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陡峭的石梯,我心里升起一種違和感。
這普照寺,算不上SC省的頂尖大寺院,但修得可真氣派!
從石梯新舊程度可以看出,還都是同一時間一起修建的,大手筆??!
爬上石梯,終于看見普照寺的寺門,高墻紅磚琉璃瓦,正門上方豎掛,普照寺三字,兩旁有一副長對聯。
上聯是:到這里,他就是銅肝鐵膽也要回頭向善;
下聯是:入此門,任隨你金帶紫袍亦須合掌皈依。
我細讀兩遍覺得很有味道,頗具禪意,看來修筑此寺之人修為不凡。
站在寺門往上眺望,我數了一下,還不是普通的三重殿宇,竟然有五重殿宇,八角檐沿。
我迫不及待的往里走,每重殿宇還配東西兩殿,殿宇之間錯落有致,層層遞高氣勢非凡。
我把宇文遲拉在旁邊,小聲的問:“以你的眼光看,這里的殿宇是什么時期修筑的?是一起修的?還是逐個修的?”
宇文遲看我臉色認真,也詳細回答我:“這普照寺原名金花寺,占地僅半畝,后到乾隆三十年大興土木,改名普照寺,剛一建成就位列川西四大寺之一。據說當時除殿宇外,另有禪房240間,良田千畝?!?
話到此處嘎然而止,宇文遲震驚的望著我,語調不穩的說:“你的意思是,這普照寺與張獻忠青城藏銀有關?”
我把大家拉到,寺院偏僻一角,低聲說:“你們想,寺院修建一般都靠化緣,捐獻,攢一點錢就修一間。而普照寺如此大手筆,一口氣就修了五重殿宇,幾百禪房,上百石梯,還擁有千畝良田,誰會一下捐那么多錢啊?”
“七七,你是說修寺廟的錢,就是張獻忠,藏在青城山的那筆銀子?”花道急忙問,我點點頭。
宇文遲略一停頓,說:“可能乾隆年間,金花寺里的僧人,無意間發現了張獻忠的藏銀,以為是天賜,所以就取出來修了普照寺,意喻:佛光普照的意思?!?
玲姐也若有所思的說:“當時張獻忠派義子張可旺,在青城山藏銀,曾在都江堰搜羅了300石匠,去開山采石。后來張獻忠兵敗,張可旺手下大將,李定國看破紅塵,選于金花寺出家,就是為看守,在這青峰山的銀子!”
大家都恍然大悟,我奇怪的看了玲姐一眼,學舞蹈的,知識可真淵博,連張獻忠的義子是誰,和義子手下大將是誰都知道。
大家商量后,決定分兩組把寺廟逛一圈,一會再到原地集合,看有無發現。
宇文遲和玲姐看前三重大殿,我和花道去后兩重查探。
我和花道繼續往上走,每一重殿宇之間都有石梯,大概三、四米高。我先來到最后一座觀音殿,里面供奉的是千手觀音,遍體鎏金,造型別致精細。
我看四周沒人,指揮花道鉆進供桌下面看有無機關,我站在旁邊放哨。
不一會花道鉆出來,對我搖搖頭,小聲地說:“下面每一塊我都拍了一遍,沒問題?!?
我們又如法泡制把藥王殿,十八羅漢堂,財神殿都搜查了一遍,還是一無所獲。
回到約定好的位置,我看宇文遲和玲姐也面色不愉,猜到他們也一定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