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城外山沒車直達山門,我們就在大觀鎮站臺下了車,準備步行上山。
路上看大家都很沉默,宇文遲對我們詳細的說起,上次與宇文九叔來的情景。
“青城外山原名青峰山,山很小,我們半天就基本走完一圈,山上最出名的是‘普照寺’,香火很旺盛,觀音簽超靈,一會兒七七你,可以重新再求一支。”
說話間,正好路邊有個雜貨鋪,我停下讓花道去,補充點零食,沒想到玲姐也走了進去。
我以為玲姐,要買啥好吃的,結果發現她在角落里,悄悄拿了包‘護舒寶’。
我善解人意的,把選好零食,等著玲姐拿東西來,一起結賬的花道拖走,只留下一百塊,給玲姐付錢。
不一會玲姐出來了,臉紅紅的,我看她身上的,小背包脹鼓鼓的,時不時就望著她偷笑。
玲姐漲紅了臉,把我拉旁邊,有點難為情的說:“七七!你笑什么嘛!我已經快完了,備用而已,你又不是沒買過,笑什么笑嘛!”
我一本正經的回她:“這個,真沒有!我還小,用不上。”
玲姐不信,和我打鬧著玩,吵吵鬧鬧一路上,氣氛輕松起來了。
這上山一路還算平緩,都是小公路,不一會就看到外山山門。
這個山門不咋樣,又破又舊看起來就一付年久失修的樣子。我不禁問宇文遲:“你不是說,普照寺香火旺盛嗎?怎么這山門破破爛爛的?”
宇文遲笑著說:“這里是后來的人為找路,隨便立的一座青城外山山門牌坊,跟普照寺沒什么關系。普照寺在山腰上,你到時候自己看。”
轉過兩個大彎,遠遠就看到山腳下的土地公公像。
哇!馬槽般大小的香案上,香灰滿得都溢出來了,山腳下都如此,香火的確不錯!
站在山腳下往上望,佳木蔥蘢凝碧滴翠間,霧嵐若有若無,樹高而且挺拔,遮天蔽日般,讓上山石梯幽暗寂靜。
我看著一路蜿蜒的石梯,錯落有致大小相近,都一米二長,四十分米寬,我不由得咋舌。崇敬的問宇文遲:“哇塞!普照寺有錢哦!這石梯都不是隨山開的,全是從別處運的整石料,要多少人打石頭,好多工錢啊?”
花道奇怪的問:“七七,你還懂這些?”
我嘿嘿笑著說:“我媽的三姨出家了,到處化緣積功德,快十年了才修了一個小小的清風觀。我們也捐了一筆錢,去那里還愿時,那泥巴路難走死了。我問三姨婆,為什么不弄成石梯好走呢?三姨婆說打一方(等于一平方米)石料,工錢就要幾百塊,還要供食宿打不起。你看這普照寺從山腳上去,全是整條石梯,就知道要多少錢了!”
聽我這樣一說,大家再走石梯時,就開始數石梯了,全是錢啊!
青城外山并不高,走在石梯上我們不時往上望,茂密的樹枝把天,擋得嚴嚴實實,七月的太陽也穿不透,我們走在路上,還覺得有點涼。
等數上第二百三十五梯后,眼前是一排陡峭的整石梯,寬有三米,三十來梯左右,整齊排列,兩邊還有護欄,好氣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