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大鬧蟠桃會的起因是什么?
是聽說玉帝沒請他參加蟠桃會。
原文:
《大圣笑道:“可請我么?”仙女道:“不曾聽得說。”大圣道:“我乃齊天大圣,就請我老孫做個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會舊規,今會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難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個消息,看可請老孫不請。”》
孫悟空說,就請我老孫做個席尊,有何不可?
這句話其實是有潛臺詞的。
意思是他早知道赴會名單上沒有他,問七仙衣女赴會名單只是想再證實一下。
有什么證據呢?
當七衣仙女說,此是上會舊規,今會不知如何時,孫悟空說去打探一下,可事實上他并沒有付出行動,先是定住七衣仙女,然后前往瑤池,碰到赤腳大仙也沒有打聽名單,而且還蒙騙赤腳大仙去通明殿,自己卻直奔蟠桃會大鬧了一通。
原文:
(1)《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個消息,看可請老孫不請。”好大圣,捻著訣,念聲咒語,對眾仙女道:“住,住,住”這原來是個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個個曌曌睜睜,白著眼,都站在桃樹之下。》
(2)《那赤腳大仙覿面撞見大圣,大圣低頭定計,賺哄真仙,他要暗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見招,去赴蟠桃嘉會。”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孫筋斗云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后方去赴宴。”》
孫悟空打探消息為何要定住七衣仙女?碰到赤腳大仙為何不打探名單?還要哄騙大仙去通明殿自己暗去赴會。
定住七衣仙女一定會被人發現,而且哄騙赤腳大仙肯定也會露餡,這種做法是不是有點弱智。
兩樁事都是有人證的,而且都是鐵證如山,顯然這兩件事都屬于低價錯誤。
孫悟空為什么犯這種低級錯誤?
我認為他大鬧蟠桃會不是一時沖動,而是在此之前有人對他布局了。
換句話說他大鬧蟠桃會是被人教唆的。
教唆孫悟空的這個人是誰呢?
我們還不知道他的名字。
孫悟空看管蟠桃園前,有一段時間曾廣交好友,估計這段時間就有“個別神仙”透露過蟠桃會的細節。
這位神仙提醒過今年的蟠桃會名單沒有他,并且誘導他要大鬧蟠桃會,說可以逼迫玉帝妥協讓步,因為以前就出過這種事,蟠桃會忘請某位神仙,而忘請的這位神仙就酒醉鬧過蟠桃會,結果玉帝王母并沒有深究,反而在來年的名單上添加了此人。
孫悟空聽說了該如何對策?
以他的精明首先證實一下今年名單上有沒有他,如果名單上真沒有,他才會準備下一步行動。
其實從七衣仙女說名單上沒有他的那一刻起,孫悟空就開始實施行動了,定住七衣仙女,哄騙赤腳大仙都是具體的胡鬧行動。
這些行動符合他膽大心細的性格,鬧完了蟠桃會他居然還想著回府睡覺。
原文:
《大圣卻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異品,走入長廊里面,就著缸,挨著甕,放開量,痛飲一番。吃勾了多時,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孫悟空不認為鬧一下蟠桃會是啥大事,甚至還認為通過這次鬧事逼著玉帝妥協讓步,可沒成想醉酒后誤進了兜率宮,而且還吃光了人家道祖的金丹。
大家不覺得奇怪嗎,蟠桃會是在天宮的第一層,兜率宮在第三十三層天宮,他怎么誤走也不可能誤到那里。
很明顯,孫悟空誤入兜率宮吃金丹是有人背后操控。
西方有句諺語,“誰是最大受益者,誰就是幕后指使”。
因為道教的金丹被吃光,最受益的就是玉皇大帝,所以我才說孫悟空背后的操控者就是玉帝。
我們接著往下說。
孫悟空再一次反下天庭,這期間觀音菩薩上天來了,而玉帝卻幾乎是跑著下殿迎接的觀音菩薩。
原文:
《眾仙怡然隨往。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師、赤腳大仙等眾,俱在此迎著菩薩,即道玉帝煩惱,調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菩薩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天師邱弘濟即入靈霄寶殿,啟知宣入。時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菩薩引眾同入里面,與玉帝禮畢,又與老君、王母相見。》
觀音菩薩進殿見玉帝的情形有些奇怪?
為什么是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呢?
玉帝在哪個位置呢?
當然是在殿下迎接啦!
這三個人的位置很是耐人尋味!
我認為,玉帝三人原來是坐在殿后的,聞聽觀音菩薩來了,玉帝直接跑下殿去迎接,太上老君則慢悠悠的走到大殿前,所以作者寫老君在上。
那王母呢?
她是一動沒動坐在后殿吃干醋,所以作者寫王母在后。
那問題來了!
玉帝為何如此重視觀音菩薩,干嘛跑著去迎接觀音菩薩呢?
