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存謹慎蹣跚學步 習詩畫歲月安寧
- 亂世名媛
- 折梅寄江北
- 2848字
- 2012-10-18 17:24:31
婉卿學畫畫的過程中懂得了一些藝術的規律,也修養了心性,尤其她體質弱,對安神靜養都是好的。也學會了平心靜氣。做事更有禮有節,說話謙和溫柔。她把藝術的規律與寫作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風格。溫和友善,清新自然。因為受胡適的影響,她主張寬容待人,對事情和困難不多計較。所以文章中表現出來的也是這些。
偶爾也會見到徐志摩,徐志摩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詩人,他總是珍藏那些美好的事物,他喜歡同大家肆無忌憚地開玩笑。一日,夜晚他來到友人家,突然拉著燈,正碰到夫妻在客廳沙發上溫存,羞得人不知如何是好。大家卻都不計較他,反而很喜歡他。他是梁啟超的學生,胡適的好友,也深得各界要人,包括蔣介石的喜歡。婉卿雖有工作的經歷,但畢竟涉世未深,本質單純。這時她反而更謹慎,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同她敬佩的人學習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徐志摩教會了她,珍惜世間的美好,這樣人自身的痛苦也會少。這樣不管外界是怎樣的,自己的內心總是陽光明媚的。人較之于世界,不過是滄海一﹡,要認識到自己的渺小。不要與世界有太多的沖突。或者要順應社會的規律,而把握自身的命運。既然每一個個體是重要的,那自己現實的感受也是重要的。婉卿也覺自己從小獲得了太多的愛,她是沒有太多抱怨的。她要用自己的筆,回報社會,這一點又同于冰心,用愛來解決社會的矛盾和沖突。她認為女性沒有必要持與社會對抗的態度,而應理性地把握人性,把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基本的觀點就是做一個知性的女性與一個與自己對等的男子結婚。這樣便把握住了人生的大半。另一些文章便是回憶和贊美美好的童年和友誼。表達對逝去歲月的留戀。多少的相聚,不會重現。自己也從一個天真無知的人,開始去承受各種各樣的感傷,要準備去面對和擔當世俗的一些東西。這些都讓人惆悵。陳半丁贊美她﹕“人美麗自然,畫如其人,恬淡悠遠,不事雕琢。”
這段時間,胡適來得多一些,他逐漸地竟關照她的體質,要她多休息。對她說:“文學,藝術功夫都在其外。看書﹐練習是一方面,更多的不如不要太放在心上,要生活輕松些。”囑咐她吃東西要更講究。有時也帶一些燕窩之類來。提醒她格外注意營養。婉卿非常感謝﹕“謝謝先生﹐如此周到!也更讓我有了底氣和信心。”
“唉,你這個小機靈,成天看著你,無憂無慮便好了。”他眉頭緊鎖地說。
“先生要能一直在身邊就好了。”婉卿不禁顯出疲憊的語氣,她平日見人縱使再勞累,也會強打起精神來。現在,胡適不同一些,她希望自己真實的痛苦有一個表達的地方。她信任、依賴胡適。盡管她也隱約感到胡適對她格外關心、喜愛。想她是什么樣的人呀?但凡誰,細微的感情變化﹐都逃不過她敏銳的感受。只是她喜歡胡適這個人,像胡適能包容她的一切一樣,她能包容胡適的一切。只要他能陪著自己,教導自己。她想被人喜愛總是好的,誰也有喜歡的權利,不過是師長對晚輩的喜愛罷了。縱有些許不妥﹐自己也沒必要拒他千里之外的。她托著頭,胳膊支在沙發扶手上。
“我會支持你的。”胡適希望她能放心,她這個樣子像個無助的羔羊,好讓人心疼。胡適想先前的名聲,與她這樣小的年紀是不適合的,即便沒有風雨,也承受不起。她又體弱多病,都是消耗生命的。他希望自己能使她消除恐懼。她很害怕挫折,很希望完美。她的顧慮是基于她對命運無常的認識,那確實是讓人恐懼的。他想到這里又想笑。
“謝謝您!”婉卿語氣微弱地說。“我寫文章其實也不是刻意要寫,那就成了無病呻吟。也有些是打發時間的緣故。不愿出門,在家也無事可做。豈是我要自閉﹐不容人,是因外面有鬼!”
