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香囊門”風(fēng)波,最后被攆出大觀園的,是那些唱戲的“小妖精”。
當(dāng)初賈家大小姐衣錦還鄉(xiāng)省親,賈薔奉命“下姑蘇聘請教習(xí),采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等事。”
在姑蘇采買的女孩子,一共十二個,不但會唱戲,而且還會吹拉彈撥樂器,在賈家大小姐省親演出時,“一個個歌有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tài),雖有妝演的形容,卻做盡悲歡的情狀。”
那些女孩子,按照當(dāng)時習(xí)俗,戲曲“明星”的藝名一般都叫“某官”,她們分別為:文官、芳官、藕官、蕊官、藥官、玉官、寶官、齡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統(tǒng)稱“十二官”。
古時候,藝人的地位極底,“優(yōu)娼皂卒”,屬于下流職業(yè),極受鄙視。“優(yōu)”,便是戲子。不像現(xiàn)在,做藝人的,風(fēng)光無限,受著許多粉絲追捧,就是二三流歌手,張張嘴巴,動動嘴皮,就能出入有小車,喝香喝辣,成為人人羨慕的“率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
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十年河?xùn)|,十年河西。
那十二個女孩子,屬于賈氏公司的私人小戲班的戲曲演員,是淤泥中的草芥,主人屋里的貓兒狗兒,籠子里養(yǎng)的雀兒,連身份地位低下的趙姨娘也看不起她們,罵:“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貴些。”
后來發(fā)生國喪,則當(dāng)朝老太妃薨,家中按禮儀要禁止娛樂活動。所以,戲班自行解散。但是多數(shù)美媚們不愿離開賈府,因?yàn)榛厝ミ€是要被家人賣掉,或者本身已經(jīng)無家可歸,還不如留在賈氏公司里當(dāng)丫鬟,倒落得衣食無憂。
這些“文藝工作者”,戲曲“明星”中,個性最鮮明,最出彩的,莫過于芳官。
芳官脾氣倔強(qiáng),她的干娘克扣她的月錢,還用剩水給她洗頭,芳官不服氣,便和干娘頂撞起來,后來干娘勾結(jié)趙姨娘等人害她。
她給趙姨娘罵:“這屋里連三日兩日進(jìn)來的唱戲的小粉頭們,都三般兩樣掂人分兩放小菜碟兒了。若是別一個,我還不惱,若叫這些小娼婦捉弄了,還成了什么了?”
伶牙俐齒的芳官針鋒相,頂撞著:“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罷咧!這是何苦來呢!”
結(jié)果趙姨娘惱羞成怒,沖了上前,狠狠地給她幾個耳刮子。
芳官便撒潑起來,哭鬧著,滿院子打滾,以死相脅。藕官、蕊官、葵官、豆官聽見后便一齊來幫芳官,五個小戲子,同氣同聲,一齊圍攻趙姨娘。豆官先便一頭,幾乎不曾將趙姨娘撞了一跌。那三個也便擁上來,放聲大哭,手撕頭撞,把個趙姨娘裹住。
趙姨娘狼狽不堪,沒了主意,只好亂罵。
蕊官,藕官兩個一邊一個,抱住左右手,葵官,豆官前后頭頂住。
而芳官呢,則直挺挺躺在地上,哭得死過去。
人家趙姨娘,可是賈氏公司最高領(lǐng)導(dǎo)人賈母,最寵愛的兒子賈政老爺?shù)男±掀拍模彩琴Z寶玉先生的小媽,賈家三小姐賈探春的親媽。
“香囊門”事件后,皆因王夫人同志要趕盡殺絕,一句話:“唱戲的女孩子,自然是狐貍精了。”并下令,分到各處那些唱戲的“狐貍精”們,一律不許留在園內(nèi)。
“紅樓十二官”,終于如柳絮隨風(fēng)飄蕩;如飛花逐水流:菂官早就死了;齡官,寶官,玉官不愿留下,出去了;芳官不甘心被干娘買賣,尋死覓活的,爾后,“從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圓心,各自出家去了。”
其他幾個“官”,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