一些讀者應該猜到結果了。
我們接著說孫悟空。
觀音菩薩向玉帝推薦二郎神,二郎神也不負重望,在道祖的幫助下抓住了孫悟空,處刑時發現刀斧雷電都傷不了妖猴,道祖見機會來了,提出八卦爐煅燒孫悟空。
原文:
《那大力鬼王與眾啟奏道:“萬歲,這大圣不知是何處學得這護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燒,一毫不能傷損,卻如之何?”玉帝聞言道:“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運用三昧火,鍛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鍛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我認為,自從金丹被孫悟空吃光了,太上老君就明白自己著了道,發現大鬧天宮竟然是沖著自己金丹來的,他提出煅煉孫悟空就是為了煉回金丹。
大家不要小看這金丹,沒有這九轉金丹道教底氣就弱了,就不能控制天庭的神仙了。
玉帝算出道祖的小心思,早就挖好了坑等著他呢。
太上老君以為能煉回金丹,沒成想孫悟空卻從八卦爐中逃出來了,并且還慣了他一個倒栽蔥。
作者寫孫悟空慣了道祖一個倒栽蔥,其寓意是道祖這次跟頭栽大了。
孫悟空在八卦爐里燒了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沒被六丁神火燒死,一跳出來還慣了道祖一個倒栽蔥,道祖的名聲一下跌倒谷底了,道教神仙也被弄的一點脾氣都沒了。
太上老君這段時間憋屈的都沒敢出門,所以這段時間作者根本沒有寫太上老君。
再看我們的玉皇大帝,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的請如來佛祖出手了,如來上天只一個回合就鎮壓了妖猴,這一下把道祖的臉又踩了一下。
看著道祖那鐵青的臉,我估計玉帝和佛祖做夢都能笑出聲來,緊接著還有更絕的,一招鎮壓了孫悟空后,玉帝與如來佛祖還在那一唱一和秀演技呢,大家看一下他們有多氣人!
原文:
《如來佛祖殄滅了妖猴,即喚阿儺、迦葉同轉西方極樂世界。時有天蓬、天佑急出靈霄寶殿道:“請如來少待,我主大駕來也。”佛祖聞言,回首瞻仰。須臾,果見八景鸞輿,九光寶蓋;聲奏玄歌妙樂,詠哦無量神章;散寶花,噴真香,直至佛前謝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來少停一日,請諸仙做一會筵奉謝。”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眾仙要佛祖為此會立一名,佛祖非常高調的說了一個“安天大會”。
大家聽了是什么表情?
書中是這樣寫的,“各仙老異口同聲,俱道:“好個‘安天大會’!好個‘安天大會’!”
當如來佛祖說出安天大會時,在場人的心情都不同的。
保皇派是興高采烈地喊的,而道教則是咬牙切齒陰陽怪氣的喊的。
讀者可能會有疑問,道教中比孫悟空厲害的神仙有很多,從唐僧取經一路遭遇就能看出這一點,為啥道教不派個高手抓住孫悟空,反而讓佛教出盡風頭打道教的臉呢?
因為孫悟空大鬧蟠桃會在先,偷吃九轉金丹在后,所以玉帝有足夠理由派兵征討,公事面前還是天庭說的算,玉帝趁機重用了李靖哪咤父子。
道教雖然高手如云,但沒有玉帝的旨意也不敢私自出手。
道教一直在阻止佛教摻合天庭的事,比如二郎神大戰孫悟空時觀音想出手,本來只要二郎神抓住孫悟空,觀音菩薩就有舉薦之功,太上老君害怕觀音再次立功急急忙忙出了手。
太上老君被慣了倒栽蔥算是丟盡面子,孫悟空再次打上了凌霄寶殿,這時道教神仙更不敢出手了,因為道祖剛剛栽了面子,道教子弟沒人敢出來逞能了,真要有哪位道家神仙出手降伏了孫悟空,那讓道祖的臉面往哪擱。
咋的你又行了,比道祖還行。
不是說道教沒有高手而是沒人敢出手,而玉帝卻沒有這些顧慮,可以明目張膽的招如來上天,因為之前已經給過足了道祖面子,但道祖不但沒燒死孫悟空,而且還讓妖猴又跑了出來。
玉帝招如來上天有充分理由,意思是,道教不行了還不能讓佛教出手嗎?
道教被打臉絕對是玉帝的陰謀。
玉帝的陰謀終于得逞了,倒霉的孫悟空卻被五行山壓了五百年。
他困在山底的石匣內一動也不能動,望著天,回憶著自己的一生,五百年應該能想明白很多事。
佛祖為啥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
佛祖為何要把他輕輕的壓在山下?
菩提祖師為什么不傳給自己兵器?
玉帝為什么讓自己看管蟠桃園?
自己只是想混個蟠桃會的名額,為什么莫名其妙的來到兜率宮,還偷吃光了道教的金丹?
那個攛掇他自封齊天大圣的獨角鬼王是哪來的?
祖師為何提前把躲災之法告訴自己,又怎會知道自己遭遇八卦爐的劫難?
孫悟空努力回憶著從出生到被鎮壓發生的每一件事,所經歷的每一個細節。
五百年的思考終于讓他明白,如來佛祖就是自己的恩師,終于知道自己為什么翻不出佛祖的手心了,因為他一直就是佛祖手中的棋子,他一直都在佛祖的手心里攥著呢。
當觀音菩薩來點化時,孫悟空毫不猶豫的說,如來哄了我,“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條門路,情愿修行。
當然了,如來佛祖與菩提老祖是一個人,只是我的個人猜測,書中并沒有一處寫明,但我要說的是,如果他們不是同一個人,我所推測的種種假設都不會成立。
要知道孫悟空是主動加入佛教的,如果他的師父不是如來佛祖,那他反而成了一個背師叛道的小人;一個受到脅迫就會投降的叛徒,我們的英雄也將稱不上英雄。
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來佛祖和菩提老祖必將是一個人。
孫悟空有滿腦袋的疑團,不知道恩師為何如此對他,雖然隱隱猜到真相,但又不十分確定。
他眼巴巴的盼望著解開謎團,盼著重新獲得自由,但他不知道還有更大的陰謀,和更大的考驗在等待著他。
預知后事如何?
請聽下回《佛祖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