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六年秋——
孫悟空除掉了三力大仙,車遲國王貼榜請回了和尚們,唐僧師徒繼續西行。這一天師徒四人走到通天河。他們入宿到陳家莊,發現陳家在做亡靈法事。唐僧師徒一打聽才知道,陳家莊供奉一位靈感大王。這位靈感大王能保佑陳家莊風調雨順,但他每年要吃一對童男童女。孫悟空決定為民除害。這才引出鯉魚精設計抓唐僧,觀音救難魚籃觀音圖現世。
這一回的故事看似簡單,其實是暗藏玄機!
首先這陳家莊就有幾個疑點?
從唐僧一進陳家莊,就發現為陳家做法事都是和尚。
原文——
《卻說那三個兇頑闖入廳房上,拴了馬,丟下行李。那廳中原有幾個和尚念經,八戒掬著長嘴喝道:“那和尚,念的是什么經?”那些和尚聽見問了一聲,忽然抬頭——
觀看外來人,嘴長耳朵大。身粗背膊寬,聲響如雷咋。
行者與沙僧,容貌更丑陋。廳堂幾眾僧,無人不害怕。
這兄弟三人,見那些人跌跌爬爬,鼓著掌哈哈大笑。那些僧越加悚懼,磕頭撞腦,各顧性命,通跑凈了。》
陳家莊隸屬車遲國元會縣。
我們知道車遲國的國策是敬道輕佛的。那為什么陳家莊的法事,只有和尚沒有道士呢?
有人認為經過唐僧鏟除了道士,車遲國的國策已經變成敬佛輕道了。
但我說佛教并不敢對道教真下死手。三力大仙雖然代表的是道教,但孫悟空鏟除他們時,他們名義上還是妖怪。孫悟空是打著除妖的名義下的黑手。孫悟空臨走時曾囑咐國王,既信佛,也敬道,還要養育人才,做到三教歸一,可保他國家永固。
從后文我們發現,就算萬僧不阻的寇員外,做法事都是和尚道士一塊來。
原文——
《員外又見他師徒們漸生煩惱,再也不敢苦留,只叫:“老師不必吵鬧,準于明早送行。”遂此出了經堂,吩咐書辦,寫了百十個簡帖兒,邀請鄰里親戚,明早奉送唐朝老師西行;一壁廂又叫庖人安排餞行的筵宴;一壁廂又叫管辦的做二十對彩旗,覓一班吹鼓手樂人,南來寺里請一班和尚,東岳觀里請一班道士,限明日巳時,各項俱要整齊。眾執事領命去訖。》
大家看到沒有?
即便是在靈山腳下佛鄉之地,佛教也沒敢摒棄道教。車遲國的國策雖然變為敬佛輕道,但道教在車遲國肯定不能徹底滅絕。種種跡象都表明,陳家莊一帶是個獨立的王國。而且這里的百姓還只信奉佛教。
根據以往的了解,凡是降雨都必須由天庭決定。需要風雨雷電四部助威,龍王才能降雨。但我們發現在陳家莊,思雨這些規矩全沒了。刮風下雨鯉魚精一個人就能辦,而且還是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谷豐登。
原文——
(1)《那兩個老者一齊垂淚道:“老爺啊!那大王——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祐黎民。年年莊上施甘露,歲歲村中落慶云。行者道:“施甘雨,落慶云,也是好意思,你卻這等傷情煩惱,何也?”》
(2)《此處屬車遲國元會縣所管,喚做陳家莊。這大王一年一次祭賽,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豬羊牲醴供獻他。他一頓吃了,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祭賽,就來降禍生災。”》
上一回我們剛講了呼風喚雨的規矩,這一回鯉魚精將玉帝定的規矩全否掉了。這個鯉魚精很不簡單,在陳家莊能呼風喚雨。
那問題就來了?
為什么鯉魚精要造福一方?
陳家莊的百姓為什么只信佛教?
為什么鯉魚精要吃童男童女?
有人會認為,我提出的問題很弱智很幼稚!
大家認為鯉魚精哪造福一方了?
吃童男童女還需要理由嗎?
老百姓信佛信道就更不需要理由了。
下面我就這幾個問題,給大家分析分析,事情是否真是這樣簡單?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陳家莊百姓的生活狀況。唐僧師徒留在陳老漢家吃飯,豬八戒胡吃海塞,幾乎把飯吃光了,陳二老卻說,白日里也不怕,似這大肚子長老,也齋得起百十眾。
我們都清楚豬八戒的飯量,他這樣的吃法都能供養百十個,那得多大的產業啊!
