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禮的終極奧義 (1)

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

——《史記·周本紀》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都不缺少讓人永遠記憶、傳承的人物,但不同的人卻用不同的手段把自己的名字銘刻在歷史的石碑上。堯、舜是以其仁義禮讓而萬世流芳;湯、武是以其功業而永垂不朽;桀、紂是以其暴虐而永載史冊,孔、孟是以其文化而彪炳千秋。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讓歷史記住了他們,而這其中有一個人卻不能被忽略。雖然他德行難比堯、舜;功業不及湯、武;文、治也不如孔、孟;但他卻以自己的吐哺握發的辛勞開創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以自己聰明睿智的頭腦制定了影響中國歷史兩千余年的禮制。他就是周公旦——一個數次放棄身登大位機會,卻忠貞不二,披肝瀝膽輔佐君王開創盛世的賢臣。

作為西周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在東征過程中實施的團結內部、各個殲敵、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并舉的謀略,及先弱后強的作戰指導,均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司馬遷把周公旦的事跡安排在世家第三,是因為按照國力排位,魯國不如吳國、齊國顯赫,這是沒有辦法的。如果不考慮國力,周公旦必排在第一位無疑。

周公旦,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亦稱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封地在周(今陜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武王死后又平定“三監”叛亂,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還政成王,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周公在當時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師,3年后平叛,并將勢力擴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為東都。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

周公旦為周朝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輔助武王得天下,代理成王治天下,參與了制定周禮,而且毫無野心。前兩條似乎是臣子的本分,算不上什么特殊功德。但是后兩條就不一般了,不是哪一個臣子都能做到的。

周公旦的第一大歷史功績就是輔助武王,翦滅殷商。在法周滅商的戰爭中,周公旦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人本是活動于今陜甘一帶以農業見長的部族。太王、王季時開始興盛。文王斷虞、芮之訟,征伐犬戎、密須,鞏固了后方,又越過大河,攻克黎國(今山西長治西南),進攻商王經常打獵的邗(今河南沁陽西北)。滅掉商的同姓國崇之后,在豐水西岸建立了豐邑(今陜西長安西北),以便東進。武王和周公幫助他們的父親——文王成了西方的共主,奠定了滅掉商朝的基礎。

殷紂王并沒有深刻認識到西方姬姓勢力發展的嚴重性,他對外征東夷,對內拒諫飾非,醇酒婦人,酒池肉林,把國內政治搞得一片混亂。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以周公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在召公、畢公等幫助下,在盟(孟)津觀兵,大會天下諸侯。這是一種進攻前的總演習,也是一種試探。

通過盟津觀兵,不期而會“八百諸侯”,奠定了武王牢固的盟主地位,說明周有能力組織強大的軍事力量發動滅商的戰爭。

盟津觀兵兩年以后,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分崩離析,曾想挽回商朝覆滅命運的忠臣賢王悉遭厄運,王子比干被殺,箕子被囚,微子逃亡,少師、太師奔周,紂王身邊只剩下一些奸佞小人。王室內人心惶惶,無人再敢出來規勸紂王。周武王認為伐紂滅商的時機已經到來。

公元前1043年,武王親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東向伐紂。出發前遍告諸侯重新會師于盟津,共同與商軍決戰。從鎬京出發的大軍,經渭河人黃河,浩浩蕩蕩,順利抵達盟津渡口。在這里,武王第二次大會諸侯。這次會合后的聯軍,既有同姓諸侯,也有西方和南方的羌、微、造、彭、濮、庸、蜀等部落方國的部隊。武王召開誓師大會,向聯軍發布了誓師令,歷數紂王”自絕于天”的種種罪行,宣布執行上天的旨意——懲罰紂王,伐商聯軍士氣旺盛,同仇敵愾,自盟津渡河后,乘虛而入,直奔殷都朝歌。

