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過去了,當譚文韜成為一名炮兵班長并且成為李某與他人一比高低的一張重要王牌的時候,李建武越來越慶幸當初選中了這個好苗子。譚文韜不像他老爹表現得那樣老謀深算,但也可以稱得上深思熟慮了,勤奮自不必說,堅韌是更重要的品質,正是憑借勤奮和堅韌,一次又一次地創造了榮譽,不僅使李建武多出了許多揚眉吐氣的機會,也使他本人成為全團排名第一的“干部苗子”。按照部隊傳統的經驗,一個干部苗子,如果經歷了一年到兩年的考驗,只要不出紕漏,各項工作能夠保持到應有的水準,這個“干部苗子”一般來說是提定了。譚文韜在這幾年中,紕漏當然是沒出半點,訓練標兵的名聲卻與日俱增。個人野外地形考核是本軍第一,所帶領的班在軍區炮兵戰術技術考核中兩次奪魁。
當然,要是讓李建武鑒定,譚文韜的表現還是不盡人意。就在前不久的一次比武中,李建武還將譚文韜臭罵了一通。那次是全軍區炮兵三十一個基準班參賽,遇到的對手又是前所未有的強硬,可以說群英薈萃強手如林。尤其是軍直炮團的凌云河,像一匹黑馬平地蹦出來似的,一套班戰術玩得花團錦簇滴水不漏,個人測距離確定目標點,兩千公尺的距離上,誤差居然只有七十厘米。還有獨立師一團的常雙群,個頭倒是不高,充其量也不過是一米六五的樣子,按譚文韜的想法,這樣的小矮個都不配當班長,光這形象就有損軍威——且慢,人不可貌相,那家伙個頭是小了點,可是往炮場上一站,那精神氣就呼呼地往外冒,小個子也像是升華了尺把高,小紅旗一舉,那個班的魂就凝聚在一起升到了半空中,撲向炮位那一瞬間,氣勢洶洶翻江倒海。案頭作業這小子也大出風頭,性能諸元修正要領倒背如流,確定表尺射向精度速度令操炮多年的老炮手嘆為觀止。誰也沒有想到,綜合第一名最后竟讓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個子奪了去。
按說強手對陣,能跨上前三名的位置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可是李建武卻大為惱火。當然,李建武的惱火除了譚文韜丟了第一以外,更重要的還在于連第二名也爭得不地道,后面還跟了個尾巴,而這個尾巴居然還是本團的另外一個班安上的。
一營一連的劉海文平時一直都是屈居在譚文韜之下,每次見到譚文韜都是恭恭敬敬地喊譚老一,一副不顯山不露水的晚輩相,誰知這一次也出人意料地從刺斜里殺出來,奪走了兩個單項第一。最后幾項譚文韜穩打穩扎,好不容易才同劉海文打了個平手,兩個班總分并列第二。這就難怪李建武大為不滿,甚至氣急敗壞了。
凱旋回來之后,團首長們都是歡天喜地,親自到團部大門外迎接,又是祝捷又是慶功。可是一回到營里,剛剛在團里被烤熱的臉,迎頭撞上的就是李副營長的冷屁股。譚文韜給他敬禮他只當做沒看見。
等參賽分隊進了營房,李建武便將譚文韜叫到營房后面的菜地埂上,沉著臉好長時間一言不發,再發言就很刻薄——“臭什么美,你以為團首長是在歡迎你們的嗎?那是歡迎劉海文呢。人家劉海文前年在軍區拿的是第九,去年拿的是第六,今年跟你一個球樣,拿的是并列第二,明年就該拿第一了。人家是在上升。你小子倒好,前年拿第一,去年拿第一,今年卻拿了個球第二,而且還是并列的,我看你明年就該拿第五第六了,什么玩藝兒?”
譚文韜不痛快地說:“副營長你話也不能這樣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好馬也有失蹄的時候嘛。我們要不是定點的時候栽了跟頭,那第一還不是我們的?”
李建武回首乜了譚文韜一眼:“嗬,說得輕巧,你小子還挺有大將風度的呢。好了,外單位的那幾個都先放下,什么凌云河也好,常雙群也罷,那都是你明年要對付的,眼下,要緊的是要盯緊劉海文。在本團范圍內,你可不能讓別人占了先,旗子是怎么丟的,你還怎么給我扛回來。”
李建武說的“別人”明里是指劉海文,再往深里去,潛鋒所指還是劉海文的連長楊武。
李建武當連長的時候,二營一連和一營一連就是老對手,歷次比武就是這兩個連隊爭來斗去,不是你先我后,就是我一你二,始終旗鼓相當。可是在調整干部的時候,一營一連連長楊武直接從連長的位置上蹦為營長,而老李的營長前面卻很多余地加了個累贅——“副”的,這就使李建武心里老大的不痛快。自從兩年前譚文韜的一班在軍區一舉奪魁,第二年又蟬聯冠軍,李建武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悶氣,心想狗日的團基準連總算輸給了二營基準連,這下好了,讓團里的那些官老爺們擦亮眼睛看看,究竟誰才是本團的基準連,光看編制序列那不能作數,軍區專家裁定的成績那才是權威。什么叫基準?最好的才能算是基準。豈料天有不測風云,剛剛得意了不久,譚文韜又整了個第二回來。更讓李建武七竅生煙的是,老對手一營一連一班也并列了個第二。癩蛤蟆趴在腳背上,不咬人也膩歪人。
在本團官兵中有一個說法,說連長比武,班長比文。意思是比來比去,連長比的就是一營一連連長楊武和二營一連連長李建武,班長比的就是楊武的一班長劉海文和李建武的一班長譚文韜。更有一種說法,說是不出十年之內,炮團就是楊武或者李建武的天下,不出二十年之內,炮團就是劉海文和譚文韜的天下。譚文韜和劉海文都是干部部門備案的干部苗子,而且是靠前的“苗子”。他李建武在炮場這個園地里老農般地培植了好幾年,就是希望把譚文韜頭上頂著的“苗子”二字早日薅掉,成為一名貨真價實的炮兵干部,并且能夠遠遠地甩掉劉海文,從而甩掉在屁股后面緊追不舍的楊武。如今譚文韜平給了劉海文,也就是他李建武平給了楊武,他能不上火嗎?
惱火歸惱火,李建武的一著棋還是要押在譚文韜的手上。
不久,部隊就開進山里冬訓了。李建武雖然是營里分工的駐點首長,但其實他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是放在基準班一班的身上。部隊硬不硬,全靠兩頭說話,一頭是最好的,一頭是最差的,當了七八年的基層干部,李建武對這一點還是很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