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讓心亮堂的燈
書名: 盛世的竹籃作者名: 劉半江本章字數(shù): 2065字更新時間: 2007-08-20 17:53:55
按理說東莞的盛夏比南塘要熱很多,由于一場臺風接著一場臺風的緣故,盛夏就熱那么幾天,沒有感覺就過去了,像期盼熱烈的少婦遇到了看似強壯實際很尷尬的男人一樣。
秦有雨有意讓我和她同居,被我婉言拒絕了,她知道我的心中裝著林青青。
不錯,對于秦有雨只能說是喜歡,她替代不了林青青的位置。我也試圖忘記林青青,但不能,甚至有一次晚上和秦有雨在一起的時候喊出“青青”。我知道在感情方面我走不出來了,跟武俠小說里中了毒箭一樣,必須要有一丸解藥,這解藥不在我手,不在秦有雨手里,也不在林青青手上,說不清楚在哪里。
由于我有意地敷衍和冷落,在英國的林青青的短信少了,說也奇怪,短信越少越思念。八月看巧云,有時一個人在晚霞滿天的時候,選擇一塊高地,眺望著西方,那纖纖移動的窈窕彩云是不是林青青?看著看著,我的眼睛濕潤了,彩云也隨之模糊。
在公司的演出部干了不到兩個月,演出部主任夏沖有意留我,被我直接拒絕。在演出部我干的是類似跑龍?zhí)椎南掠蔚幕顑海s七雜八,收入也不高。雖然可以一飽眼福,看多了就厭煩了,都是那幾件東西。
回到了文化藝術(shù)部,最高興的是王家寶,他說我來了他就可以輕松多了,以后他要讓賢,這個主任位置讓給我。有時候他仍然叫我替他取包裹,取包裹后他就請我一頓,我也很樂意。
在忙部里業(yè)務間隙,也和秦有雨一起四處聯(lián)系業(yè)務,但收獲甚微,感覺東莞像個魚塘,網(wǎng)下多了,每網(wǎng)的魚自然就少了,必須另辟一條道路,也許有洞天的景色。
“有雨,你上次不是說塘廈那邊有一項業(yè)務嗎?”我問,心里總感覺塘廈是我的福地。
“是啊,上次去的時候公司的老總?cè)ケ睔W去避暑了,有一個多月沒有聯(lián)系。”秦有雨今天打扮得很性感,緊身的西瓜綠雞心領(lǐng)衫和牛仔褲烘托出她玲瓏小巧的身材,一點也看不出她曾經(jīng)是結(jié)過婚的女人。
“公司主要是做什么的?”我問。
“是從事燈飾制造的。公司名字叫森林螢火燈飾股份有限公司。她們公司的各種燈具有一萬多種,大到廣場巨燈,小到鑰匙鏈燈。我到她們公司去看過,有地磚燈、吸頂燈、埋地燈、花園燈、護欄管燈、各種水底燈、噴泉燈、仿古臺燈、像掛毯一樣的壁燈,簡直是燈的海洋。”她津津樂道。
“森林螢火?哈哈,很有詩意的名字,有老總的電話嗎?”我問。
“我們只見面兩次,沒好意思要,我的號碼給了她。”她說。
“投資商是哪里的?”我問。
“是港商,老總是女的。”秦有雨說。
“我們現(xiàn)在就去,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現(xiàn)在東莞天氣漸涼,也許她避暑回來了,好嗎?”我征求她的建議。
“好啊,聽你的,你是男人,也許和她更能談得來。”她說。
“不會吧?應當說你們女人之間更有話題,心心相通。”我瞅了她一眼。
還是東莞到塘廈那條道路,重復走了多次,每次走過我腦海中都浮現(xiàn)出林青青。路邊的風景吸引不了我,我用手支撐著混亂的頭,淡淡的憂傷充滿我的眼睛。
“又想她了?”秦有雨溫柔地說。
“沒有。”我不想傷她的心。
“騙我。”她說。
“你說騙就騙吧。”我無可奈何地說。
“你的眼睛告訴了我。”她把身子靠在我身上,頭枕在我的肩上。
東莞是國際加工制造業(yè)重鎮(zhèn),工業(yè)區(qū)的廠房一眼望不到邊。不像康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路邊,森林螢火燈飾股份有限公司在工業(yè)區(qū)的深處。公司門口有兩棵相擁的參天雪松,雪松后面有一塊巨大的長方形廣告牌,廣告牌上寫著:心亮了,燈亮了。廣告語如溫煦的陽光,想必每一個來訪者都有這樣的溫馨感覺。
真巧,大門保安告訴我們公司的老總在家。登記后,我們快步走進公司像船一樣造型的辦公大樓。
接待小姐把我和秦有雨引進老總的辦公室。
辦公室很寬敞,一邊是柳編工藝沙發(fā),一邊擺放著十幾盆名貴花草,花草清香撲鼻,洗心革面。
四十多歲的女人年齡最難估計,生活好些,心情好些,打扮好些,冒充三十歲也看不出;反之,也能看出五十多歲來。老總的年齡給我的感覺在四十歲左右,圓臉,皮膚白皙,笑容可掬,有大姐姐的形象。
“來了。”她沖著秦有雨招呼。
“又來打擾了,這位是我的搭檔,我們公司的業(yè)務員趙欣鑫。”秦有雨介紹說。
“哦。”她伸出削如蔥的手,手腕上有一串染色的珍珠手鏈。
她的手很涼。有一種說法是手涼心熱。
“老總好。”我說,哎喲,秦有雨沒有告訴我老總的名字。
“看樣子你也不是南方人吧?”她問。
“我是江淮之間南塘人。”我說。
“是南塘人?我們隔壁,我是阜陽人,咱們是老鄉(xiāng)啊。”她看上去很高興。
“現(xiàn)在阜陽還有親人嗎?”我問。人家現(xiàn)在是香港人,也許祖籍是阜陽的。
“有啊,父母姐妹都在阜陽。”她說。
“你從小在阜陽長大的嗎?”我問。
“是啊,我還在阜陽工作過呢,在阜陽孺子牛外貿(mào)公司工作三年。”她說。
真的是老鄉(xiāng)。
“康總,我們是生意怎么樣?”秦有雨問,原來她姓康。
我佩服秦有雨的機靈,在這個時候問,正是時候。
“我們公司每年需要印的畫冊畫頁很多,原來有一家老的客戶,生意做久了,就不講究質(zhì)量了。前不久他們把我們的彩頁印得一塌糊涂,我正想找一家新的公司來制作。”她說。
聽她的話,我覺得生意更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