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流沙河收沙僧

  • 西游迷霧
  • 陶少伯
  • 6041字
  • 2016-12-03 15:30:41

——貞觀十四年初秋——

經過了黃風怪的劫難,唐僧師徒繼續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流沙河,唐僧遇到了水怪阻攔。水怪在水中不出來,唐僧師徒又不敢過河。孫悟空與豬八戒想盡辦法,也沒消滅流沙河的水怪。他們只好去南海求觀音菩薩幫忙,觀音菩薩派惠岸行者收服了水怪。在水怪的幫助下,唐僧度過了流沙河。

這個水怪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沙僧。

這一回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所以我們也不用在此啰嗦了。

……

沙僧的出場很特別,出水就奔著唐僧下手。當年菩薩來此度化他時,他也是出水就奔著菩薩下手。

原文——

《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徑搶唐僧,慌得行者把師父抱住,急登高岸,回身走脫。》

佛祖傳經時原文——

《菩薩正然點看,只見那河中,潑剌一聲響喨,水波里跳出一個妖魔來,十分丑惡。……那怪物手執一根寶杖,走上岸就捉菩薩,卻被惠岸掣渾鐵棒擋住,》

沙僧在此地有個綽號叫吃人精。他也承認多次吃過取經人。而且有九個取經高僧的頭骨落水不沉底。

這樣的情節說明他是有意吃和尚。也說明他在流沙河的任務,就是要阻止取經人西天取經的。

原文——

《“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閑時拿來頑耍。》

作者為什么要寫沙僧吃過取經人?

我認為作者這樣寫有兩個意圖:

(1)說明佛教一直在試圖東土傳經。

(2)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高僧,應該都是唐僧的轉世。

......

唐僧的九次轉世都當了和尚,為了取經一次又一次的死在流沙河。

我們曾推算過,蘭盆會到唐僧取經大約有三百年。也就是說,從金蟬子靈山遭貶三百年內,唐僧就轉死了九次轉生了十世。所以大家才稱他為“十世修行的好人”。

為什么稱唐僧為“十世修行的好人”呢?

我認為好人的定義應該是指和尚。

和尚不吃肉,不殺生,難道還不能稱為好人嗎?后文也有佛陀自稱好人的案例。

金蟬子為什么要頻繁的轉世?

當然是為了轉世取經。

那有人會有疑問?

唐僧的轉世是死心眼?還是佛教的人是死心眼?他為啥每次都從流沙河走,不會換一個地方過嗎?

這事既不是唐僧死心眼,也不是佛教死心眼。而是流沙河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流沙河寬八百里,長有千萬里,是取經人的必經之路,想繞都繞不過去。

佛教肯定嘗試過從其他地方繞路,但道教的人也不是傻子,肯定會給沙僧報信,所以唐僧只要從流沙河過,不管他從什么位置過,肯定會被沙僧逮住吃掉。

沙僧在流沙河阻攔取經人,佛教對此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也是觀音菩薩一下靈山,就到流沙河查看的原因。

......

對于沙僧一夫當關,佛教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佛教只有將取經公開合法化,取得玉帝明面上的支持。只要玉帝發話支持佛教傳經,道教再要卡在流沙河不讓過,佛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反擊了。

如今玉帝公開支持佛教傳經了,如果沙僧不歸順取經隊伍,等待他的結果只有被消滅。

……

以前我們就說過,沙僧的阻止取經人是被動的、不是主觀故意的。

既然沙僧不是故意阻止取經人,又是什么原因導致他非要在此吃人呢?

我認為流沙河的環境改變,是導致沙僧人的原因。

為什么這樣說呢?

看原文——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弱水是傳說中的死水,它屬于寸草不生級別的水域。

作者為什么將三千弱水與八百流沙河扯上了關系?兩個完全不同的名詞為什么會混搭在一起?

顯然三千弱水是后來灌進流沙河的。

弱水的灌入導致流沙河如同死水,沙僧河中找不到裹腹的食物,只能把目標盯住過往的人了。

有人可能不相信,那我們看證據。

沙僧剛被貶的時候還不吃人,餓了就跳進流沙河找東西吃。

原文——

《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玉皇即便怒生嗔,卻令掌朝左輔相。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多虧赤腳大天仙,越班啟奏將吾放。饒死回生不典刑,遭貶流沙東岸上。飽時困臥此山中,餓去翻波尋食餉。》

大家看到沒有?

