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6章 聯邦憲法(5)

  • 論美國的民主
  • (法)托克維爾
  • 4882字
  • 2013-08-02 20:12:37

這樣,問題就會很容易得到解決,因為在這樣的國家里,司法權限跟國家主權根本沒有牽涉到一起。

然而在美國,在州的最高法院和聯邦的最高法院之上不能設立一個既不屬于前一系統,又不屬于后一系統的仲裁法院。

因此,在這兩個法院里,必須有一個法院有權自行斷案,還要有權受理或拒絕受理案件。但是不能將這項特權授予各州的法院。如果把這種特權授予各州的法院,那么就等于聯邦政府的主權已經受到了侵害。一旦州的法院獲得憲法解釋權后,以前被憲法的有關條款奪去的那部分獨立性就會很快恢復。

聯邦最高法院開庭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是為了防止各州的法院各行其是地決定有關全國的利益的問題,并建立一個統一解釋聯邦法律的司法仲裁機構。如果各州的法院能把原本屬于自己管轄范圍之內的案件推托出去,并說它是屬于聯邦管轄范圍之內的,或把原本屬于聯邦管轄范圍之內的案件硬說成是屬于自己管轄范圍之內的,那么這個目的是無法達到的。

因此,聯邦的最高法院有權解決與法院的管轄權限相關的所有問題。

這對州的主權來說是一個最為嚴厲的打擊。這樣,州的主權不僅要受法律的限制,而且要受法律解釋的限制,這個限制既有已知的也有未知的,同時還受到無明文規定的限制。不錯,憲法已為聯邦的主權對界限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同時又規定:一旦聯邦的主權與州的主權發生沖突時,應當由聯邦法院來裁定誰對誰錯。盡管如此,這樣的訴訟可能會對州的主權有威脅,但實際上并沒有表面看來那樣嚴重。之后我們將要談到,美國各州實際擁有的權力要比聯邦政府的權力大得多。聯邦法院的法官們覺得,他們以自己的名義行使的權力是那么軟弱無力。他們依法受理有權審理的案件時,若附帶一些不合理要求,他們寧愿放棄審判權或者是不予理睬。

聯邦系統法院審理的各種案件

案件與訴訟當事人是聯邦系統法院審判的要件——牽涉到外國大使的訴訟——牽涉到聯邦的訴訟——牽涉到一個州的訴訟——由誰審判——因聯邦法律而產生的訴訟——為什么要由聯邦系統法院進行審理——沒有履行合同的訴訟由聯邦系統法院審理——這種安排的后果

在確定聯邦系統法院的權限使用方法之后,美國的立法者還規定了哪些案件應由聯邦系統法院進行審理。

他們還規定了只有聯邦系統法院才有權進行審理的訴訟人的范圍,而不管訴訟的是什么。

之后他們還規定只能由聯邦系統法院判決的訴訟案件的范圍,而不管訴訟人是什么人。

所以,訴訟當事人和案件便是聯邦系統法院審判必備的兩個條件。

對聯邦來說,外國大使是國家友好的代表;凡是涉及他們的案件,也就可以說是涉及全聯邦的案件。當外國大使作為訴訟的一方時,這個訴訟一定是涉及國家利益的案件,自然應由聯邦系統法院進行審理判決。

聯邦本身也可能涉及訴訟。這時,如果他在向代表聯邦本身主權的法院進行控訴之后,又到其他法院進行起訴,這一做法就既不合情也不合理,還違反了國家的慣例。這樣的案件只能由聯邦系統法院審理判決。

當訴訟的雙方均屬于兩個不同的州時,將案件交由任何一州的法院審理都不合適。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挑選一個不致給兩州的任何一方造成懷疑的法院進行審理判決,而這個法院非聯邦系統法院莫屬。

當訴訟的雙方是州而不是個人時,除了上述的公平理由之外,還應該加上一項政治理由。這時,兩州的性質便使整個訴訟具有了全國性的影響。兩州之間看似微不足道的爭端,卻能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和平[25]。

訴訟的性質本身就可以決定管轄權的歸屬。譬如,凡與海商有關的問題,都應由聯邦系統法院進行解決[26]。

很容易就可以知道,這樣做的原因是,幾乎所有類似問題,都要從國際法的角度來考慮。從這一觀點來看,只要是類似的問題都要涉及整個聯邦與外國的關系。而且,海上不像在國內能夠劃定司法管轄區,因此國家需要有一個能夠審理起于海上訴訟的法院。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性質上屬于聯邦系統法院管轄的訴訟,都被憲法定在了一個項目之內。

