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解困局佛祖傳法

  • 大話三國
  • 狼sir
  • 3041字
  • 2012-01-04 10:40:21

要說張飛去請之人,非凡人,正是那人界三位受帝星護佑的未來人皇之一:劉備,劉玄德是也!他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此人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睜眼便能看到自己的耳朵。

昔劉勝之子劉貞,漢光武帝時被封為涿鹿亭侯,后因獻祭金不合格被削去爵位,故使的此一脈失享榮華。劉備父早喪,家貧,以編草鞋販賣為生,然其志向遠大,專好結交天下豪杰。休息之余閱覽群書,十五歲時游學他方,曾師從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等為友。

張飛父曾資助其考取功名,雖因時下朝廷昏庸腐敗,未被錄取,然這一因緣使其與張家人甚熟,每與張飛見面都相談甚歡,飛更以兄長待之。

這日正欲收攤,忽來人言張飛相邀,他便欣然前赴。

張飛早就備好了一桌酒席,待劉備至,便將他二人互相介紹了一番。酒至三巡,張飛將白天發生之事詳述了一遍,向劉備討退王阿狗之計,劉備道:“此人乃一渾人,橫行鄉里多年,幸得云長今日給予教訓,滅其氣焰。然其他日必攜恨卷土重來,對付此人,報官亦無用,只能以武制武,別無他招。”

張飛急道:“可云長兄今權借酒力勝之,而我等又不通武藝,他日再來,卻如何是好?”

關羽淡然道:“既如此,便由得關某遠去罷了,今日能結交二位,已乃三生之幸,豈敢多加拖累,今夜只管飲酒,明日某自當離去。”

“云長兄果然義薄云天,吾今還有一計,二位愿聽否?”劉備聞言道。

張飛道:“若能讓吾等不分開,飛必言聽計從。”

劉備從懷中掏出一張榜單,傳二人閱:“今黃巾孽黨率眾造反,已兵至幽州,克日即將犯境,幽州太守劉焉與吾同宗,今發榜文招兵,我等可一同前去。一來,大丈夫平生當頂天立地,成就功名,不可無為而終;二來我等從軍后,家人盡屬軍門,王阿狗縱有熊心豹子膽,亦不敢來犯張家,可一石二鳥也。”

關羽聞言痛飲杯中酒,豪氣道:“好,劉兄此計甚妙,若如此,吾自不必四處逃難,亦可為國家掃寇蕩匪。他日若成功名,還可使子孫通享福蔭,此去算吾一個。”

劉備聞言十分歡喜,又看向張飛,張飛卻心生怯意,道:“此等上陣殺敵之事,吾夢中亦未曾想過,想那殺豬宰牛都十分困難,何況人乎?”

關羽道:“賢弟之言差已,想那寇匪所到之處,殺人劫財,多少生靈慘遭涂炭,此等惡徒就不應生于天地間,吾等從軍殺寇乃替天行道,實正義之舉也。”

“吾亦知二位仁兄深意,然我這手,但聞那殺戮之事便抖動不已,卻如何去上陣殺敵?”張飛低頭道。

關羽還欲再勸,劉備阻道:“人各有志,此事不可強求,明日我和云長兄前去便了,有我二人在,亦可保那王阿狗不敢前來滋事,賢弟勿憂。”

張飛滿心感激,徒恨自己性格怯懦,于是不發一言,只顧將面前壇中酒一碗一碗往口中灌去,關羽和劉備二人亦奉陪到底,三人不久后皆醉臥與桌前。

俗語道“世間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張飛關羽白天遭遇,皆被一下凡仙將看在眼里,他見關羽武根雖不出眾,可為人行事,義氣為先,十分欽佩。再觀那張飛,雖怯懦怕事,然其武根突出,天賦異稟,若傳以武技,定能成曠世良將。因此他心里十分掙扎,私下里同情關羽,想幫他一把,可又不忍浪費張飛之優然天賦,只急得他在那云頭上搖頭晃腦。待得另一天將飛至,此難題方解。

此時下凡千余名仙將在人間幾日內均已陸續找到各自心儀英雄,只待夜色一到,便要將其引向英雄島去。

卻說天界次日,太上老君,觀音菩薩,玉皇大帝,數百仙官均準時聚于凌霄寶殿中,共研英雄島向凡人傳武授法之事宜。

托塔天王先向三方通報道:“昨日所派下凡仙將大部分已完成任務,回歸天庭,現眾多人間英雄魂靈皆聚于觀音菩薩所幻化之英雄島中,靜待道祖,菩薩和玉帝發落。”

太上老君道:“李天王辛苦了,此番便只剩下如何向凡人授法之事,不知眾仙官有何高見?但講無妨。”

赤腳大仙道:“凡人資質愚鈍,平常戰法尚需習一年半載,今授以仙術,恐非一日可成,若靈魂離體日久,又對凡人肉身有莫大傷害,實時間不裕,無計可施。”

觀音笑道:“大仙勿憂,貧僧已有妙法處之,可不必考慮眾英雄肉身問題。”

