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游龍驚鳳
- 西周玥
- 云裳鳳翥
- 2044字
- 2011-11-10 16:45:10
且說那兩個嬰兒岳無牙和岳無盈被棄之木盆,順著河道隨波逐流。無牙的木盆被岸邊樹蔭的一處枝椏攔住,后被一路尋覓、心思縝密的朱旭發現,朱旭再度苦苦尋覓卻始終未發現無盈的下落。眼下鎬京城內戒備森嚴,滿城上下一股陰郁之氣,家家戶戶的嬰兒正被左儒帶兵逐一盤查。朱旭唯恐生變,連夜將嬰兒無牙送出了城,前往華山尋那結拜兄長聶紫風。
閑云野鶴般的聶紫風身著皓白繒衣,須發皆白。他手持拂塵,端坐在青云繚繞的紫風觀中仙氣飄飄。聶紫風曾經武功卓群、天下無雙,他博古通今、才氣螮蝀。如今卻早已置身世外、虔心清修,再不過問紅塵世事。他一手接過那襁褓中的嬰兒,不覺悠悠慨嘆:
“此兒相貌非凡,集天地鐘靈毓秀之精華,將來乃人中龍鳳、瑋奇之才啊!”
自此將岳無牙收于門下,改名聶無牙,從此鉆文習武……
那左儒尋找嬰兒未果,又恐連累全城嬰兒,只能找來兩條襁褓硬著頭皮和宣王交差:“王上,那對嬰兒恐被巨波吞噬,微臣只在河中打撈到兩條襁褓。”
姬靜空望著兩條襁褓也是無可奈何,遂以辦事不力下令將左儒降了官職。此事只好暫且擱置。
這一日,那雍山下姒村的姒毅和戎翠玉夫婦二人朝鎬京城趕來。兩個人是以編制萁服箭袋為生的,每年都要趕到鎬京賣掉一年辛苦編制的萁服箭袋以維持生計。那姒毅坐在毛驢上唱著小曲,心中美滋滋的盤算著:“賣掉這些萁服箭袋,留下一年的用度,剩下的錢也買上它一匹馬,再套上輛車,炫耀鄉里,豈不美哉?”
“當家的,瞧你高興的。唉,你下來,也讓我騎上那驢一會,歇息歇息。”那翠玉抹了抹額前汗浸的鬢發。
“唉,你這婆子,剛剛坐了那么久還要坐!未嫁從父,嫁人從夫,難道忘了三從四德嗎?待進京賣掉這些箭袋,我定給你套上一輛馬車,讓你坐個夠,到時讓你榮歸故里!”
“唉,你個死當家的!你給我下來!”
“得兒,駕!”姒毅拍了拍驢屁股揚長而去,后面的翠玉氣急敗壞的叉著腰:“死當家的!你等等我!”
兩個人就這樣吵吵鬧鬧、喋喋不休的趕往鎬京。終于遙望到鎬京的城闍,姒毅立刻從毛驢上蹦了下來目光炯炯,翠玉也高興得手舞足蹈。
待靠近城門,卻見人頭攢動。進城的百姓正排著隊等待守衛的逐一搜查,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這時前面一彪形大漢突然被幾個官兵五花大綁起來,押至城墻下。眾人皆小心翼翼、議論紛紛。
“宣王下令,所有私自販賣弓弩箭矢者殺無赦!你竟敢私販如此多的弓箭,罪不可赦!”那為官的一副冰霜面孔,眼神中一片蕭殺,讓人看了就不寒而栗:
“壓下去,斬了!”隨著一聲令下,刀起刀落人頭滾地,可憐那大漢都未曾喊出冤枉來,就訇然倒地。頓時血涌如柱,那滾落的人頭目光哀怨、面目猙獰,嚇得眾人紛紛后退。這后面的姒毅和戎翠玉見到此情此景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驢都顧不上牽,兩個人一路狂奔、望風而逃。直逃到望不見城闍的影子,又見后面的官兵并未追上來,這才驚魂未定的坐在河邊氣喘吁吁:
“老天,好懸就丟了性命!這宣王何時頒布的命令,什么檿弧萁服者殺無赦!咱那村落咋全然不知啊!”姒毅虬結著眉頭。
“當家的,這可怎么辦呢?這萁服箭袋都丟了,連毛驢都搭上了。咱們這一年吃什么喝什么啊?”那翠玉嗚嗚啼啼的哭了起來。
“能怎么辦?如今只能打道回府了!”姒毅又一轉念,“不行啊,老婆子。我們即使回到鄉里,那天子既已下了禁令,那官府還是會查到我們家是編萁服袋的,我們回去,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哎呦,這可如何是好?我們竟然無家可歸了?老天爺為什么斷了我們的活路啊?”夫妻倆左右為難,不禁抱頭痛哭。這時他們忽然聞得岸邊樹叢里一個女人也在嚶嚶而泣。夫妻二人心想:“難道這女人也和我夫妻倆同病相憐?”不覺順著哭聲上前覓去。
這嗚咽落淚的正是前朝宮女英瑤。她自被賞了細軟放出宮來,就執著一念的去尋找那兩個被棄之溝渠的嬰兒。英瑤乃良善忠直之人,既與西若寒面前蒙了誓要照顧她的一雙兒女,就斷不能違背誓言。這一日她尋到下游,忽地看到寬闊的河水中有一木盆漸漂漸遠,里面還依稀傳來嬰兒的啼哭。可是河水湍急,自己也是虛弱不堪,又不通水性踟躇著不敢下水,一時竟急的嗚咽落淚。見來人相問,陡地跪地而拜:
“這位官人,行行好,快快幫我救下那河中嬰兒,那是我的孩子啊!”
那姒毅雖然素日貧嘴市儈,但危難之際還是二話不說跳下河去救人。當他托著木盆游上岸來,英瑤感動得淚如雨下。
拆開襁褓抱出嬰兒,看了那右臂上月牙形的胎記,竟真的是無盈。英瑤又跪倒在地,“恩人那,大恩大德,定當涌泉相報!”遂拿出宮中所賞細軟銅錢送與這對好心的夫婦。
待細細聞得這夫婦二人的經歷后,英瑤緩緩道:
“如你二人不棄,便和我一同回褒國的老家溪村吧。那里距京城遙遠,可暫時安身立命。”
姒毅夫婦也唯恐回到家中橫遭殺身之禍,也就隨著英瑤輾轉來到褒國的溪村,從此夫婦二人將英瑤視為娘親,二人并無子嗣,遂將那嬰兒無盈改名姒兒,視如己出。一家人相依為命,直至英瑤壽終正寢……
岳無牙和岳無盈這對孿生兄妹就這樣咫尺天涯,天各一方了。但是他們身上卻有一種神奇的感應所在。一方生病疼痛之時,另一方總能感應到痛徹心扉。從小到大,這種感應總是令兩個孩子匪夷所思,這種神奇的力量終在十幾年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