媽媽向我說起自己的女兒,由于她的工作比較忙,又是自己帶孩子,覺得很辛苦,可是也沒有什么辦法。“每天只有我一個人帶她,如果我在廚房干點什么活,總擔心她翻過身來堵住了鼻子嘴,那樣不是很危險?而且有時候她還會自己翻到地上,沙發下面,真是讓人擔心啊。”

的確,沒有人在寶寶身邊的時候,如果他偶爾翻到地上,真可能發生一些意外。所以要注意床一定要有床欄,防止他滾落。寶寶睡覺的被褥、床單要平整,不要有塑料布之類會引起寶寶窒息的不透氣的東西。也不要在床上放置堅硬物品和能讓他吞進肚里的東西。當然,最好爸媽還是能付出一點耐心,來幫助寶寶學會翻身,幫助寶寶認識更加豐富的世界,家里的各個角落都在他的視線之內,能夠獲得如此奇妙的體驗,對于寶寶來說,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寶寶剛吃完奶后或身體不舒服時練習翻身。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爸媽不要過于急躁。每天花的時間不用多,幾分鐘就可以了。一定要讓寶寶覺得這是個愉快的過程,最好在游戲中促成這個運動。媽媽用力不應大,不要勉強寶寶,避免在練習的過程中,因為勉強寶寶而留下心理陰影。

我的寶寶是“爬行王”

豆豆在他同齡的孩子里屬于發育比較快的。才3個月大的時候,就有人說像4個月的孩子,在別的孩子都只是能抬頭的時候,他就已經能站在媽媽的腿上蹦高了。可到了五六個月的時候,寶寶的發育似乎慢了下來。七個月的時候才能自己坐穩而不至于摔倒,按理說,到了8個月的時候就應該會爬了,可他卻還只會原地打轉。豆豆媽很著急,看到書上說爬對寶寶有很多好處,更是一有時間就訓練寶寶爬行,可寶寶似乎并不買賬。終于有一天,爸爸說豆豆會爬了,豆豆媽高興地抱起寶寶親了又親,讓寶寶爬了又爬。

可憐天下父母心。中國有句俗語是 “七坐八爬九發牙”,父母親常用此來評估寶寶的發展或發育是否有問題。如果孩子到了七八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爬,家長就會擔心起來。“我的寶寶不會爬是不是缺鈣啊?” “為什么別人家的寶寶都那么愛動?是寶寶太懶了嗎?” “很晚才會爬的寶寶是不是智力比較差啊?”諸如此類的問題常會困擾年輕的爸爸媽媽們。

其實,爬行不是必經階段。雖然大多數寶寶都會經過爬這個階段,但爬行并不是寶寶生長發育的必經階段。爬行是寶寶從會坐到會站、會走的一個過渡動作,也就是說,爬行是寶寶站、走的準備動作。而有的寶寶并不經歷爬的階段而直接學會站和走,媽媽也不必為此擔心。

還有的寶寶長到七八個月大時就已經能夠爬來爬去了,而有些父母卻有意無意繞過了這一環節,迫不及待地催促孩子直接由坐進入行走。其實,寶寶早爬行、多爬行,可幫助其大腦發育,使大腦對手、足、眼的神經運動調控得以加強,啟迪與開拓孩子的智力潛能。會爬、早爬與多爬的寶寶動作舉止比較靈敏,協調能力好,懂事快,求知欲強,而不喜爬行的孩子多顯呆板、遲鈍、情緒低,不愛接觸新人、新事。同時,爬行好和好爬行的寶寶認知力強,看圖識字、語音構成與發聲能力,以及日后行走、跑步的平穩程度等均好于遲爬或爬動少的孩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荣昌县| 政和县| 蓝田县| 铜陵市| 聂拉木县| 怀宁县| 资溪县| 昆明市| 两当县| 太原市| 漳浦县| 通城县| 徐州市| 阆中市| 准格尔旗| 鸡东县| 卢湾区| 潜山县| 辽阳市| 迁西县| 承德市| 文山县| 昂仁县| 韶关市| 桦甸市| 高陵县| 无为县| 双牌县| 靖江市| 宜川县| 福鼎市| 民乐县| 汶上县| 顺义区| 宜丰县| 谷城县| 元朗区| 辽阳县| 青阳县|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