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檿弧萁服
- 西周玥
- 云裳鳳翥
- 2710字
- 2011-11-10 16:45:10
就在西若寒和岳璟琦都一籌莫展之際,一樁怪事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鎬京城內最近總是傳唱著一首童謠:“月將升,日將沒;檿弧萁服,幾亡周國。”這首膾炙人口的兒歌不幾日竟傳遍街頭巷尾。宣王出宮狩獵時屢聞此童謠,不禁滿腹狐疑、憂心忡忡。
第二日早朝,金鑾殿上,宣王開門見山的問道:
“各位愛卿可曾聞聽最近街頭所唱童謠?月將升,日將沒;檿弧萁服,幾亡周國。”宣王忿然作色。
朝堂下三公六卿登時一陣小議,伯少虎上前奏道:“微臣知那檿,乃是生長于山中的桑木,因材質堅韌被制成良弓,故古籍中又將良弓稱為檿弧;那萁為生長在水邊的野草,制作弓弩的人將其曬干做成箭袋,稱為萁服。”
宣王姬靜微微點頭,“那么這檿弧萁服究竟影射何意呢?”
太宰仲山甫上前半步:“臣以為,此乃利器之示,意味著戰事。我朝今國泰民安,應銷毀此等利器相關之物。”
“嗯,愛卿言之有理。”姬靜遂下令將鎬京周圍所有武庫內的弓矢箭弩全部焚燒銷毀,并頒令天下,日后再有私自制造販賣弓弩箭矢者殺無赦!雖然頒令下去,姬靜還是心有余悸,這童謠就像他心中的蒿草令他坐臥不安,遂召太史伯陽父進宮,令他夜觀天象,占卜大周之運勢。伯陽父夜觀天象,不禁大驚失色:
“月將升,日將沒。日者人君之象,月乃陰類,日沒月升,陰進陽衰其為女主干政明。周恐亡于陰盛。”
“哦?”宣王不禁倒吸一口冷氣,“我如今后宮之主為姜王后,姜后一向仁德賢淑,多年來恪盡己責,有口皆碑啊!”
“王上,恕微臣直言,那星象所顯果出自后宮。望王上明察!”
太史一番話更加令姬靜坐臥不安。為雪先父厲王暴征失政之齒,自己少年勵志,壯心不已。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勵精圖治,南征北戰,大半生鞠躬盡瘁,殫精竭力。姬靜太在乎自己嘔心瀝血中興的周室大業了,如今竟要在一介女子手中毀之一旦,姬靜如何不如坐針氈啊。
宣王于是召來宮廷覡師在后宮設壇卜卦,最后覡師將那陰盛之氣定位于玉寧宮。姬靜聞聽不覺大驚失色。
“麗妃之宮?若寒她未入宮前一直居住荒山僻壤,入得宮來又深居簡出,怎會動搖我大周社稷呢!”姬靜不覺痛心疾首,為何偏偏是他摯愛的麗妃呢!
一連數日姬靜坐在若寒對面不言不語,只是妄自嗟嘆,又愀然而去。那種矛盾交織的痛楚真是無以言喻。將若寒正法嗎?他實在于心不忍;可是此事殃及大周運勢,又絕不能心慈手軟。心情雜亂無章的姬靜不知不覺地踱到慈寧宮姜王后那里,侍女前來奉茶,卻不見姜王后蹤影,于是質問侍女,這時幫姜后處理后宮諸事的貼身內侍傅姆跪地行禮:
“王上,王后娘娘此時正脫下盛服,卸下鈿釵耳珰,在永巷等待王上定罪。”
“什么,王后何故去那關押女犯的囹圄?王后她何罪之有啊?”
“王后說,她無才無德,不能整肅內廷,令女妖禍亂,危及我周朝社稷,使得大王不思朝政。王后深感罪不可赦,正自永巷引咎責躬。”那傅姆跪地叩首。
周宣王自與那姜后成親自是對她尊重有加,因那姜后端莊嫻雅,持事穩重大氣,后宮諸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堪稱母儀天下。然今日竟作出如此之舉,實是令姬靜大出意料。姬靜忙轉去永巷,走過櫛比低矮的囚牢,宣王不禁自覺汗顏。王后正素面散發,縞衣素帶地坐于囚房的草席之上。見宣王駕臨,作揖行禮:
“臣妾自知罪不可赦,待王上發落。”
“王后快快請起。王后何罪之有,是寡人一意孤行,沉湎于兒女情長,令王后憂心忡忡了。唉!孤接受王后勸諫,快快整衣隨孤回宮吧!”
