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牛人傳奇 牛人曹劌(6)

  • 心尖上的先秦
  • dayeyilang
  • 4674字
  • 2014-06-26 17:38:36

曹劌擔任國防部長后,發現魯國的外交也很軟弱,被別國侵占了領土,只會抗議,只會發外交照會,這讓他很不爽,他就跟魯莊公講了自己的意見,覺得外交必須強硬,該放狠話的時候,就得放狠話,而且要敢于硬碰硬,國家要不怕打仗,要敢于打仗,對侵略者不教訓是不行的。于是乎,魯莊公就同意他的看法,還任命他兼任了魯國的外交部長,負責魯國的軍事外交事宜,并一再鼓勵他不要有畏懼情緒大膽干,尤其是要重視開疆拓土工作。

魯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齊國的姑娘。魯桓公將去齊國,準備與夫人同行。申俞諫止說:“這不好。女有夫家,男有妻室,雙方不相混亂,這是一種禮。”魯桓公不聽,還是帶著文姜與齊侯在爍水之地相會。文姜私通于齊侯,魯桓公知道了,責備文姜。文姜告訴了齊侯,齊侯發怒,在宴請桓公的時候,使公子彭生扶之上車拉斷其肋骨,魯桓公死在車上了。齊國大夫豎曼說:“賢者死于忠誠以消除人的疑惑,百姓就安定了;智者深究事理而考慮長遠,自身就免禍了。彭生作為公子,僅次于國君,不忠諫而阿談逢迎以戲弄國君,使國君失了親戚之禮;現在又為國君闖了大禍,使兩國結怨,彭生豈能免罪呢?禍敗原因,歸于彭生。君上您因怒而造禍,不顧交惡于親戚之國,寬容了昏惡的彭生,就是無恥。那就不僅彭生一個人所能了事的了。魯國若興兵問罪,也一定用彭生作理由。”二月,魯國果然通知齊國說:“我們的國君由于敬畏您的威望,不敢耽在家里,而到齊國修好。完成了外交之禮但沒有生還,無所歸咎,請用彭生來解除這個怨恨。”齊國于是就殺了彭生,以謝罪于魯國。五月,齊襄公在貝丘打獵,見到一只野豬。侍從們說:“這是公子彭生。”齊襄公發怒說:“彭生怎么敢來見我?”用箭射它,這只野豬像人一樣站著英叫起來。襄公害怕,從車上掉下來,傷了腳又丟了鞋。回來向一個名叫費的侍從人員要鞋,沒有找到,用鞭子打費血。費跑出來,在大門遇到造反的叛賊,被捆綁起來。費脫掉衣服讓他們看打傷的背,叛賊相信了他,讓費進去捉齊襄公。費把齊襄公藏了起來而再出,與叛賊戰死在門里。石之紛如也死在階下。孟陽冒充齊襄公躺在他的床上,叛賊把他殺死以后說:“不是國君,相貌不像。”這時忽然在門下面發現齊襄公的腳,于是殺了齊襄公而擁立公孫無知為國君。

