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寂靜的 漁村來了個年輕人
庚子賠款以后,清政府的后花園-遼東半島青泥洼地區如同一塊肥肉,又招惹了虎視眈眈的日俄強盜……
“轟隆隆,轟隆隆。”
金州南山。俄國陣地。
炮火連天,響聲如雷,沒有了大清朝的龍旗迎風招展,只有兩種躲不開的旗子隨風亂舞。
“皇上有旨,日俄兩家紛爭,大清國民應嚴守中立,不得參與其中,欽此。”
中立區這塊牌子醒目而扎眼。
“天哪,這都什么事啊!咱自己的地盤洋鬼子在打仗。看樣子老佛爺和大清朝真的完了。”
幾個衣衫襤褸、蓬頭污面、逃難的災民遠遠地望著硝煙彌漫的戰場,搖搖頭趕緊跑開了。
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
青泥洼。金州南山俄軍陣地,密密麻麻的碉堡、工事,還有嚴陣以待的拿著毛瑟槍、布滿火炮的俄國兵。
從莊河花園口上岸的日本占領軍一路攻擊,和俄國占領軍迎面撞上。
都看好了這片得天獨厚的東北亞的橋頭堡。
為了青泥洼這塊肥肉,進而控制出海口,兩家互不相讓,打得不可開交……
志在必得的日本軍一波波攻擊俄國的陣地,又一波波被打了下來,戰況反復拉鋸。
氣急敗壞的日本軍司令官一怒之下,活劈了幾個敗退的、請求撤退的軍官,同是軍官兒子請求帶隊攻擊,他同意了。
帶頭迎著瓢潑的彈雨,一撥倒地另一撥前赴后繼。俄軍意志終于在這一刻崩潰了。
日本兵終于攻下了山頭,迫使俄軍向旅順敗退,緊接著了旅順等地也陷入火海……
兩個強盜在別人的家園由于分贓不均,趁著主人虛弱的時候,完全當主人是擺設,狗咬狗撕得是鮮血淋漓……
鴉片戰爭后巨大的收益使得列強緊接著瓜分中國,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恢復了國力,認清了局勢,看到了曙光,也嘗到了甜頭。開始追隨列強的腳步侵略中國。
甲午中日海戰后,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從此再也沒有勝利的希望。
于是沿海各地門戶大開,各個地方官遇見洋人及日本人就像老鼠遇見貓,寧愿當縮頭烏龜,也不勵精圖治,重整旗鼓。
二十年代的中國,大好河山滿目瘡痍,東北的土地上也是盜匪橫行,民不聊生。
日本的各色人等,抓住這難得的歷史時機,小丑登上了大舞臺,以充滿著勝利者的姿態,在東北,在青泥洼的各個地方,或開設工廠,或建立機關,或耀武揚威,或勘探特產,或刺探情報,遍及城市鄉村,滿鐵也應運而生。我們主人公的故事也拉開了序幕。
旅順,一個偏僻的小漁村,平日里很少有人來,就算是漁民的遠方親屬來也經常找不到路途,更別說外人。
村子也不大,二三十戶人家,大部分是打著骨頭連著筋的一家本當,在山東當地活不下去闖關東來的。跟我們看過的連續劇有著類似的故事。
基本上從原來的地方搬過來,都是一個村子的。闖到大連海邊沒有別的營生,男的每天出海打魚,女的在家縫補漁網,晾曬魚干,走上幾十里遇到集市去賣。
換些米面,蔬菜,水果。見見外面的風土人情。
漁村里一個何滿囤的人家,老兩口年歲不算大,但膝下的閨女蘭子長得很是好看,性格雖說有點潑辣倒也討人喜歡,年紀接近二十,還沒有婆家。
村里年輕的后生暫時還沒有合適的。蘭子也心里想著紅娘的紅繩能牽到誰?
同時她還不時被嬸嬸們姐妹們打趣:“蘭子長這么好看,不知被哪家的小伙有福娶到。”
這個時候,穿著破舊的、打著補丁大褂的蘭子就會揮舞著健壯的粉拳,追打著朝夕相處的姐妹們。歡樂的笑聲傳遍了整個沙灘。
岸邊簡陋的茅草屋,簡單的苞米面餅子或咸菜,就是這些還不一定吃得上,這些普通的中國人頑強地生活著,卻隨波逐流……
他們還不知道世界的變化,男人們偶爾喝口白酒,說著外面聽來的消息,罵著當官的無能,贊賞著義和團的英勇,惋惜著北洋水師。
擔心自己的前途未來。最后在朦朧中昏昏睡去。
這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呼嘯的北風呼呼地刮著,通往外面的道路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
海是不能出了,男人們把小小的漁船綁好,艱難地從外面砍些樹枝燒柴,女的整塊塑料布把窗戶訂嚴。抵御寒風的侵襲。
普通百姓的艱難,似乎預示著國家的危難也到來了。
大部分的人貓起來,不出門。因為吃的東西太少了,蘭子總還想出去碰碰運氣弄點吃的。
老兩口拗不過她,走了十幾里來到一片樹林里,希望碰到兔子或野雞之類的,再不濟撿點蘑菇,松子。
運氣總算不錯,劃拉了一些能吃的東西,也收拾了一些榛子之類的。雖然少,但也足夠三個人興高采烈地往回走。興奮得似乎寒冷也已經離去。
臨近村口,一個不高,但很結實的人來回尋摸著,很著急的樣子。狗皮帽子、大棉襖,背著的包很大,也很講究。
“喂,你找誰?”蘭子一向很潑辣,毫不畏懼。
眼前的人轉過身來,只露出兩只眼,骨碌碌亂轉。其余捂得嚴嚴實實的。
見有人詢問:“我的一個親戚據說在這一帶,我找不到了,轉到了這里。”
“叫什么?”
“章余,山東高密的。”
“沒你說的這個人,你走吧。”
“太累了,到你家里喘口氣行嗎?給口水喝。”
“好吧。”三個人對看了一眼,點頭同意了。
屋里,老兩口趕緊生了火,屋里溫度上來了,來人終于露出廬山真面目。
他個子不高、臉比較白凈、是個年輕、結實的男子。
眼睛很靈活,很深邃、仿佛見過很多世面;也很健談,說是自己叫章旭,在日本的廠子上工,只是口音有點怪,不像是當地的。
幾句話便贏得蘭子一家的好感,他也對蘭子產生了興趣,蘭子也感受到了一個從沒有過的情感。看了一下屋子,聊了一會兒,來人從包里拿出一包凍得冰冷的煎餅遞給蘭子:“叔,嬸,喏,咱山東的煎餅,卷點大蔥蘸大醬。”
一家人看到了吃食,滿囤老兩口瞇縫著眼陶醉了一般。
蘭子想想自己半天都沒有找到這么多好吃的,沒憋住,笑出了豬叫聲(現在常說的話),惹得年輕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是能吃飽肚子的人久久期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