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中秋宮宴聞驚雷(三)
- 朝露曇花
- 張翊清
- 2101字
- 2013-06-29 11:41:10
正在我細細打量之際,那男子卻突然將目光投向了我,眼光帶著疑惑,我一陣羞郝尷尬,卻靈感突現,這男子,不正是那日街面上撞了我,還弄碎了我的徽硯的異域男子么!怪不得這么眼熟。只是,他那日怎會出現在這秦國都城?哥哥不是說,趙國太子是這幾日才抵達皇城的。
暗自思量之際,那邊拓拔昊似乎也認出我來,眼睛里透著不可置信,側身詢問了爹爹,才重新看向我,一雙帶著異族血統的深目閃著亮光。
哥哥注意到了拓拔昊和爹的談話,眼帶詢問,我回了一個安好的眼神,示意無事。哥哥又朝我斜側方努了努嘴,不再理會還注視著我的拓拔昊,順著哥哥指的方向望去。
瞬時,我的身子完全僵硬,呼吸像是頓住一般。
那斜側方向,端坐于湛王與明王之間的,不正是那個我朝思暮想的李小四。難道是我看錯了?我眨了眨眼,還是他。不像往日,他今天一身玄色長袍,束發冠玉,十分威嚴,與一旁的湛王談笑風生。
一樣的攝人鳳眸,一般的英俊側臉,相似的舉止談吐,熟悉的淡淡笑容。沒錯,就是他!他是誰?他到底是誰?為何會出現在皇宮的中秋宴會上?為何會與湛王他們坐于一起?
我的腦子一片混亂,分不清楚是夢境還是現實。用力咬了咬水唇,很痛,才發現一切竟然是真的。我日思夜想的李小四此刻就在我的不遠處,離我如此之近。
我多么想立刻沖過去抱著他,述說這兩個多月的的思念,多么想質問他為何沒有履行及笄的約定。但一根細長的銀針霎時刺痛了我的神經。
湛王,明王,裕王,皇宮,小四,一切的一切,無一不指向那個讓我心痛又難以接受的事實。稍微仔細思考,便能得出一個結論,小四,小四,排行第四,小四即是當今皇上第四子凌王秦風!
一雙柔荑緊握成拳,指節青白分明,掩于宴桌之下,渾身不住顫抖,一滴眼淚奪眶而出。
一旁的娘注意到了我的異樣,焦急地低聲詢問:“這是怎么了,夕兒?你不舒服么?”
我抬袖拭淚,深吸了口氣,強自擠出一個勉強的微笑:“娘,無事,不過是沙子進了眼睛。不用為我擔心,好好陪其他夫人說說話吧。”
娘看了我半響,確定我確實無礙時,才舒氣扭頭,接著與身邊的李夫人交談。
天已全暗,明月高掛于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之上,御花園中觥籌交錯,歌舞升平。清冷的月光灑在熱鬧非凡的御花園人群里,格外讓人心傷。月缺何謂缺?月圓何謂圓?
我無心欣賞這滿園歌舞,微微頷首,竭力克制失控的情緒,努力使自己平心靜氣。再次抬頭滿目傷痛地看向李小四,他正與身邊的湛王執杯交談,交談中他無意識地朝我這兒瞥了一眼,與我的目光正好碰撞,他執杯的手在空中頓住,酒水撒了出來。四目相對,同樣的疑惑,同樣的質疑。可我似乎還發現了他的慌張之外的一絲泰然,是我看錯了嗎?
湛王察覺到小四古怪的目光,順眼看來,探尋的目光同樣落進了我的眼里。我鎮定地回了一個淺淺的笑容,優雅地收回目光,不再理會。
心里依舊波濤澎湃,不知該如何是好。縱使我早就猜到小四的身份不凡,但卻絕沒有想到他竟會是凌王,而且也沒有料到會是這般情況下讓他知曉我的身份。在我心痛躊躇之際,高臺上卻傳來了皇上的聲音,片刻前還熱鬧的全場立刻一片寂靜。
“中秋佳節,舉國同歡。這一杯,朕敬你們。正是有了眾位大臣的日夜操勞,才有了秦國今日的繁榮。”說著,正襟危坐于高臺龍椅的皇上站起身來,舉起了酒杯,一飲而盡。
全場人在皇上起身之時立馬站了起來,低垂著頭,不敢直視龍顏。在皇上的授意下都執杯而盡,大呼:“皇上萬歲萬萬歲!”
“今日高興,不用這些禮了。都坐吧。”皇上率先落了座,底下的人才陸續坐下。
半響,高臺上再次傳來了皇上和藹卻不失威嚴的聲音。
“中秋乃闔家團圓之日,今日君臣齊聚一堂,實在難得。”皇上抬手掩唇輕咳了一下,又接著說道,“天公作美,玉盤高懸,古來月圓之日,不少文人墨客作詩頌月。今日朕也附庸風雅一回。”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1.
皇上背手而立,仰頭望月,慢慢地大氣吐出即興之詩。底下群臣一片叫好之聲,直言皇上之詩大氣磅礴,宜情宜景。
我暗自好笑,所作之詩倒是上佳。只是這大氣磅礴倒不知從何說起,口是心非者占絕大多數。皇上這首詩情感細膩,只是這思親懷鄉之情?唉,皇上之尊,舉國是故鄉,可何處又是故鄉?何處有他的親人?高處清寒啊!
皇上收起有些悲戚的神色,轉而看向湛王:“宇兒,你詩詞造詣一向就好,今日何不展示一番?”
湛王起身遵命:“是,父皇。”
他依舊是一身月白色長袍,舉止謙虛有禮,但不失皇家氣勢,這是個天生在權力場中打滾的男子。他繞至桌前,思索片刻,脫口而出: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2.
1.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全詩表達了詩人思念親人,懷念家鄉的情感。大致意思是窗外是滿月,明鏡里也是滿月,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輾轉流離,家鄉越來越遠;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歸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樣潔白,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著羽毛。看著那月宮中的玉兔,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閑地數著新生白毛。所以說文中大臣的話根本就是阿諛奉承,完全沒有理解這首詩的意境。
2.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全詩最富哲理的便是“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經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