說到陳家的產業,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原文——
(1)《二老者躬身道:“不瞞老爺說,白日里倒也不怕,似這大肚子長老,也齋得起百十眾;只是晚了,收了殘齋,只蒸得一石面飯、五斗米飯與幾桌素食,要請幾個親鄰與眾僧們散福。不期你列位來,唬得眾僧跑了,連親鄰也不曾敢請,盡數都供奉了列位。如不飽,再教蒸去。”》
(2)《老公公,你府上有多大家當?”二老道:“頗有些兒,水田有四五十頃,旱田有六七十頃,草場有八九十處,水黃牛有二三百頭,驢馬有三二十匹,豬羊雞鵝無數。舍下也有吃不著的陳糧,穿不了的衣服。家財產業,也盡得數。”》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陳家莊是非常富裕的村莊。唐僧一路西行以來,如這樣富裕的村莊幾乎沒有。有些地方窮的只能吃野菜,說的上富裕的陀羅莊才勉強算一個。
那陳家莊為什么能如此的富裕呢?
當然是鯉魚精的功勞。
原文——
(1)《那兩個老者一齊垂淚道:“老爺啊!那大王——
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祐黎民。年年莊上施甘露,歲歲村中落慶云。行者道:“施甘雨,落慶云,也是好意思,你卻這等傷情煩惱,何也?”》
(2)《此處屬車遲國元會縣所管,喚做陳家莊。這大王一年一次祭賽,要一個童男,一個童女,豬羊牲醴供獻他。他一頓吃了,保我們風調雨順;若不祭賽,就來降禍生災。”》
二老的話能證明鯉魚精確實是造福一方。鯉魚精千里方圓降慶云,施風雨,佑百姓,才使得陳家莊家家富裕、戶戶存糧。就連豬八戒這樣的吃貨都能齋起百十個,陳家莊的確是相當的富裕。
既然鯉魚精如此的護佑百姓,那他為什么還要吃童男童女呢?
難道他真是愛吃這一口?
當然不是!
大家想啊!
如果你是鯉魚精,你會辛苦的為百姓行風降雨、布云遮陰,花費一年的勞苦勞作換一對童男童女吃嗎?
肯定不會!
用黃袍怪的話說,要想吃人,哪不能撈幾個吃?
原文——
《那怪道:“渾家,你卻多心吶!什么打緊之事。我要吃人,那里不撈幾個吃吃?這個把和尚,到得那里,放他去罷。”》
我們看獅駝嶺那一回就能明白,妖精要想吃人是非常容易的。
原文——
《卻說孫大圣進于洞口,兩邊觀看。只見——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發翙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干焦晃亮如銀。真個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膽,第二個凡夫也進不得他門。》
人的尸體堆成山、枯骨掛成林,死人的頭發都能卷成毛氈,這一段簡直將獅駝嶺描寫成人間地獄。
原文——
《小鉆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里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干凈,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
小鉆風說,大鵬鳥將獅駝城滿城的男女老幼都吃光了。
大家看到沒有?
妖精們要想吃人,根本用不著那么費事。鯉魚精根本犯不著,為百姓勞作一年來換取童男女吃。所以我才說,他吃童男童女的動機就有問題。
如果他真好這一口,一年吃一次還不得饞死。靠廣施恩惠,在逼迫百姓獻童男童女,這本身就說不通。
鯉魚精不光要吃童男童女,而且還必須是百姓自家的親生兒女。
原文——
《行者道:“既有這家私,怎么舍得親生兒女祭賽?拚了五十兩銀子,可買一個童男;拚了一百兩銀子,可買一個童女,連絞纏不過二百兩之數,可就留下自己兒女后代,卻不是好?”二老滴淚道:“老爺!你不知道,那大王甚是靈感,常來我們人家行走。”行者道:“他來行走,你們看見他是什么嘴臉?有幾多長短?”二老道:“不見其形,只聞得一陣香風,就知是大王爺爺來了,即忙滿斗焚香,老少望風下拜。他把我們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時年月,他都記得。只要親生兒女,他方受用。不要說二三百兩沒處買,就是幾千萬兩,也沒處買這般一模一樣同年同月的兒女。”》
鯉魚精有事沒事還巡查百姓,百姓家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都偷聽。而且他只吃百姓家親生的小孩。
那問題來了?
鯉魚精為什么非吃百姓的親生子女?難道本地的小孩比外地小孩好吃些?