“王上,那妖妃不除恐我朝危矣!”
姬靜眉宇緊鎖,其實他一直遲遲不愿下這道口諭,只是今日王后促成了他下這道口諭的決心:
“來人吶,將麗妃打入冷宮!”姬靜字字句句心痛難當。
“王上,那禍國殃民之女理應投入永巷等待發落啊!”姜后據理力爭。
“王后,那麗妃,她如今已經有孕在身,暫且待她生產再作發落吧!”這是姬靜下的最言不由衷、矛盾掙扎的一道圣旨,他想,將若寒暫且打入冷宮,已經是自己不枉愛這女子一場了……
西若寒就這樣被打入了冷宮。深宮幽怨深幾許,那冷宮之中大不比玉寧宮中瓊樓玉宇、金樽美饌。若寒接到圣旨卻是漾上唇邊一絲凄笑:
“去那一處清幽之地正合我心夙愿。”
可是那近乎囹圄的境地幾乎是與世隔絕的,小嬋也不得出入宮闈,自此斷了與宮外的聯系。若寒入宮后一度得寵令六宮粉黛盡失顏色,就連主子姜后都備受冷落。因此王后身邊的傅姆一直耿耿于懷,這傅姆一度以年長位高、主管后宮而居高臨下、刁鉆凌人。她匪夷所思的是天子身邊美女如云,為何偏偏對這個女子情有獨鐘,她一直為王后咽不下這口怨氣,于是百般刁難于若寒。不是吩咐給若寒送去殘羹剩飯,就是將數不盡的針線交與若寒與小嬋去做。西若寒都置之一笑,不以為苦。冷宮中,若寒寢宮的隔壁是一個前朝宮女英瑤。這英瑤年逾不惑,卻是大腹便便。她為人心地善良淳樸,常常幫助若寒和小嬋做些縫補的活計。若寒和小嬋始終是感激不盡。西若寒早已看淡這宮中的傾軋爭斗、爾虞我詐,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小嬋最后一次見到璟琦捎回來的話:
“小嬋,告訴若寒,我已經想好了救她的辦法,讓她保護好自己,等待我們一家團圓的時刻!”
這句話就像每日朝起之陽,令若寒心中充滿期待。摸著日益隆起的腹部,若寒素面朝天、笑靨楚楚,她憧憬著璟琦牽著她和孩子的手,無憂無慮的在原野上嬉戲奔跑,再不用受這束縛思念之苦……
姬靜自將若寒打入冷宮后一度委頓,時時黯然神傷。這一日正自殿上無精打采,忽聞奏章上報:
“報,那魯國因廢長立幼發生內戰,戰火蔓延,危及周邊!”
另一道奏折接踵而至:
“啟稟王上,那北方犬戎近日大舉入侵,請天子速派大軍迎擊。”
姬靜近日正因麗妃之事窩火,聞聽此兩道奏章怒不可扼,想想那魯國內亂是由自己一道圣旨而起,算是家事紛爭,可暫且擱置。但那犬戎竟然如此囂張,膽敢犯我邊境,這是外擾絕不姑息,他已經聽不進仲山甫等勸諫,即刻調遣諸侯精銳,組成“南國之師”,直奔犬戎而去。那犬戎皆游牧民族,兵強馬壯,來勢兇猛。那臨時所組南國之師軍心渙散,竟不戰而潰。周宣王自年少出征,節節勝利,所向披靡,聞聽兵敗于犬戎,不禁怒火中燒。可此時正值寒冬,戰車前駛艱難。于是姬靜強抑怒火,待寒冬一過,便御駕親征,直奔呂梁山東麓的千畝。宣王本打算突襲,卻不想犬戎早有準備,雙方一經交戰,周軍又被犬戎大破登時潰不成軍。姬靜驚錯之中落荒而逃,就在即將被生擒的千鈞一發之際,被趕到的援軍救回大營。那犬戎不敢盲目大犯,也擄獲一些兵馬撤退了。帶著殘兵敗將回到鎬京,姬靜狼藉不堪,想想那命懸一線之時就心驚肉跳,千畝之戰是姬靜憑生戰事之辱,姬靜一想起此敗就火冒三丈,可如今也只能偃旗息鼓。又想想自己一手制造的魯國戰事,不禁悔不當初、噬臍莫及,此時姬靜才忽地憶起那首童謠:
“月將升,日將沒;檿弧萁服,幾亡周國。”他不禁憤怒的將手中玉盞狠狠摔在地上,從此性情暴戾,一時間宮廷上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蟬。
免您的稿件丟失,請勿在線直接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