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四年夏——
唐僧繼續西天取經,這一天他們走到黃風嶺。虎先鋒設計抓走了唐僧,這才引出孫悟空大戰黃風怪,靈吉菩薩下山擒黃鼠的故事。
書中的開頭寫了一句偈語。
[原文:既然皆己心,何用別人說?只須下苦功,扭出鐵中血。絨繩著鼻穿,挽定虛空結。拴在無為樹,不使他顛劣。莫認賊為子,心法都忘絕。休教他瞞我,一拳先打徹。現心亦無心,現法法也輟。人牛不見時,碧天光皎潔。秋月一般圓,彼此難分別。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師悟徹了《多心經》,打開了門戶,那長老常念常存,一點靈光自透。]
開文為何寫這么一句話?
暗示唐僧已經開始修行了。
偈語的意思是修行需用苦工,要有把鐵擰出血的毅力,但修行得知道變通,好比人放牧蠻牛,蠻牛有一身的蠻力,人用全力也不一定拉住,可如果找到訣竅就好辦了,只要將絨繩穿著牛鼻,即使拴在不動的樹上,牛兒也會乖乖的低頭吃草。
偈語不只是唐僧對修行的感悟,也是作者對修行的感悟。
從這條偈語看,作者很可能是位佛道雙修的大家,這篇偈語告訴讀者,唐僧已經開始修煉心經了。
唐僧曾到過一戶人家,這戶老者說,往前三十里是八百里的黃風嶺,還說那里常有妖魔出沒。
[原文:三藏復問道:“老施主,始初說西天經難取者,何也?”老者道:“經非難取,只是道中艱澀難行。我們這向西去,只有三十里遠近,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黃風嶺,那山中多有妖怪。故言難取者,此也。若論此位小長老,說有許多手段,卻也去得。]
老者的話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想告訴讀者,黃風怪在這一片早成禍害了,當地百姓都知道它這一號。
唐僧在老漢家中借宿,豬八戒吃光了老者家所有的飯。
這是原著第一次描寫豬八戒的大飯量,后文也多次描寫過他的飯量。
作者為啥多次描寫豬八戒的飯量?
是為他成佛后的飯量做對比。
有人認為,佛祖封豬八戒凈壇使者是因為飯量大,其實不然,佛祖封佛是根據取經的功勞定的。
豬八戒成佛后飯量已經不是很大了。
[原文: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脫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凡間之食。二老苦勸,沒奈何,略見他意。孫大圣自來不吃煙火食,也道:“彀了。”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呆子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怎么,脾胃一時就弱了。”遂此收了齋筵,只見那前前后后,更有獻果獻齋的,無限人家。八戒笑道:“我的蹭蹬!那時節吃得,卻沒人家連請十請;今日吃不得,卻一家不了,又是一家。]
豬八戒成佛后飯量并不大,既然他的飯量已經不大了,佛祖還以胃口大封賞就有些牽強了。
唐僧剛到黃風嶺就碰到了虎先鋒。
這個老虎精本事一般,它耍個金蟬脫殼就將唐僧抓走了,可見保護取經人的任務并不容易,要應付各種各樣的難題。
從黃風怪和虎先鋒的對話來說,黃風怪對唐僧非常了解,他并沒有要抓唐僧,孫悟空打上洞府時他還埋怨虎先鋒多事。
[原文:那黃風怪正坐間,問:“有何事?”小妖道:“洞門外來了一個雷公嘴毛臉的和尚,手持著一根許大粗的鐵棒,要他師父哩!”那洞主驚張,即喚虎先鋒道:“我教你去巡山,只該拿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怎么拿那唐僧來,卻惹他那徒弟來此鬧吵,怎生區處?”]
黃風怪本就沒想抓唐僧,即便虎先鋒抓了他也不吃。
黃風怪為何不吃唐僧肉?
他是怕孫悟空瞎鬧騰。
黃風怪一是怕孫悟空擾鬧,二是怕佛祖怪罪,因為他還在保釋期間,靈山偷吃清油的事剛過去,所以不太愿意觸佛教的霉頭。
這事就有的可疑了,妖王不想和佛教有牽扯,也沒想著吃唐僧肉,那怎么就惹上唐僧的官司?
所以說,虎先鋒的行為就很可疑了。
我認為虎先鋒抓唐僧是佛教的布局,也就是說,虎先鋒是佛教布的內線。
孫悟空被黃風吹傷了眼睛,他們來到一戶百姓家投宿,結果發現這些人是護法伽藍變化的,特意為孫悟空送眼藥膏的。
第二天護教諸神留下四句頌子。
[原文:莊居非是俗人居,護法伽藍點化廬。妙藥與君醫眼痛,盡心降怪莫躊躇。]
說明黃風嶺劫難是佛教早有的安排,因為連眼藥膏都事先準備好了。
隨后太白金星又出現了,他指引孫悟空去找靈吉菩薩。
太白金星是玉帝的寵臣又是佛教的密友,只要一出現都有特殊的含義。
這次出現有什么含義?
暗示佛教或玉帝又在布局了。
但這次布局并不是針對唐僧,而是針對會吹風的黃風怪。
黃風怪是一只黃毛貂鼠,它會使非常厲害的三味神風,他偷吃了燈油逃下靈山,佛祖派靈吉菩薩擒拿住,羈押在黃風嶺實行保外就醫。
[原文:行者趕上舉棒就打,被菩薩攔住道:“大圣,莫傷他命,我還要帶他去見如來。”對行者道:“他本是靈山腳下的得道老鼠,因為偷了琉璃盞內的清油,燈火昏暗,恐怕金剛拿他,故此走了,卻在此處成精作怪。如來照見了他,不該死罪,故著我轄押,但他傷生造孽,拿上靈山。]
靈吉菩薩其實是黃風怪的監管者。
問題來了,靈吉菩薩為何放任黃風怪作惡不管?