對這方面所作的規定雖然有些簡單,但人們可以從這些事情中看到立法者的整套思想跟列舉的事項。

美國在憲法中說,只要是能從合眾國法律找到根據的一切訴訟都可以交由聯邦憲法來審理。

先舉兩個例子,看了例子之后你就會對立法者的意圖一目了然了。

例如,憲法不允許各州制定有關貨幣流通的法律,但有一個州不顧及這項禁令,制定了一項類似的法律,而有關方面也因其違背憲法而拒不執行。這就要由聯邦系統法院來進行處理,因為聯邦法律有權打擊這種行為。

再例如,國會規定了一項進口稅,但是在征收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這個案件也應該向聯邦系統法院提起訴訟,因為訴訟的原因是對聯邦法律的解釋出現了分歧。

這項規定完全符合聯邦憲法采用的基本原則。

如果按照1789年通過的憲法建立的聯邦,只享有一小部分的主權,但憲法又想讓聯邦在這個范圍之內成為一個單一制的統一國家[27]。即主張在這個范圍之內,它是一個主權的國家。這一點一經提出便得到認可,這樣一來剩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承認合眾國是由憲法規定的并且是擁有主權的國家,那么就得給它以一切國家所具有的權力。

但是,自從有了國家以來,人們都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權利在本國法院審理跟本國法律執行的有關問題。但也有人反駁說,聯邦在這點上卻有著獨特的地位:如果從特定的方面來說它是一個國家,而從其余的方面來說它又算不上一個國家。由此產生的結果便是只在與特定的方面有關的一切法律上,聯邦有權成為享有完整主權的國家。而實際的困難就在于確定這個特定的方面是什么。如果這一困難得以解決(在前面論述審判權的管轄范圍時,我們已經對這一點是如何解決的進行了說明),那么就不會再有什么問題了,因為只要確定一件訴訟是屬于聯邦系統法院管轄范圍之內的,就可以說按憲法規定這是屬于聯邦的主權,訴訟自然應當由聯邦系統法院進行審理判決。

所以,一旦聯邦的法律受到侵犯時,或者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來保衛這些法律時,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向聯邦系統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聯邦系統法院審判的權力隨聯邦主權的擴大或縮小而發生著變化。

我們已經知道,在1789年,立法者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主權分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掌管聯邦的一切共同利益,另一部分則掌管各州自身的一切利益。

當時立法者最關心的,是怎么用足夠的權力將聯邦政府武裝起來,讓這個政府在自己的職權范圍之內防御各州的侵犯。

對各州,立法者則采取了各州在本州之內享有自由的這一普遍原則。中央政府既不能到每個州去督導他們的工作,甚至也不能對其工作進行檢查。

我在講述權力劃分的那一節中,已經指出這項原則自始至終都沒有受到人們的尊重。雖然有些法律看來只與一個州的利益有關,但是這個州并無權制定這樣的法律。

如果聯邦的某個州頒布了這種法律,因為執行此項法律而受害的公民就可以向聯邦系統法院提起控告。

因此,聯邦系統法院的審判權力就不僅可以擴及基于聯邦法律而提出的所有訴訟,也可以擴及每個州違憲制定法律所造成的訴訟。

刑法方面既往的法律也不能再在各州得以頒布。被這種法律判刑的人,可以向聯邦系統法院提起上訴。

憲法也不允許各州頒布的法律使合同的既得權益遭到破壞或對法律進行更改[28]。每一個公民確信自己的合法權益被本州的法律損害時,可以不執行該法,并可以向聯邦系統法院進行控告[29]。

我個人覺得這項法律的規定對各州主權的打擊早已超過了其他一切的規定。

出于全國性目的而授予聯邦政府的權力,是清晰明確的,也是易于理解的。但剛才我引用的這條憲法規定間接給予聯邦政府的權力卻很難被人們理解,而且它的范圍也有點模糊。實際上,有許多合同的成立已經受到政治性法律的影響,并且中央主權也因其受到了侵犯。

聯邦系統法院的訴訟程序

聯邦系統法院的天然弱點——為了不讓州而讓個人出席聯邦系統法院立法者所作的種種努力——這一點美國是怎樣做到的——對私人聯邦系統法院直接審理——對違反聯邦法律的州聯邦系統法院間接打擊——聯邦系統法院作出的只是削弱各州法律的判決,而不是廢除它們的判決

我已講了聯邦系統法院都有哪些權力,現在我就來談一談它們是如何行使自己擁有的那些權力的。

當一個國家,主權還沒有被分為兩部分的時候,國家的法院在處分觸犯法律的個人時代表的是整個國家,這就是不可抗拒的司法權的來源。那么在這個時候,就需要把權利,同支持權利的力量的觀念結合在一起。

但是,有些國家的主權已經被分為兩部分了,在那里的情況并非總是這樣。在那些國家里,與司法當局經常打交道的是這個國家中的各個黨派,而不是孤立的個人。結果,司法當局的道義力量和物質力量在這個時候就會被大大削弱。