沙僧剛被貶的時候,流沙河里面是有東西吃的。后來他就只能靠吃人度日了。顯然是三千弱水的灌入,導致流沙河的生靈不能生存。

是誰將三千弱水灌入流沙河的呢?

當然是道教啦!

在沙僧貶下流沙河后,道教肯定許諾了他好處。他這才奉命把持流沙河,阻止佛教取經人通過。

我估計沙僧被貶下凡后,道教就給他下達了阻止取經人的任務,可又怕他不用心辦事,所以把三千弱水灌入流沙河,將流沙河變得生靈全無,讓他找不到食物吃,只能將目光盯住過往的行人。

佛祖傳經時原文——

《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余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沒奈何,饑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今日無知,沖撞了大慈菩薩。》

這段描寫與他剛下凡時完全不同。以前沙僧的日子過的很愜意,吃飽了就睡在山中,餓了就下河找東西吃。如今竟然混到饑寒難忍,三二日出來一次找行人吃。可見沙僧的生活發生了巨變。這種變化有可能就是環境的改變。

……

沙僧替道教阻止取經人,吃了九次取經高僧。玉帝知道了會怎樣想呢?

玉帝當然震怒了。

原文——

《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卷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余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

沙僧原先是玉帝卷簾將,也就是他身邊的心腹。卷簾將的職責是為玉帝掀車簾。這個職務等于玉帝的貼身助理加保鏢。

自從沙僧被貶下凡間后,竟然幫助道教在做事。還公然吃掉取經人。玉帝聽說了能不震怒嗎?所以他才放飛劍懲罰沙僧。

玉帝放飛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沙僧吃掉了唐僧的轉世。唐僧的背景勢力很大的,就連佛祖都稱他為圣僧。我估計他的背景就是玉帝。

也就是說,沙僧是因為吃了唐僧的轉世,這才惹怒了玉帝,放出飛劍懲罰他。

……

這一回還介紹沙僧的來歷,兵器降魔寶杖的來歷?

沙僧從前也是個凡人。他一心求仙想要長生不死。他在仙人出沒的地方尋訪多年,最后遇到仙人才成仙的。

原文——

《那怪道:我——自小生來神氣壯,乾坤萬里曾游蕩。英雄天下顯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樣。萬國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從吾撞。皆因學道蕩天涯,只為尋師游地曠。常年衣缽謹隨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數十遭,到處閑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開大道金光亮。先將嬰兒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腎水入華池,重樓肝火投心臟。三千功滿拜天顏,志心朝禮明華向。玉皇大帝便加升,親口封為卷簾將。南天門里我為尊,靈霄殿前吾稱上。》

從原文的只言片語中能發現,沙僧的成仙跟別人不同。

他是與女仙配成仙侶雙修成仙的。也就是說,在天庭沙僧是有媳婦的。

原文——

《沙和尚合掌道: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輪回訪道。云游海角,浪蕩天涯。常得衣缽隨身,每煉心神在舍。因此虔誠,得逢仙侶。養就孩兒,配緣姹女。工滿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簾大將,侍御鳳輦龍車,封號將軍。也為蟠桃會上,失手打破玻璃盞,貶在流沙河,改頭換面,造孽傷生。幸喜菩薩遠游東土,勸我皈依,等候唐朝佛子,往西天求經果正。從立自新,復修大覺,指河為姓。法諱悟凈,稱名沙僧。》

……

沙僧的相貌是英俊神武的。他能被仙女看中結為仙侶,可見他的相貌是相當好的。他飛升天庭受到了玉帝的賞識。玉帝封他為卷簾大將。真可謂是一步登天富貴榮華。

我估計,沙僧常隨玉帝出沒月宮尋花問柳。因為他的降魔杖是用月宮神樹心打造的。而且他的兵器還是玉帝賜予的。

原文——

《寶杖原來名譽大,本是月里梭羅派。吳剛伐下一枝來,魯班制造工夫蓋。里邊一條金趁心,外邊萬道珠絲#。名稱寶杖善降妖,永鎮靈霄能伏怪。只因官拜大將軍,玉皇賜我隨身帶。或長或短任吾心,要細要粗憑意態。》

這段描寫,說明月宮是玉帝常去玩耍的地方。也說明沙僧常跟著玉帝去月宮。

……

既然沙僧是玉帝最貼心的心腹。為什么只打破了一只玻璃杯,玉帝就要處死他呢?