連老百姓都知道黃風怪在這作惡,靈吉菩薩難道不知道?
放任不管是因為黃風怪的罪不夠嚴重。
一只老鼠偷吃了清油算不上啥罪過,放任它在這其實是在縱容它作惡,黃風怪只要敢碰唐僧,佛教就有收拾它的理由,佛祖是想要黃風怪歸順佛教,所以菩薩才說這次抓他才算得功績。
[原文:今又沖撞大圣,陷害唐僧,我拿他去見如來,明正其罪,才算這場功績哩。”行者聞言,卻謝了菩薩。菩薩西歸不題]
黃風怪有何本領讓佛教大費周折?
三味神風才是佛教出手的原因。
西游記中有三味神通的一共有兩人。
一個是紅孩兒,另一個就是黃風怪。
三味神風到底有多厲害?
[原文:老君難顧煉丹爐,壽星收了龍須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風吹斷裙腰釧。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天王不見手心塔,魯班吊了金頭鉆。雷音寶闕倒三層,趙州石橋崩兩斷。一輪紅日蕩無光,滿天星斗皆昏亂。南山鳥往北山飛,東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對不相呼,子母分離難叫喚。龍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處尋閃電。十代閻王覓判官,地府牛頭追馬面。這風吹倒普陀山,卷起觀音經一卷。白蓮花卸海邊飛,吹倒菩薩十二院。盤古至今曾見風,不似這風來不善。唿喇喇乾坤險不炸崩開,萬里江山都是顫!]
三味神風吹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的確是厲害的無與倫比。
我們不知道三味神風有什么用處,但這類妖怪都很強大,只這一條就值得佛教出手拉攏了。
書中寫為豬八戒求情的是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玉帝的心腹,豬八戒是道教的人,他為何為豬八戒求情?
太白金星為人相當精明,看問題也相當透澈,他知道豬八戒下凡是必然的,所以才主動替豬八戒求情,順便還得了一個人情。
孫悟空欠過太白金星人情,豬八戒也欠過太白金星人情,唐僧更欠過太白金星人情,可見太白金星這人真是不簡單。
太白金星有什么來歷?
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詩仙李白的字就是太白。
那太白金星的原型是詩仙李白嗎?
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作者的確對太白金星情有獨鐘。
難道作者對李白有好感才將他神話。
當然了,這些也只是我個人的猜測。
黃風怪的武藝和孫悟空不相上下,二人打斗三十多回合不分勝負,而且他還逼著孫悟空用出了絕招。
[原文:那老妖與大圣斗經三十回合,不分勝敗。這行者要見功績,使一個身外身的手段:把毫毛揪下一把,用口嚼得粉碎,望上一噴,叫聲“變!”變有百十個行者,都是一樣打扮,各執一根鐵棒,把那怪圍在空中。那怪害怕,也使一般本事:急回頭,望著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呼的一口氣,吹將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刮起。好風!真個利害]
孫悟空三十回合就動用了絕招,一是說明他立功心切,二是說明黃風怪武藝高強。
孫悟空的最強絕技就是分身法,能逼他動用絕技的人很少,就連黑熊精都沒逼出他絕招,可見黃風怪的武藝的確高強。
若他二人都不用絕技,黃風怪肯定打不過孫悟空,但三味神風是人家的絕技,所以說目前孫悟空還打不過黃風怪。
原文有這樣一段話證明,單論武斗黃風怪是打不過孫悟空的。
[原文:行者道:“要宿處不難。我料著那妖精還不敢傷我師父,我們且找上大路,尋個人家住下,過此一宵,明日天光,再來降妖罷。”八戒道:“正是,正是。”]
孫悟空料定黃風怪不敢傷害唐僧,說明他是能夠威脅到黃風怪的。
這一回還透露了唐僧和豬八戒的關系并不親密。
唐僧說想要去借宿村舍,豬八戒附和說肚子餓了,可孫悟空卻說他是個戀家鬼。
[原文:八戒道:“說得是,我老豬也有些餓了,且到人家化些齋吃,有力氣,好挑行李。”]
[行者道:“這個戀家鬼!你離了家幾日,就生報怨!”八戒道:“哥啊,似不得你這喝風呵煙的人。我從跟了師父這幾日,長忍半肚饑,你可曉得?”]
豬八戒說肚子餓是在維護唐僧,而唐僧竟然訓斥了他一頓。
[原文:三藏聞之道:“悟能,你若是在家心重呵,不是個出家的了,你還回去罷。”]
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現如今取經團隊起主導地位的是孫悟空,唐僧留宿村舍要征求他的同意,孫悟空訓斥豬八戒,唐僧不但不護著還幫著一同訓斥。
唐僧收豬八戒有三四個月了,竟然沒人說過身邊陰神的事。
[原文:行者道:“兄弟,你還不知哩。這護教伽藍、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奉菩薩的法旨暗保我師父者。自那日報了名,只為這一向有了你,再不曾用他們,故不曾點札罷了。”]
說明唐僧和豬八戒的關系很淡漠。
他們的關系會一直持續下去嗎?
當然不會。
他們的關系會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預知后事如何?
請看《流沙河收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