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悟空斗白龍

  • 西游迷霧
  • 陶少伯
  • 3681字
  • 2016-11-21 17:41:34

——貞觀十三年冬——

唐僧繼續西天取經,走到鷹愁澗遭遇了一次劫難。

澗中一條白龍將白馬叼走,孫悟空去尋找白馬,無奈唐僧又無人保護,進退兩難時暗中諸神現身了,他這才騰出手去尋白馬。

小白龍戰敗避戰不出,金頭揭帝請來觀音菩薩收服了小白龍,唐僧騎上白龍馬繼續西天取經。

這一回的內容不多,透露的信息卻不少,首先看到了唐僧性格的另一面。

小白龍吃了白馬,唐僧的表現是膽小懦弱。

凡人遇到龍獸出現恐懼是正常的,但唐僧的行為卻使人哭笑不得。

原文: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著話,淚如雨落。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里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么!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尋他?只怕他暗地里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唐僧不僅膽小懦弱還很磨叨,一邊哭白馬一邊還不敢讓孫悟空離開,這把孫悟空氣的是暴跳如雷。

暗中保護唐僧的諸神現身了,孫悟空這才騰出手來找白馬,當他回來兩手空空時唐僧馬上一頓搶白。

原文:

《三藏道:“你前日打虎時,曾說有降龍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原來那猴子吃不得人急他,見三藏搶白了他這一句,他就發起神威道:“不要說,不要說!等我與他再見個上下!”》

唐僧又哭又鬧又磨叨時,孫悟空氣不過說他太膿包,等他兩手空空回來時,唐僧馬上進行語言上的反擊。

以上細節發現,唐僧膽子雖然小但心氣非常高,能言善辯不服輸,是個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的主。

作者將二人斗嘴寫的相當細膩,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特點。

唐僧并非不信孫悟空有伏龍的本領,擠兌搶白是想打擊孫悟空的傲氣。

貶低別人可以掩蓋自身的不足,唐僧可以說是深通此道,他其實就是想告訴孫悟空,做徒弟應該有徒弟的樣子,別動不動詆毀師父的光輝形象,不是很能嗎,咋連個白馬也找不回來?以后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唐僧和孫悟空的關系并不和諧,我認為二人的性格是有矛盾點的。

唐僧的性格是心高氣傲,還得理不讓人,孫悟空則是簡單、直率、不服輸,而且還吃軟不吃硬,兩種性格碰撞在一起注定分個高下。

唐僧從小在寺院中摸爬滾打,見慣了人性的爾虞我詐,對他來說,人是分高低貴賤的,做為徒弟就得尊敬孝敬師父。

前期唐僧有可能遷就孫悟空,因為他不了解這個徒弟的底細,時間長了等摸透了脾氣秉性,唐僧肯定想辦法主導孫悟空。

這一回透露了唐僧身邊有諸神保護的信息。

諸神多達三四十位,他們隱在暗處輪班守護著唐僧。

為了便于理解,我將這些神仙稱為隱神。

對于這些隱神是這樣介紹的。

原文:

《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孫大圣莫惱,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祗,特來暗中保取經者。”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行者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點卯。”眾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行者道:“今日先從誰起?”眾揭諦道:“丁甲、功曹、伽藍輪次。我五方揭諦,惟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左右。”》

隱神說他們是觀音菩薩派來的,后文寫他們是觀音跟玉帝借的,而且帶頭的金頭揭諦還稱玉帝為主公。

黃眉怪原文:

《行者道:“我在里面,不知使了多少神通,也不得動。”揭諦聞言,即著六丁神保護著唐僧,六甲神看守著金鐃,眾伽藍前后照察,他卻縱起祥光,須臾間闖入南天門里,不待宣召,直上靈霄寶殿之下,見玉帝俯伏啟奏道:“主公,臣乃五方揭諦使。今有齊天大圣保唐僧取經,路遇一山,名小雷音寺。唐僧錯認靈山進拜,原來是妖魔假設,困陷他師徒,將大圣合在一副金鐃之內,進退無門,看看至死,特來啟奏。》

金頭揭諦直接闖入南天門,不用宣召來到凌霄寶殿啟奏,而且還口稱玉帝為主公。

這段描寫足以證明陰神是玉帝派去的心腹。后文很多證據也能證明隱神是玉帝的人。

有讀者會問,即便這些隱神是玉帝派來的,那又能證明什么?

至少能證明三點。

一是玉帝是支持佛教傳經的。

二是玉帝參與了佛教的傳經。

三是玉帝想隨時了解取經的動向,派心腹去保護唐僧,有暗中監督取經團隊的意圖。

我們接著看唐僧取經。

唐僧有了陰神的保護,孫悟空可以大膽的出手了,可小白龍躲在水底死活不出來,孫悟空無奈念出“唵”字咒語。

原文:

《他兩個又在那山崖下苦斗。斗不數合,小龍委實難搪,將身一幌,變作一條水蛇兒,鉆入草科中去了。猴王拿著棍,趕上前來,撥草尋蛇,那里得些影響?急得他三尸神咋,七竅煙生,念了一聲唵字咒語,即喚出當坊土地、本處山神,一齊來跪下道:“山神土地來見。”行者道:“伸過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

這個“唵”字大家是否有些眼熟?

唵和五行山六字壓貼的頭個字是一樣的。

這是孫悟空第一次使用咒語,他以前為啥不念唵字訣?