打碎玻璃杯就被判處死刑,這樣的處罰對于心腹來說,是不是有點過重了。

我認為,沙僧的罪名只是玉帝的借口。他的真實罪名肯定不是那么簡單。

沙僧常與玉帝去月宮玩耍,因為沙僧長相帥氣英武,很得月宮仙女的好感。很可能他與月宮的仙女眉來眼去了。被玉帝發現懷恨在心,找個理由將他貶下凡間。并將他變的奇丑無比。

書中說沙僧是個水怪。

我們來看看沙僧投胎變成了什么樣?

原文——

(1)《一頭紅焰發蓬松,兩只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

(2)《菩薩正然點看,只見那河中,潑剌一聲響喨,水波里跳出一個妖魔來,十分丑惡。他生得——青不青,黑不黑,晦氣色臉;長不長,短不短,赤腳筋軀。眼光閃爍,好似灶底雙燈;口角丫叉,就如屠家火缽。獠牙撐劍刃,紅發亂蓬松。一聲叱咤如雷吼,兩腳奔波似滾風。》

沙僧是,青不青,黑不黑,口角丫叉,晦氣色臉,火焰般的頭發,發出的叫聲如雷似鼓。

大家想想看,沙僧的這個形象像什么?

癩蛤蟆呀!

后文描寫沙僧的形象時,書中總是說沙僧像個夜叉。

夜叉是什么東西?

有說是水鬼,也有說是蛤蟆的。

我個人更傾向夜叉是蛤蟆。

我們在來看一下沙僧投胎時的情節。

《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玉皇即便怒生嗔,卻令掌朝左輔相。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多虧赤腳大天仙,越班啟奏將吾放。饒死回生不典刑,遭貶流沙東岸上。飽時困臥此山中,餓去翻波尋食餉。》

沙僧投胎的地點是流沙河的東岸。還說他平時是住在岸上,餓了去河里尋食吃。

生活在岸邊,卻在水里找吃的。這種生物像不像水陸兩棲的蛤蟆。加上烏巢禪師曾說他是個水怪。我們綜合起來分析,這個水怪的形象不正符合蛤蟆嗎?

所以我才說,沙僧被貶投胎的就是癩蛤蟆。

月宮的女人是卷簾將能碰的嗎?

其實沙僧所犯的罪過行,其本身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從他所犯得罪行來看,玉帝將他變成癩蛤蟆的可能性很高。

沙僧的遭遇好就像春風得意時,又一腳踏空跌進萬丈深淵。可以說,沙僧成也女人!敗也女人!

……

沙僧的下界是個意外,他惹怒了玉帝被判死刑,后被赤腳大仙求情豁免。

原文——

《只因王母降蟠桃,設宴瑤池邀眾將。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個個魂飛喪。玉皇即便怒生嗔,卻令掌朝左輔相。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多虧赤腳大天仙,越班啟奏將吾放。》

從情理上推斷,赤腳大仙有可能是沙僧的師傅。因為沙僧所犯死罪的敏感性,是其他神仙躲都躲不及的。一般人是不會冒險為其求情的。自從赤腳大仙為沙僧求情后,他就站在玉帝一邊了。安天大會之時,他甚至還為如來佛祖獻過交梨。

原文——

《如來欣然領謝。壽星得座,依然走棨傳觴。只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七寶蓮臺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

……

可以說,沙僧在西游記中遭遇最離奇的人。

西天取經的路上,沙僧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感興趣。當豬八戒和孫悟空搶功時,沙僧是退讓的。有立功的機會都讓給別人。而豬八戒耍陰謀玩詭計的時候,沙僧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面對孫悟空的赤膽忠心,沙僧是無動于衷的;面對豬八戒的陰險詭計,沙僧也無動于衷的;面對唐僧的無情無義,沙僧也是無動于衷!

沙僧這個人也沒什么追求,他因為經歷太多磨難,對人生已經失去希望。他對任何人和事都不感興趣,對于取經他是被逼無奈的。

是繼續幫助道教打壓佛教?還是幫玉帝佛祖傳經?在他心里是搖擺不定的。所以在事件沒有明朗化之前,他的做法是不表態!不說話!不作為!

上午還在吃人,下午卻變成了一個不愛說話的好徒弟、老好人。

沙僧轉變的可真快!

