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西裝店。
父親的多變,讓柳井正時常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無法想象。
傳統的西裝經營雖沒有掙到足夠豐盈的鈔票,但也算是站穩了商業腳跟。此時,柳井等又悄悄地把目光瞄向了建筑業。這是兩個毫不相關的行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他究竟能不能做好這一完全沒有涉足過的行業,還是個未知數。然而,柳井等卻依然選擇了冒險一把。
此時的柳井正已經上中學了。柳井等也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在人生的中年還敢于選擇冒險一搏,著實需要無比的勇氣。日后的柳井正,在將優衣庫發展到如日中天之時,也敢于在蔬菜行業小試身手,和其父親當時的所作所為極為相似。
難得的是,誰也沒有預料到,柳井等在建筑行業竟然做得風生水起,甚至遠比西裝店的生意要紅火很多。這么一來,柳井等就變得異常忙碌,無暇兼顧多項生意。在日本,人們把這樣的公司稱為“土建公司”。為了能有更好的生意,在柳井等的日程簿上少不了迎來送往的應酬。讓柳井正印象最深的是,那段日子中他很少見到父親的面。每個夜晚,還沒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柳井正已然沉沉地睡去。而當他第二天一覺醒來時,父親早就出門工作去了。
做建筑業,不同于自給自足的西裝店經營那般清閑。但既然開了建筑公司,不論有多少困難,都得硬著頭皮頂上去。從不斷開會、不厭其煩地商討方案到最后決策,這樣的經商方式一改柳井等受到的傳統思維灌輸下的經營理念,成為了他生活的全部內容。柳井正自然懂得父親的艱辛。有一次,他無意中聽到父親說:“如果我早一點從事建筑行業的話,說不定就能比現在的西裝店要辦得成功呢!”這句話,在現如今品味起來,似乎正是柳井等對傳統經營模式的一種自省。
做夢,就要做大一點!
從事行業的改變,使柳井等完全改變了行事風格。因為整天需要和政客們以及各個公司的老板打交道,柳井等逐漸養成了寵辱不驚的性格。任何事情到了他的手中,他都能夠從容不迫地處理,直到呈現出最完美的狀態為止。這一點,對日后柳井正經營優衣庫的影響非常大。
可以想象,柳井等為商場上的成功付出了怎樣的辛勞。作為一個傳統的日本男人,一個正常家庭的精神與經濟支撐,他隱忍面對一切經營上的磨難。在日本,男人的地位高低往往取決于家庭收入的多寡。男人的家庭地位問題,體現出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即表象和內在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丈夫或父親是家庭中最重要的收入獲得者,一旦無法正常供養整個家庭的日常開銷,必會在某種程度上招致家人的抱怨,甚至蔑視。不管這樣的價值觀正確與否,柳井等身在其中,必定深受這種思想價值觀的影響。他是從傳統價值觀中走出來的商人,即便現如今獲得了如此成功,也終歸在思想上沖破不了這個牢籠。
其實,并不是說柳井正的母親和家庭對柳井等施加了多么大的壓力。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在于,整個日本文化的傳統價值觀念即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人們都是在這種價值觀中被洗刷下來的一粒粒稻種,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中將繼續將這一價值基因遺傳下去。一代代這樣生活下去,沒有多少人會覺得這種分歧有什么不對,相反他們還把這視為“主流文明”的體現。家庭殷實的日本男子,常會因此感到無比自豪,自己的辛苦打拼換來了一家老小的生活滿足,這在更大程度上體現出了自我價值的崇高性。相對于某些男人終日忙碌卻一無所獲,或者正常時間下班就準時到家,會被妻子認為是在事業上沒有出息,不能和上司和同僚搞好關系的人的體現。
