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持強守弱的策略 (2)

兩人在用人都有優勢的一面和劣勢的一面,劉邦優勢的一面體現在比項羽更老辣,更懂的人心需求,通達人情世故,并且善于驅使駕御人才為己所用,多方面的利用一切辦法拉攏利用人才。劉邦也善于給人才發揮的空間,并對其控制在自己的利益范圍內。劉邦劣勢的一面體現在慢而少禮,多疑猜忌,使得不少賢能之士,好禮之士,道德高尚者,清談名流者不肯效勞,而猜疑亦使其手下離心背德。

劉備與項羽的用人手段各有優劣,各有其稱贊的一面,亦有其不足的一面。總體說來劉邦的老謀世故略勝項羽的血氣方剛,最大的利用了人才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而遏制了人才對自己不利的一面。

正如劉邦在當了皇帝后,于洛陽召開的慶功會上對群臣所說:“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之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嫉賢妒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眲钫f:“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保ā妒酚洝ろ椨鸨炯o》)。

從劉邦的評價中不難發現,在劉邦的眼中,張良的綜合才能和天賦應該是三人之中最高的,才能評價最高。但高祖在開國大典中封賞蕭何時,曾力壓群臣,把蕭何封在功臣中的首位,“漢五(前202年)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边@引起了武將們的不服,他們嚷嚷:我們“被堅執銳”,“攻城略地”,“多者百余戰,少者數十合”,“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劉邦對眾將做工作說:你們知道打獵嗎?大伙兒說知道。又問,你們知道獵狗嗎?說知道。劉邦說:打獵時,追殺獵物的是獵狗,發現獵物蹤跡指揮獵狗追殺獵物的是獵人,你們這些武將們,就是“功狗”,而蕭何是“功人”。眾將啞口無言。于是賜蕭何“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他說其他功臣都是“獵犬”,惟獨蕭何堪稱“獵人”,這個評價是非常高的,因為在整個大漢立國戰爭中,劉邦才是終極意義上的“獵人”,其他人甚至也包括蕭何,都是“獵犬”,現在獵人劉邦稱蕭何也是“獵人”,表明劉邦在做多方面的權衡之后,依然認定,蕭何對大漢立國的貢獻最大,而且是諸位功臣中最具綜合才能和戰略能力的大家。

在劉邦“為布衣時”,蕭何“為沛主吏掾”,經?!白o高祖”,高祖為“亭長”的鄉里小頭目時,蕭何作為縣里的官吏,是劉邦的上級“領導”,按官場常規,蕭何在此時的劉邦面前應是拿出小官僚常有的端著架,沉著臉,擺點威風,過點小官癮那種作風,然而蕭何不,他對下級劉邦是“常左右之”,當劉邦為秦朝服繇役時,“吏皆送錢三,(蕭)何獨以五”。這既是蕭何的厚道熱腸,又應是另一種程度上的慧眼識人吧。

蕭何對劉邦的忠誠,還表現在他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劉邦身上。秦末劉邦在沛縣初起兵時,蕭何和曹參積極擁護配合,擁立劉邦為沛公。劉邦登基后,在評功大會上講話,不無感激地說:“諸君獨以身隨我,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笔捄蝿訂T了家族中數十人追隨在當時看來事業“行情”并不看好的劉邦,在秦朝“偶語《詩》《書》棄市,以古非今者族”的嚴酷現實前,蕭何作為秦朝的小官吏,敢于率眾親族支持和追隨劉邦造反,那罪名豈止是“棄市” “滅族”就能了得!可見蕭何對劉邦的忠心已到了何種地步。

面對開國第一宰相的寶座,張良盡管功高才大,也不敢去坐,因為他知道劉邦的心思,只有讓蕭何坐了這寶座,劉邦才最放心。

蕭何不僅忠誠于劉邦,也善于迎合劉邦。漢八年(公元前199年),劉邦東擊韓王反叛余部于東垣,蕭何在京為劉邦大規模營造未央宮。劉邦歸來,見宮闕甚壯,怒,謂蕭何曰:“天下匈匈苦戰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蕭何回答說:“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蕭何的意思是,讓后代帝王的宮殿規模不能超過劉邦,此種迎合,當然使劉邦轉怒為喜。

眾所周知,劉邦擁有韓信這一員大將那也是拜蕭何所賜。韓信懷曠世之奇才,并沒有獨樹一幟,揭竿而起反抗暴秦,而是擇木而棲。

韓信年輕時常在他人家里寄食,被人瞧不起,甚至受過胯下之辱。秦末農民起義,韓信抱著遠大志向,先后追隨項梁、項羽,提出過許多合理化建議,但得不到他們的采納和重用。秦朝滅亡后,項羽依仗著自己手中軍事實力的強大,背信棄義,把劉邦攆到漢中去做山大王(漢中與陜西關中之間有秦嶺作為天險,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劉邦和他的軍隊困死在漢中)。這時候,郁郁不得志的韓信逃離項羽,帶著“治國、平天下”的妙計,到漢中來追隨劉邦,希望能得到劉邦的重用,并幫助他奪回天下。