大家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沙僧是個很冷靜、很理性的人。同時他也并非人們想象的木訥。他的智慧并不低于豬八戒。正是由于沙僧的默默支持,孫悟空才會兩次被唐僧攆走。

沙僧在西游記中是對話最少的主要人物。別看他說話少,表面上像個老好人。只要他一說話唐僧肯定相信。關鍵時刻他的不說話卻比說話管用。

孫悟空也被沙僧的表象迷惑過。第一次攆猴事件后,他發覺豬八戒有問題,但認為沙僧是個好人。他還囑咐沙僧小心豬八戒。當他被豬八戒請回后,就對沙僧就有些一些懷疑。他埋怨當師傅攆他時,沙僧可曾替他說過一句話。

佛祖對沙僧的小心思看的很透,到最后分封給他的佛位是金身羅漢。佛祖對他的評價是牽馬有功。僅此而已!

......

我們之前說過,如果沙僧不歸順肯定會被消滅。

假設沙僧被菩薩消滅了,保護取經人的名額就少了一個。而如來佛祖規定的名額是三個,如果沙僧不歸順還會有其他人。

我估計,這個名額十有八九是黑熊精的。

為什么會是他呢?

因為黑熊精與觀音禪院做鄰居,他能將錦瀾袈裟看成寶貝,說明他是親近佛法的妖精。黑熊精有可能是取經團隊的預備人員。

那如果豬八戒也不歸順佛教,那他的名額由誰頂替呢?

我估計會是黃風怪。

黃風怪是靈山的黃毛貂鼠,他跟佛教也有扯不斷的關系。他在黃風嶺做妖怪也是佛教的安排。他應該也是取經成員的預備人員。

如果是這二人取代豬八戒和沙僧,那取經隊伍的力量就十分強大了。

其實豬八戒與沙僧的能力也很強大,但他們一直沒出過全力,而且還在暗中破壞取經。

從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的打斗場面,就能分析出豬八戒與沙僧的實力。

豬八戒與沙僧第一次打斗,是二十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次打斗了兩個時辰也不分勝負。可見沙僧的武藝也很高強,他不比豬八戒差多少。而豬八戒與孫悟空打斗了一夜才敗走。這說明三個人的武藝相差不是很懸殊。

原文——

(1)《一個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個是秉教迦持修行將。他兩個來來往往,戰經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2)《二人整斗有兩個時辰,不分勝敗。這才是銅盆逢鐵帚,玉磬對金鐘。》

……

這一回還將唐僧步行上靈山,做出了簡單的解釋。

原文——

《唐僧窮歷異邦,不能超脫苦海,所以寸步難行也。你我只是做個擁護,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如何苦惱,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去先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容易得,便做等閑看。》

這些話的意思是:

唐僧是取經人,孫悟空等都是保護他的人。他們的任務不過是保全唐僧的性命。至于唐僧所要經歷的苦難,是他們代替不了的。即便孫悟空耍個巧早早到了靈山,佛祖也不會把經書傳給他們,原因就是經書得的容易就不會珍惜。這就叫做若將容易得,便做等閑看。

……

書中還介紹了神仙馱不動凡人,說神仙馱凡人重如山。神仙若想弄走凡人只能用風,只能把凡人用風攝離地面,但弄不到空中去。這樣的說法文中出現多次。

原文——

《行者道:“你不會駕云?你把師父馱過去不是?”八戒道:“師父的骨肉凡胎,重似泰山,我這駕云的,怎稱得起?須是你的筋斗方可。”行者道:“我的筋斗,好道也是駕云,只是去的有遠近些兒。你是馱不動,我卻如何馱得動?自古道,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脫紅塵。象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

神仙馱不動凡人,這是西游記十分神奇的寫法。可鎮元子卻能抓住唐僧駕云,可見他的法力有多強大。他已經突破了神仙不能馱凡人的能力。所以說這些成尊成祖的人物都很厲害。

......

唐僧的三個徒弟終于收齊了。

那師徒四人聚齊之后,遭遇的第一次劫難是什么呢?

請看下回《四圣試禪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榆林市| 祥云县| 高邮市| 许昌县| 友谊县| 彭泽县| 上饶市| 台山市| 泸定县| 木兰县| 和林格尔县| 会昌县| 奉贤区| 杭锦旗| 锦屏县| 赤壁市| 文水县| 门头沟区| 吐鲁番市| 华安县| 宁夏| 弥勒县| 玉环县| 秦皇岛市| 额敏县| 德庆县| 阿拉善左旗| 六枝特区| 兴和县| 许昌市| 巫山县| 阿克苏市| 谢通门县| 海盐县| 定远县| 洛南县| 文水县| 讷河市| 铜鼓县| 资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