為此,正處于青春期的柳井正能在正常作息時間內見到父親一面,的確顯得彌足珍貴。
而柳井等并沒有把在工作上溫綿如水的作風順勢帶到家庭中來。他把工作和家庭分得很清楚。在員工面前,他是一個好老板。但在兒子面前,他則是一位嚴父。柳井等對柳井正的要求極為苛刻,甚至每一件事情都要求做到近乎完美的地步,也許這正是一個傳統日本男性,身為父親,對兒子本能的一種教育要求吧。柳井正青春期的反抗情緒也因此而滋生,只是他還不敢在父親面前耍脾氣,否則招來的一定是一頓責罵。
柳井等的應酬越來越多,回家也就越來越晚。尤其是在喝醉后,柳井等常常會把兒子叫到身邊。有時因為一點點的小淘氣而遭到父親的嚴厲訓斥,讓柳井正想找個地縫鉆下去。為了避免父親的頻繁責罵,柳井正會聰明地在父親回家之前就鉆進被窩,即便是躺在床上瞪著眼睛數幾小時的星星,也好過被父親訓斥10分鐘。
在他的成長記憶中,柳井正似乎依稀記得父親那片刻的溫柔,他甚至懷疑自己是發自內心接受過這樣的一位嚴厲的父親,直到噩耗傳來的那一刻。
父親的西裝店創辦于1949年,它和柳井正同歲。誰也沒料到,1984年,柳井正家庭里的那座雄偉的大山會突然崩塌。柳井等因為腦溢血而倒下,這個打擊無疑是致命的。
這就意味著,柳井等再也沒有能力和精力去經營建筑業和西裝店了,家里的一切重擔都要順勢交到柳井正的手上。盡管已過而立之年,柳井正從心理上卻根本就沒有做好要承擔這一切重任的準備。
命運的拐點忽然提前到來,落在了柳井正身上,他別無選擇。毫無疑問,他必須承擔起父親留下來的這攤子事情,更何況這根本不是一個爛攤子。一夜之間,柳井正從一個專務董事變身為董事長,柳井等則退到了會長的位置上。
從此以后,柳井正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人生。一直到1984年的6月,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優衣庫店面誕生了,這才標志著柳井正終于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對柳井等來說,他從學徒工到自己在建筑行業的如魚得水,真正找到適合自己的經商方向也花去了數年的時間。顯然,柳井正對父親留下的事業并沒有太多激情,他一方面是迫不得已上任的,另一方面卻還在極力地去尋求自己的興趣點,以探索出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雖然父子兩個人之間存在著重重隔閡,但心靈的溝通勝過了一切言語的表達。
和很多在被父親打罵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一樣,柳井正在走向自我人生之時,才真切地體會到父親那份近乎苛刻的成長要求背后,蘊藏了多少的父愛。他內心對父親是充滿感激之情的,雖然他從來沒有明著表達過自己的感情。日本男人內斂的性格讓他不善于用言辭來說出自己的感受,甚至是在父親與世長辭之際,柳井正都沒有把憋在肚子里的話說出來。
在柳井正接手了西裝店并經過數年努力,讓轉變后的優衣庫成功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后,他把這一喜悅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了父親。此時,柳井正半帶著炫耀的心情,他要證明給父親看,雖然兩個人走的道路不同,但自己卻依舊獲得了成功。也許只有打敗父親,才能證明兒子真正意義上的長大吧。
老父親在聽到這個消息后,只在人世間逗留了5天,便與世長辭了。
柳井正再沒辦法知道父親是不是已經把兒子當成了驕傲。逝者已去,留給柳井正的只有一片欷歔的父子之情。父親在人世間走過了79個春秋,柳井正卻僅僅讓他為自己高興了5天,這成為了柳井正最大的心結。
回想自己的青春年少,正處在叛逆期的柳井正,把父親推行的所有管教完全視作牢籠般的束縛。柳井正渴望著自己能夠得到多一些的自由,但越是渴望的東西,就越不容易到手。這也讓這個小正太在此后長達數年的時間里度過了一段漫長的煩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