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3章 二十一更

  • 西游之劍轉天道
  • 晨早
  • 2081字
  • 2017-01-24 22:17:36

今天的第二十一更!雖然有些水,但是畢竟某種意義上就是二十一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接上文,呂布見了赤兔馬,大喜,謝李肅道:“兄賜此龍駒,將何以為報?”

李肅道:“某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

呂布置酒相待。酒過三巡,李肅道:“肅與賢弟少得相見,令尊卻經常與我相見。”

呂布道:“兄長醉了!先父棄世多年,安得與兄相會?”

李肅大笑道:“非也!某說今日丁刺史耳。”

呂布道:“某在丁建陽處,亦出于無奈。”

李肅道:“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

呂布道:“恨不逢其主也。”

李肅笑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呂布道:“兄在朝廷,觀何人為世之英雄?”

李肅道:“某遍觀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呂布道:“某欲從之,恨無門路。”

李肅取金珠、玉帶列于呂布前。

呂布大驚道:“為何有此?”

李肅令叱退左右,道:“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將此奉獻。赤兔馬亦董公所贈也。”

呂布道:“董公如此見愛,某將何以為報?”

李肅道:“如某之不才,尚為虎賁中郎將;公若到彼,貴不可言。”

呂布道:“恨無涓埃之功,以為進見之禮。”

李肅道:“功在翻手之間,公不肯為罷了。”

呂布沉思良久,道:“吾欲殺丁原,引軍歸董卓,如何?”

李肅道:“賢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事不宜遲,在于速決。”

呂布與李肅約于明日來降,李肅別去。

當夜二更時分,呂布徑入丁原帳中。丁原正秉燭觀書,見呂布至,問道:“吾兒來有何事?”

呂布曰:“吾堂堂大丈夫,安肯為汝子乎?”

丁原道:“奉先何故心變?”

呂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左右道:“丁原不仁,吾已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軍士散其大半。

呂次日,布持丁原首級,往見李肅。

李肅遂引呂布見董卓,董卓大喜,置酒相待。

董卓道:“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呂布道:“公若不棄,布請拜為義父。”

董卓以金甲錦袍賜呂布,暢飲而散。

董卓自此是是威勢越來越大,自領前將軍事,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李儒勸卓早定廢立之計,董卓乃于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呂布將甲士千余,侍衛左右。當日,太傅袁隗與百官皆到。酒行數巡,董卓按劍而道:“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

群臣惶怖莫敢對,中軍校尉袁紹挺身出道:“今上即位未幾,并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董卓大怒道:“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

袁紹亦拔劍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兩人在筵上對敵。正是:丁原仗義身先喪,袁紹爭鋒勢又危。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

且不言此詩,再說董卓欲殺袁紹,李儒勸止道:“事未可定,不可妄殺。”

袁紹手提寶劍,辭別百官而出,懸節東門,奔冀州去了。

董卓對太傅袁隗道:“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且恕之,廢立之事如何?”

袁隗道:“太尉說得對啊!”

董卓笑道:“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群臣震恐,皆聽尊命。

宴罷,董卓問侍中周毖、校尉伍瓊:“袁紹此去如何?”

周毖道:“袁紹忿忿而去,若逼之急,勢必為變,且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天下必變,不如赦之,拜為一郡太守,則紹喜于免罪,必無患矣。”伍瓊道:“袁紹好謀但卻無斷,不足為慮;的確是不若加之為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聞言,差人拜袁紹為渤海太守。

九月十五,請少帝升嘉德殿,大會文武。董卓拔劍在手,對眾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乃命李儒讀策:“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圣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后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李儒讀完策,董卓讓左右扶少帝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又呼太后去服候敕。帝后皆號哭,群臣無不悲慘。

階下一大臣,憤怒高叫道:“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吾當以頸血濺之!”揮手中象簡,直擊董卓。

董卓大怒,喝武士拿下,此人乃尚書丁管也。董卓命牽出斬之。丁管罵不絕口,至死神色不變。《三國演義》有詩嘆之曰:“董賊潛懷廢立圖,漢家宗社委丘墟。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董卓請陳留王登殿,群臣朝賀畢,董卓命扶何太后并弘農王劉辯及劉辯妃唐氏永安宮閑住,封鎖宮門,禁群臣無得擅入。

可憐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廢。董卓所立陳留王協,表字伯和,靈帝中子,便是后人評價的漢獻帝,時年剛剛九歲,改元初平。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勸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薦蔡邕之才。蔡邕不赴。董卓大怒,使人對蔡邕道:“如若不來,當滅汝族。”蔡邕懼,只得應命而至。董卓見蔡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安塞县| 望谟县| 固始县| 长顺县| 明水县| 澄城县| 台北市| 宁陕县| 武威市| 确山县| 红河县| 府谷县| 河曲县| 绥江县| 团风县| 怀仁县| 呼玛县| 会理县| 双城市| 鸡泽县| 玉屏| 个旧市| 临邑县| 于田县| 阳春市| 方正县| 理塘县| 老河口市| 紫金县| 和林格尔县| 大足县| 阿图什市| 南平市| 始兴县| 霍州市| 含山县| 德昌县| 东港市| 巫溪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