盟津會師,敲響了商紂的喪鐘。之后,經過了決定性的戰役——牧野之戰,聯軍徹底打敗了商朝軍隊,攻入了殷商國都朝歌,紂王走投無路,焚火而死,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牧野之戰是我國古代車戰初期的著名戰例,它終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統治,確立了周王朝對中原地區的統治秩序,為西周奴隸制禮樂文明的全面興盛開辟了道路,對后世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其所體現的謀略和作戰藝術,也對古代軍事思想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每一個朝代在剛剛建立時總會有一些人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戀上一朝。當然,周武王統一時也不例外,寧死不食周栗的伯夷和叔齊便是佐證。紂王是死掉了,可是對如何處置殷商奴隸主和上層貴族的問題,武王一時拿不定主意。他首先問姜尚。太公說:“我聽說,愛屋及烏。如果相反,人不值一愛,那么村落里的籬笆、圍墻也不必保留。”意思是不光殺掉殷紂,連敵對的殷人也不能保留,而要統統殺掉。周武王不同意。又找來召公商量。召公說:“有罪的殺,沒罪的留下。”武王說:“不行。”于是又找來周公。周公說:“舊帳就一筆勾銷了吧,無論是商朝的貴族還是周人的貴族,應當一視同仁。讓殷人在他們原來的住處安居,耕種原來的土地。爭取殷人當中有影響有仁德的人。”

周公這種給予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贊許。武王命令召公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關押的貴族;修整商容故居,并且設立了標志;讓閎夭培高王子比干的墳墓;命令南宮括散發了鹿臺的錢財,打開鉅橋的糧倉,賑濟饑餓的殷民。這一切措施都表明要反殷紂之道而行之,給受殷紂殘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爭取殷人。由于周公旦的不斷規勸,周武革命是一場相對溫和的革命,沒有濫殺濫砍,濫毀濫焚,使得殷文化遺產得到完好的保留。對殷紂的舊臣沒有實行“秋后算帳”,該任用的照舊任用。周武革命,除了滅掉了殘暴的紂王,幾乎沒有什么天翻地覆的顛蕩,一切照舊。這怎能不讓深諳歷史的孔子與司馬遷佩服得五體投地呢?

東征叛國,平定三監是周公旦立下的又一大功績。

滅商歸來,在鎬京武王同周公談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間的平原地帶建立新都,以便控制東方。武王戰勝殷紂的次年,天下統一之業尚未成功,由于日夜操勞,武王身染重病,群臣恐懼,周公虔誠地向祖先祈禱:“你們的元孫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們欠了上天一個孩子,那就讓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藝。你們的元孫某不如我多才多藝,不能侍奉鬼神。”祈禱以后,武王的病雖然有所好轉,但不久還是病故了。武王在臨終前愿意把王位傳給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并且說這事不須占卜,可以當面決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后,太子誦繼位,是為成王。

看慣了歷朝歷代那么多的兄弟間為爭奪皇位而相互廝殺,周武王和周公旦卻是那么地和諧,和諧得實在令人羨慕。

成王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孩子。面對國家初立,尚未穩固,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復雜形勢,成王是絕對應付不了的。武王之死使整個國家失去了重心,形勢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時處理問題的人來收拾這種局面,這個責任便落到了周公旦肩上。周公旦執政稱王,發揮了王的作用。這在當時是自然的事情。

周公旦怕天下人聽說武王的死后從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為處理政務,主持國家大權。管叔和他的諸弟在國中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訴太公望、召公奭說:“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國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沒法向我們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為天下之業憂勞甚久,現在才剛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為了完成穩定周朝之大業,我才這樣做。”于是終究輔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魯國受封。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卻洗一次頭要3次握起頭發,吃一頓飯3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賢人。你到魯國之后,千萬不要因有國土而驕慢于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西畴县| 安西县| 上高县| 灵川县| 舟曲县| 城固县| 五大连池市| 鹿泉市| 乌恰县| 临江市| 兴宁市| 苗栗县| 高碑店市| 威海市| 邢台县| 长垣县| 富顺县| 淳化县| 高台县| 莱芜市| 互助| 龙岩市| 松阳县| 葫芦岛市| 鄂伦春自治旗| 维西| 镇安县| 修武县| 叶城县| 南溪县| 英吉沙县| 西畴县| 平舆县| 吐鲁番市| 高碑店市| 长垣县| 绥阳县| 灌云县| 梁河县| 上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