原因就是唵字是佛教的咒語,它只有在佛教地盤念才管用。

大鬧天宮不是在天宮就是在東勝神州,孫悟空一是沒空念咒語,二是即便念咒語也不好使。

唵字訣咒語也是孫悟空師承佛教的證據。

土地將小白龍的來歷說出,金頭揭帝請來了觀音菩薩。

孫悟空一見菩薩就埋怨她不厚道,說她放任惡龍在此禍害人,觀音菩薩輕描淡寫的反駁了。

原文:

(1)《行者聞得,急縱云跳到空中,對他大叫道:“你這個七佛之師,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兒害我!”菩薩道:“我把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我倒再三盡意,度得個取經人來,叮嚀教他救你性命。你怎么不來謝我活命之恩,反來與我嚷鬧?”》

(2)《菩薩笑道:“你這猴子!你不遵教令,不受正果,若不如此拘系你,你又誑上欺天,知甚好歹!再似從前撞出禍來,有誰收管?須是得這個魔頭,你才肯入我瑜伽之門路哩!”行者道:“這樁事,作做是我的魔頭罷,你怎么又把那有罪的孽龍,送在此處成精,教他吃了我師父的馬匹?此又是縱放歹人為惡,太不善也!”菩薩道:“那條龍,是我親奏玉帝,討他在此,專為求經人做個腳力。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菩薩義正言辭的駁斥孫悟空,幾句話將他說的啞口無言。

言語上交鋒孫悟空從來沒占過便宜,佛教人做事向來滴水不漏,言詞語義更是無懈可擊,與人辯論更是針鋒相對。

孫悟空雖然是伶牙俐齒,但和佛教的人比起來相差甚遠,別說是觀音菩薩了,就連唐僧他都說不過。

孫悟空本想口頭上占點便宜,沒想又被人駁斥的灰頭土臉,一頓口舌又落了下風。

孫悟空和菩薩耍混爭辯,還是氣憤戴緊箍圈的事。

原文:

《”行者道:“你弄得我好哩!你既放我出來,讓我逍遙自在耍子便了,你前日在海上迎著我,傷了我幾句,教我來盡心竭力,伏侍唐僧便罷了。你怎么送他一頂花帽,哄我戴在頭上受苦?把這個箍子長在老孫頭上,又教他念一卷什么緊箍兒咒,著那老和尚念了又念,教我這頭上疼了又疼,這不是你害我也?》

孫悟空念念不忘緊箍圈,而觀音菩薩卻不以為然,這也給火燒觀音院埋下隱患。

觀音菩薩把小白龍變成了白馬,剛要離開卻被孫悟空攔住了,詢問緣由,說取經太難了不想去了,一席話一連說了四次“不去了”。

原文:

《菩薩教悟空領他去見三藏,“我回海上去也。”行者扯住菩薩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這等崎嶇,保這個凡僧,幾時得到?似這等多磨多折,老孫的性命也難全,如何成得什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觀音菩薩連忙好言相勸,變了三枚救命毫毛送給孫悟空,并答應遇到劫難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孫悟空聽了許多好話,逼著觀音菩薩又許下諾言,這才牽回白馬繼續西行。

問題來了,孫悟空為什么要胡攪蠻纏?難道只為了三根救命毫毛?

孫悟空知道唐僧取經對佛教的意義,也清楚自己無可替代的位置,所以才借著撒潑難為一下觀音菩薩。

他和觀音的語言交鋒一點便宜沒占著,最后還被人家損了一頓,這讓他很是不舒服,說不去了就是逼觀音低頭服軟。

觀音菩薩猜透了孫悟空的小心思,知道他只是想要個臉,所以又說好話又許諾言,并且還送了三根救命毫毛。

原文:

《菩薩道:“你當年未成人道,且肯盡心修悟;你今日脫了天災,怎么倒生懶惰?我門中以寂滅成真,須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到了那傷身苦磨之處,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十分再到那難脫之際,我也親來救你。你過來,我再贈你一般本事。”菩薩將楊柳葉兒摘下三個,放在行者的腦后,喝聲:“變!”即變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無濟無主的時節,可以隨機應變,救得你急苦之災。”行者聞了這許多好言,才謝了大慈大悲的菩薩。》

這一回不只是收白龍馬,也是為下回火燒觀音寺做了鋪墊。

孫悟空得了菩薩的好處,表面對菩薩服氣了,但骨子里還是埋怨觀音做人不講究,他是個恩怨分明有仇必報的人,只要有機會肯定會反擊報復。

果然,走到觀音行院時就遇到報復時機,孫悟空趁火扇風將觀音寺燒毀,深深的出了一口惡氣。

我們發現,一個小白龍就將孫悟空折磨的動也不敢動,走也不敢走,守著唐僧居然進退兩難。

這個情節并非指孫悟空的無能,而是表達他缺少幫手,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也是為收豬八戒和沙僧做準備。

唐僧騎上白龍馬繼續西行,這一天走進一座觀音行院。

他們又會有怎樣的經歷?

預知后事如何?

請看下回《火燒觀音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水城县| 邵武市| 遵义县| 高安市| 荔波县| 乡宁县| 济阳县| 宣武区| 宝清县| 富蕴县| 额尔古纳市| 松桃| 扬州市| 齐河县| 拉萨市| 凤凰县| 利川市| 洛南县| 类乌齐县| 黄山市| 雅江县| 昭苏县| 濉溪县| 武功县| 和林格尔县| 郸城县| 泸水县| 教育| 凉山| 玉树县| 昌黎县| 环江| 北碚区| 临沧市| 扶绥县| 彭山县| 泗水县| 丽江市| 政和县| 曲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