誰知道,韓信在劉邦這兒也不好混,有一次,他和幾個不得志的軍士喝醉了酒、犯了法,差點被殺頭。多虧夏侯嬰看他儀表不俗,出口振振有詞,才免去他一死,還上奏劉邦,將他提升為都尉。使韓信有機會接觸到劉邦的重臣蕭何,引起他的關注,蕭何有心向劉邦推薦韓信,但要把韓信從都尉推薦到領軍肯定需要一段時間。當時,很多將士看到劉邦這里沒有多大希望,就逃離漢中,到別處去發展。有感于此,暫時沒有機會干大事的韓信干脆也來個一走了之。

蕭何得知后,大吃一驚,放下手中的繁忙公務,親自去追趕韓信,甚至來不及向劉邦打個招呼。蕭何不辭辛苦,一路問,一路追,一直到天黑還沒追上韓信。正想休息一下,他忽然遠遠望見有個人牽著馬在寒溪河邊來回溜達。蕭何快馬加鞭,大聲喊著:“韓將軍!韓將軍!”他跑到寒溪河邊,下了馬,氣呼呼地說:“韓將軍,咱們總算一見如故,夠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說一聲,就這么走了?”韓信仍不吭氣。蕭何又說了一大篇勸他回去的話。這時候,夏侯嬰也趕到了,兩個人苦苦相求,韓信只好跟著他們返回漢中。

蕭何把韓信追回來之后,劉邦問蕭何:“將軍都跑了不下十個,你不去追,卻偏偏去追這么個小都尉呢?”蕭何說:“那些將軍都容易得到,而韓信是當中最杰出的人才,跑了就沒有第二個了,大王如果想打天下就要有韓信!” 劉邦只這么聽蕭何一說,就建了個拜將臺,于是就成就了豐功偉績的韓信。

這說明,劉邦之所以得天下之原因,在于用人。至于用什么樣的人,當然是用能人。如張良、蕭何、韓信懂政治、懂軍事、懂經濟,是漢初三杰,皆能忠心耿耿為劉邦所用。正如《史記·淮陽侯列傳》所云,劉邦問韓信自己能領多少兵,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將10萬”。劉邦說:“于君何如?”答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眲钌颇苡萌?,能集中能人的聰明才智,為己所用,實在了不起。

劉邦看中韓信,奠定了他最后奪取勝利的基石,也給與了韓信施展才華的機會,從而造就了中國數千年封建史冊上一代名將的風采。而其中的艱澀、離奇又難以為常人所理解。

劉邦一心想取得天下,卻苦于軍事才能平庸,同勇猛異常的項羽屢戰屢敗。韓信的到來,使他具備了戰勝項羽的條件。但是韓信一旦功高震主,又給劉邦的地位造成威脅,這就給劉邦形成了一塊心病。就是在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下,劉邦一方面利用韓信出眾的帥才,不斷打勝仗;另一方面卻只給韓信執偏師,自己始終不離開主戰場。韓信率師明修劍閣、暗渡陳倉,破“三秦”后,劉邦只讓韓信帶少量人馬,攻打趙國、齊國,自己率主力與項羽交戰。這樣,一面是韓信屢戰屢勝,勢如破竹。一面是劉邦屢戰屢敗,連老父、妻子都被項羽虜獲。

公元前205年,劉邦在成皋失利,與蕭何逃往修武的韓信及張耳大營,這是劉邦最脆弱的時刻,如果韓信有異心,自立或者擒殺劉邦投降項羽,劉邦其人從此消失。所以,劉邦“自稱漢使,馳入壁。張耳、韓信未起,即其臥,奪其印符,麾召諸將易置之。信、耳起,乃知獨漢王來,大驚。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信為相國”——以高官厚祿穩定韓信,隨后調集軍隊攻擊齊國。在韓信有自立苗頭,以“假王”邀功試探劉邦的反應時,劉邦先是大怒,其后在張良和陳平的暗示下,漢王馬上轉變口風:“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并命張良前去授封韓信為齊王。

垓下大會戰,韓信布下十面埋伏,大敗西楚霸王,逼得項羽烏江自刎。劉邦這樣做,很有他政治上、軍事上成熟之處。一方面,他始終不離開統帥的位置,這就鞏固了他在漢軍中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他又借韓信卓越的軍事才能把項羽打敗,還不時給韓信出些難題,讓韓信聽憑宰割。

任何時代的領導都要學習的才能:善將將。給他一個職位和權力,讓他最大限度地發揮才能,才是一個領導最高明的地方。事必躬親的領導,肯定沒有雄才大略。項羽過分地夸耀個人的力量,重視自身的虛榮,而不懂得政治領袖更需要的是發現和領導人才。一旦出現緊急狀況,無法調動旁人的力量來解決問題。而劉邦則深諳此道。由于用人有方,故四方賢士武將前來投靠,甘愿為他效勞,從而形成了一個以劉邦為首的中堅集體。故而使劉邦能由小及大,由弱變強,五年一統天下,創建雄漢之偉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始兴县| 丽江市| 定陶县| 洞头县| 西乌珠穆沁旗| 雅安市| 宁明县| 五指山市| 临邑县| 武强县| 武川县| 车险| 三原县| 报价| 锦州市| 甘孜| 镇原县| 阿图什市| 余江县| 鸡泽县| 隆安县| 拜城县| 泰州市| 江津市| 铜陵市| 延边| 定陶县| 平谷区| 漯河市| 旅游| 汝城县| 茂名市| 喜德县| 门头沟区| 息烽县| 遂溪县| 新平| 久治县| 宜宾县| 滨海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