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紀念青木昌彥
最新章節: 對青木教授演講的評論
2015年7月,一直關注中國經濟發展并致力于推動比較制度分析與經濟學交流的青木昌彥教授不幸因病辭世,為紀念和推動青木昌彥的學術思想研究,我們特將相關學者的言論編輯成書。開篇青木昌彥本人的文章《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比較經濟學觀察》。運用比較經濟學方法,從供給面分析哪些因素決定或影響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的機遇。通過對中日韓三國的比較分析,青木昌彥指出,過去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人口紅利和勞動力從農業部門向城市部門轉移的庫茲涅茨效應,在未來不再能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源泉,這是新常態面臨的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也是成功發展的結果。錢穎一教授對青木教授推動建立的“比較制度分析”方法的演化發展進行了梳理,對他的學術貢獻進行了全面的介紹。斯坦福大學教授星岳雄,介紹了青木教授如何將主流經濟學理論應用于分析日本經濟,解釋日本經濟的特殊現象,既推動了日本經濟學研究的一般化,還推動了一般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他又如何將比較制度分析方法應用于對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經濟分析。車嘉華教授認為青木教授的學術生涯經歷了三個階段:最初是研究日本的體制,到2001年,他又對比較制度有一個整體綜合的分析,然后到生命的后階段,通過對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辛亥革命的比較,更多地投身于從理論上探討和分析制度變遷而非制度本身。黃少卿的文章回顧了青木教授的學術研究歷程,概括了由他所開創的比較制度分析的核心思想和他在這個領域的貢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6-08-12 12:10:09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