因此,在聯邦制國家,司法當局的力量日趨微弱,受審人的力量卻變得非常強大。

在聯邦制國家,為了使法院獲得類似于主權未被分為兩部分的國家那樣的地位,立法者需要不懈努力。也就是說,立法者的努力,應當是使司法當局代表整個國家,使受審者代表每個人的利益。

一個政府,不管它的性質怎樣,都要統治其被治者,有些不服從的被治者,則要強迫他們履行義務;但是它也要保護自己,以防止被治者的侵犯。

關于政府強迫被治者服從法律的行動,按照美國憲法的規定,由聯邦系統法院采取(這也是美國憲法的一項創舉),即聯邦系統法院在執法時,受審主體應該是個人。因為已經宣布聯邦是享有憲法規定的那部分主權的單一制統一國家,所以根據這部憲法建立和辦事的政府便享有全國政府所擁有的一切權力,而其最主要的權力就是向公民直接發號施令。因此,如果政府公布征稅的法令時,這就不是向各州征收,而是按照法律規定的稅率向每個應納稅的美國公民征收。但是負責保證聯邦貫徹這項法令的聯邦司法當局,卻沒有權力判處抗稅的州,只能判處違法的納稅人。因此聯邦司法當局同其他國家的司法當局一樣,只能處分個人。

應當指出,在這方面聯邦一直自己選擇對手。它選擇的對手一般都是比較軟弱的,自然總是屈服。

聯邦自衛的時候,困難往往就增加了。憲法承認各州有制定法律的權力,但是這些法律卻很有可能會侵犯聯邦的權力。這時,制定法律的各州與聯邦之間,難免會發生主權上的沖突。只有采取危險最小的處理辦法才能有效解決這些沖突。我之前講過的總原則[30],對這種處理辦法已經進行了預先規定。

按照平時的想法,遇到上面所說的這種案件,聯邦一定要向聯邦系統法院控訴侵權的州,當然聯邦系統法院也會宣判該州所制定的法律不生效。因為只有這樣的處理辦法才是最合乎情理的。但是,這樣一來聯邦系統法院就會與這個州處于針鋒相對的狀態,但這種情況卻是聯邦系統法院希望盡可能避免的。

美國人覺得,為了實行一項剛制定的法律,而不損害某些私人利益,是完全不可能的。

聯邦憲法的制定者們都覺得,這種私人利益可以抵制各州用立法措施損害聯邦,所以他們在立法時就已經對私人利益進行了保護。

假如,一個公司向一個州買了一塊土地,而一年后這個州又以一項新的法律把這塊土地派作他用。這樣憲法中有關禁止更改依合同而獲得權利的條款就被這個州破壞了。如果有人依據新的法令購買土地并要求占有土地時,已經依據舊的法令占有土地的人可以向聯邦系統法院提出起訴,并且還可以要求聯邦系統法院宣判依據新法令的占有無效[31]。因此實際上這就是要迫使聯邦司法當局侵犯州的主權。但是聯邦司法當局只能援引該州所定法令的細節,間接地向這個州進攻。它所攻擊的不是法令的原則,而是法令的后果。它不能宣判那項法令無效,只能削弱它的效力。

最后,再假設一個例子。

在美國,每個州都是獨立的自治體,并且都是享有公民權的,所以它們既可以向法院起訴,又可以被控訴于法院。比如,在州與州之間,一個州可以向法院控訴另一個州。

這個時候,訴訟的問題并沒有涉及聯邦攻擊州公布的法令,只是訴訟當事人均為州而已。對這種案件,跟其他案件唯一不同之處就是訴訟當事人的性質不同,因此本章開始時指出的危險依然存在,要想避免這種危險卻很難,這是聯邦體制固有的,以至于會在國內出現一些使司法當局難于對抗的強大阻力。

最高法院在各州的大權中居于高位

沒有一個國家創制過像美國那樣強大的司法權——司法權的職權范圍——司法權的政治影響——甚至于聯邦的安定與生存都取決于七位聯邦法官的才智

在仔細考察最高法院的組織并全面了解它擁有的職權之后,就不難發現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創制這么強大的司法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卡子县| 晋中市| 绥德县| 禹州市| 共和县| 元江| 鄂州市| 台州市| 石屏县| 安龙县| 华蓥市| 古浪县| 梁河县| 白河县| 巴马| 班玛县| 田阳县| 项城市| 江西省| 永寿县| 西华县| 定兴县| 昆山市| 陵水| 漠河县| 大足县| 平湖市| 长寿区| 阿拉尔市| 武冈市| 嘉善县| 金川县| 荆州市| 右玉县| 霞浦县| 宁乡县| 西贡区| 旅游| 犍为县| 长治市|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