我認為鯉魚精的這一做法,并不是本地小孩好吃,而是怕吃小孩的消息外傳。
一個妖精吃個小孩還怕傳到外面,這件事本身就有問題!
如果鯉魚精吃童男童女是另有原因。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要解開這個謎團,必須得說到一個人。她就是鯉魚精的主人觀音菩薩。
我們以前一直在說,觀音菩薩有很多謎團。現在解開觀音菩薩的謎團,鯉魚精的謎團將不解自開。
這一回不光鯉魚精的行為反常,就連觀音菩薩的行為也都很反常。
那觀音菩薩有哪些反常的表現呢?
唐僧被鯉魚精設計抓走,孫悟空去求見觀音菩薩。一到珞珈山就發現眾神等候在紫竹林外。原來觀音菩薩知道孫悟空要來,吩咐眾神等候他。孫悟空等的久了就闖進紫竹林,發現菩薩只穿著肚兜,頭也沒梳洗,光著腳坐在那削竹子編花籃呢。
原文——
《行者性急,那里等得,急縱身往里便走。噫——這個美猴王,性急能鵲薄。諸天留不住,要往里邊狖。拽步入深林,睜眼偷覷著。遠觀救苦尊,盤坐襯殘箬。懶散怕梳妝,容顏多綽約。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玉手執鋼刀,正把竹皮削。
行者見了,忍不住厲聲高叫道:“菩薩,弟子孫悟空志心朝禮。”菩薩教:“外面俟候。”行者叩頭道:“菩薩,我師父有難,特來拜問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薩道:“你且出去,待我出來。”行者不敢強,只得走出竹林,對眾諸天道:“菩薩今日又重置家事哩,怎么不坐蓮臺,不妝飾,不喜歡,在林里削篾做甚?”》
等編好了花籃,菩薩連衣服都沒換,直接與孫悟空去了通天河。
原文——
《不多時,只見菩薩手提一個紫竹籃兒出林道:“悟空,我與你救唐僧去來。”行者慌忙跪下道:“弟子不敢催促,且請菩薩著衣登座。”菩薩道:“不消著衣,就此去也。”那菩薩撇下諸天,縱祥云騰空而去,孫大圣只得相隨。》
作者在此處寫觀音菩薩時,用了一個“撇下”。
這個撇下有什么含義呢?
這詞是表明觀音急促的心理。
從南海到通天河,觀音菩薩的動作顯得非常的急促。
大家看到沒有?
出發時是觀音菩薩先走的,孫悟空在后跟隨的。
這樣的情節是表明觀音菩薩心急如焚的狀態。
我們接著往下看。
等到了通天河,菩薩二話不說,直接將花籃扔進河里,口念咒語把鯉魚精捉上來。
原文——
《菩薩即解下一根束襖的絲絳,將籃兒拴定,提著絲絳,半踏云彩,拋在河中,往上溜頭扯著,口念頌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籃兒,但見那籃里亮灼灼一尾金魚,還斬眼動鱗。》
自從鯉魚精抓走了唐僧,觀音菩薩的表現不僅急促還很慌亂。她頭也不梳、臉也不洗、光著胳膊、赤著腳丫在編花籃。等去通天河時,她也是同樣的穿戴。而且她捉鯉魚精時,既不用孫悟空去引怪,也不用孫悟空介紹情況。而是直接扔花籃入水,口念咒語,而且一念就是七遍,結果是除了鯉魚精,一洞的水怪魚精盡皆死爛,一個活口都沒留。
原文——
《八戒與沙僧,分開水道,徑往那水黿之第找尋師父。原來那里邊水怪魚精,盡皆死爛。卻入后宮,揭開石匣,馱著唐僧,出離波津,與眾相見。》
按照西游記以往的記載,孫悟空請來神仙降妖,神仙都是只抓大妖,小妖留給孫悟空自己處理。
連小妖都除掉的情節西游記只出現這一次。觀音菩薩這樣做屬于斬草除根不留活口。
那問題來了?
觀音菩薩為什么表現的如此慌亂?
她既然是為鯉魚精來的,為什么還親手將小妖都滅掉了?
我認為觀音菩薩除掉小妖是怕秘密泄露出去。
那觀音菩薩有什么秘密呢?
當然是關于童男童女的秘密。
這個秘密一旦解開,西游記的很多謎團都會跟著解開。
那童男童女有什么秘密呢?
這個秘密我們下一回在說。
想要知道這個秘密?
請看下回《童男童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