“社會污穢的很,還用你這面鏡子去照嗎?只是鬼有時防不勝防。”
“人人都聰明的,只不過有人隨波逐流,有人還助紂為虐。因為有你們,我才可以堅持。生活本就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我的日子清靜得很。”說完笑了。
“你的這些道理,我還沒能完全總結出來呢。我閑了就來你家喝茶,和你聊天。”胡適笑著說。
“你這回幾時要走?”
“后日。”
“又不知多久才能見了。”婉卿嘆道.
“我會來看你的。”胡適安慰她。
趙婕來找婉卿,一起閑聊,“咱們班的李耀雯因唱歌成為明星。”
“那太好了,她是第一個明星。她意志堅強﹐勤學苦練,不畏困難。她唱得好,我要買她的唱片。”婉卿很興奮。
“我卻沒意志唱了。”趙婕想起自己半途而廢,很慚愧。
“唱就唱﹐不唱就不唱。幸福便好了。那里復雜得很,不是一般人駕馭得了的。李耀雯沒有心計,只知道和人拼命,你還記得她前幾年兩拳把劉新榮打倒的嗎?遇到這種人﹐別人再多的心計也沒用了。我在想,五四之后,知識分子們總在想著如何喚醒民眾,自己卻被擠壓得滿腹哀怨,成了病梅。我是不刻意追求事業的。廬隱寫文章,總要深入調查,我只寫自己的感受,技巧與閱歷都比不了她,但我也不強求。也許終是個最沒出息的。我也不和你們比。”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想法,我也不比的。”
“要不你是知音呢!”
婉卿寫下一首詩﹕
《那凋落的花瓣》
那凋落的花瓣
我見她如雪的花瓣
歡喜地落下
多少人為她哀怨嘆息
也有人嘲笑她終于落下
我懂得她
她不愿與狂風搏斗
好使自己的枝干
變得堅硬
那堅硬
其實是最脆弱不堪
縱使脆弱不堪
又如何
柳的枝條
不是堅韌而溫柔的嗎
她認為女孩子就是女孩子的樣,沒必要變得堅硬,那些叫囂得堅強的,卻不一定不會背叛,背叛良心,背叛靈魂。沒必要歷盡磨難要功成名就。
對于情感,婉卿又開始思念程遠,思念他的笑容,他的愁怨,想起一起談笑的情景。自己是多么激動!她在想,先前對于紹偉是個拘謹的小孩,羞羞答答,躲躲閃閃,而程遠終日坐在自己身邊,俊美的外表,仿佛能聞到他溫和又包容的氣息,只想躺在他的懷里,任他緊緊地抱著自己。他憂愁時比任何一個人都深重,她雖不知道這種痛苦是如何凝成的,卻最讓人感動。她想起他笑起來時的眼睛,明澈地閃著光彩,她希望能永遠這樣調笑。她知道盡管她再怎樣克制,也不能說這樣的玩笑是完全純潔的。這是最讓人矛盾的,女孩子的真心怎能輕易地付出。可是自己的心不給他﹐又能給誰呢?所以有時她想若不能在一起,自己應該為他終生不嫁。這樣相逢的時候,才有交代,才能說我的心和我的人都是他的。要不怎么見他。沉思半天,終于回過神來,也許還是想得太多,幾時才能見到他呀?
每天起來,就鋪開紙寫,畫。老師讓多臨摹,石濤,徐渭,王蒙,通過畫可以與古人交流,才能體會傳統文化的博大和精深。繼承這些既是收獲也是責任。據說石濤是一個矛盾的人,他的父親是明朝的靖江王,他是本姓朱的,父親在內訌中被處死,他出家當了和尚,但他卻是積極入世的,明亡后,進京城廣泛結交,達官權貴,希望能有所作為,但他們只當是一個會畫畫的和尚,并沒放在心上。他把憂愁苦悶發泄在畫中,所以他的畫既師法古人,又富于情感,有強烈的個性色彩。筆法豐富,變化多端,既有縱橫排闥,又有細致工巧。他遍歷名山大川,他的畫中表現出山川自然的特點和精神。婉卿想他真是一個聰明絕頂富于創造的大家。
時光就這樣在這座房子前靜靜流淌,早晨陽光凄清,像一把利劍穿透這間屋子,傍晚陽光又變得昏黃柔和,仿佛在靜靜地訴說著什么,蘸著歲月的沉香。
晚上,李媽做幾道菜,她喜歡吃油燜筍。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誰也不多說話,顯得溫馨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