赤腳大仙嘆道:“我佛慈悲!若如此,這事就簡單了,選我輩技高者一一面授即可,待其功成后再退回凡間。”

卷簾大將道:“此非上策,凡人智慧有限,若十年方得練成,我等豈非要浪費十年光陰?況且天地二界戰亂急需解決,不宜在此處耽擱太久,應速速解決。”

老君道:“卷簾大將言之有理,此亦是吾之憂也,可想了一日,苦無良策,故勞煩眾仙官集思廣益,多出奇招。”

殿中諸神仙于是紛紛動起腦來,不時冒出許多新鮮點子,可很快又被彼此否定掉了。另一邊,玉皇大帝穩坐一旁,絲毫不擔心,只因許褚乃是天兵,領悟之力遠非凡人可比,只等巨靈神授之以武技,便是吃下顆定心丸了。因此玉帝一言不發,只冷眼旁觀,盡瞧熱鬧。

這時武曲星君道:“依吾之意,不如將武技與法力皆傳于凡人,那瞬間即可習得,待人間戰事畢,我等再收回便是。”

觀音道:“大仙未下凡久矣,實不知人心叵測,若授之以仙法,恐人間會生出千百個張角來,屆時不僅無法平止戰亂,亦會讓三界均卷入其中,失吾本意。”

武曲星君抱怨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卻該如何是好?”

諸神仙聞言也紛紛搖頭,均無良策可出。

這時忽聽得仙樂飄飄,寶花漫灑,七彩祥云簇擁下,一尊大神降至寶殿前,早有那殿前侍衛進宮報道:“西方如來佛祖座下大勢至菩薩駕臨寶殿。”

這大勢至菩薩乃如來佛祖座下大弟子,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向來只負責教內事務,今日法駕突現凌霄寶殿,慌得殿中諸神仙忙束衣整冠,恭立兩旁。

大勢至菩薩入殿后向殿中諸神仙問禮畢,又向玉帝、道祖、觀音菩薩一一施禮后道:“佛祖知眾神遇難題,特命貧僧攜妙計而至,以解此困。”

玉帝道:“承蒙佛祖掛心,吾等愿聞其詳。”

于是大勢至菩薩便解說道:“普天智慧,以人為拙,六根未盡,遍生七情,故不可多授也。人資質愚鈍,尋常法授之頗為耗時,因此我佛如來特傳吾一法,可將諸神仙之得意武技戰法注入果體之中,賜予凡人服之,消化殆盡后,便可盡使神技。雖凡人沒有法力,只能發揮神技之一二,然足以令其成為世間翹楚,只望人類能善用之。”

滿殿神佛聞言皆嘆服,歡喜齊頌“我佛慈悲”,于是大勢至菩薩便將如來所授之法公之于眾,眾神聞言后無不豁然開朗。大勢至菩薩傳法后辭別眾仙,法駕歸西去了。

此難題一解,剩下的就簡單了,太上老君道:“今幸得大勢至菩薩指點,我等可加快行事速度,三方盡遣同數天兵天將去英雄島中,擇仁人志士授之以武技戰法,功成后盡快返回下界,平定戰亂。”

觀音菩薩道:“道祖所言極是,我等將天界之禍移至人間,已屬大過,當從速了之。赴島神仙不分派別,只擇優授法便可,剩下的各按天命便了。”

玉帝問道:“依菩薩和道祖高見,當以何數為妙?”

“天界神技,非凡人可比,得之者雖名為英雄,實乃煞星,因此當合七十二之數,可速解人間憂難。”菩薩道。

太上老君贊同道:“菩薩言之有理,我看三方便各遣二十四員神將入英雄島,不分派系,在千名人類中擇那武根慧根突出者授法。吾已派六甲神丁看守英雄島入口,一個時辰后你我三方各領神將于入口處會面,同時進入,此事刻不容緩,宜速從之。”

玉帝和觀音菩薩領命各自回到己方陣中,盡挑智臣良將,太上老君亦進行了一番布置,此且略過。

只說那一個時辰后,英雄島入口,但看金光萬道,瑞氣千條,道祖太上老君攜一干眾仙飄至,都有何人?當先一員虎將,手持三尖兩刃戟,身披淡黃仙袍,儀表堂堂,威風八面,乃是下界鎮守灌江口,當今玉帝的外甥二郎顯圣真君是也。其身旁并列一人:手持偃月刀,身披英雄氅,腳登火云靴,乃是天界“武狀元”武曲星君。有此二人立于道祖身后,問三界還有何人敢放肆?只慌得那六甲神丁跪迎當道,承接法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阳高县| 清水河县| 凌源市| 临沭县| 尉犁县| 赞皇县| 龙井市| 阳朔县| 班戈县| 湟源县| 云南省| 贵德县| 隆林| 丰原市| 台北县| 石渠县| 平邑县| 化德县| 彭阳县| 会泽县| 政和县| 绥中县| 屏山县| 通许县| 嫩江县| 简阳市| 和龙市| 冕宁县| 军事| 台安县| 咸阳市| 昌江| 包头市| 确山县| 石景山区| 措美县| 繁昌县| 美姑县| 华阴市|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