鮑叔牙事奉公子小白逃奔到莒國,管夷吾和召忽事奉公子糾逃奔到魯國。魯莊公九年,齊國的公孫無知因為虐待雍凜,雍凜殺了公孫無知。齊桓公從苔地先回到齊國。魯國這時也動兵伐齊,要納公子糾為君,雙方在乾時那地方作戰,管仲箭射桓公,僅中帶鉤。魯軍打了敗仗,齊桓公即位為君了。于是齊國要脅魯國,要魯國殺公子糾。齊桓公問鮑叔說:“將怎樣安定國家?”鮑叔說:“得到管仲和召忽,國家就安定了。”齊桓公說:“管仲和召忽是我的仇人呵。”鮑叔便把他們三人從前的謀劃告訴了桓公。桓公說:“那么,能得到他們么?”鮑叔說:“要快快召回,就能得到,不快就得不到。因為魯國的施伯知道管仲的才干,他會獻計讓魯國把大政交給管仲。管仲如果接受,魯國就知道如何削弱齊國了;管仲如不接受,魯國知道他將回齊國,就一定把他殺掉。”齊桓公說:“那么,管仲將接受魯國政務么?還是不肯接受呢?”鮑叔回答:“不會接受。管仲不為公子糾而死,就是為安定齊國,若接受魯國政務,就是削弱齊國了。管仲對齊國沒有二心,雖明知要死,也肯定不會接受的。”齊桓公說:“他對于我,也肯這樣么?”鮑叔回答說;“不是為了您,而是為了齊國先代的君主。他對您當然不如對公子糾更親,對公子糾他都不肯死難,何況您呢?您若想安定齊國,就快把他接回來。”齊桓公說:“恐怕時間來不及了,怎么辦?”鮑叔說:“施伯的為人,聰敏然而伯事,您若及早去要,他害怕得罪齊國,一定不會殺的。”桓公說;“好。”魯君施伯果然去對魯君說:“管仲是有智謀的,只是事業未成,現在魯國,您應把魯國大政委托給他。他若接受,就可以削弱齊國;若不接受,就殺掉他。殺他來向齊國討好,表示與齊同怒,比不殺更友好。”魯君說:“好。”魯國還未及任用管仲從政,齊桓公的使臣就到了,說:“管仲和召忽,是我的叛賊,現在魯國,我想要活著得到他們。如得不到,那就是魯君您和我的叛賊站在一起了。”魯國問施伯,施伯說:“您可以交還給他。我聽說齊君性急而極為驕傲,雖得賢才,就一定能使用么?如果齊君真的使用了,管子的事業就成了。管仲是天下的圣人,現在回齊國執政,天下都將歸順他,豈獨魯國!現在若殺了他,他可是鮑叔的好友,鮑叔借此與魯國作對,您一定受不了,還不如交還齊國。”魯君便把管仲、召忽捆起來準備起行。管仲對召忽說:“您害怕么?”召忽說:“怕什么?我不早死,是等待國家平定。現在既然平定了,讓您當齊國的左相,也一定讓我當齊國的右相。但是,殺我君而用我身,是再一次對我的侮辱。您作生臣,我作死臣好了。我召忽既已明知將得萬乘大國的政務而自死,公子糾可說有死事的忠臣了。您活著稱霸諸侯,公子糾可說有生臣了。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生名與死名不能兼顧,德行也不能虛得。您努力吧,死生在我們兩人是各盡其分了。”于是上路而行,一進入齊境,召忽就自則而死了。管仲也便回到齊國。君子們聽到都說:“召忽的死,比活著更賢;管仲的生,比殉死更賢。”

另有一種說法是:齊襄公即位第二年,驅逐小白,小白逃入莒國。襄公在位十二年而死,公子糾即位。國人召小白回國。鮑叔說:“還不回去么?”小白說:“不行。管仲有智,召忽強武,盡管國人召我,我也是進不去的。”鮑叔說:“如果管仲的智謀確實發揮出來了,齊國為什么還會亂?召忽雖然強武,豈能單獨對付我們呢?”小白說:“管仲雖然不得行其智,但畢竟不是沒有智;召忽雖不得國人支持,他的黨羽還是可以圖害我們的。”鮑叔回答說:“國家一亂,智者無法搞好內政,朋友無法搞好團結,國家是可以奪到手的。”于是命令車駕出發,鮑叔趕車,小白乘坐而離開苔國。小白說:“管仲和召忽兩人是奉君令行事的,我還是不可冒險。”說著就要下車。鮑叔用靴子擋住小白的腳說:“事如成功,就在此時;事如不成,就由我犧牲生命,您還是可以不死的。”于是繼續前進。到了城郊,鮑叔命令二十輛兵車在前,十輛在后。鮑叔對小白說:“他們懷疑我們這些從人,但并不認識我。如果事情不成,我便在前面阻塞道路。”接著鮑叔對眾宣誓說:“事情成功,都聽我的命令;事情如果不成,能使公子免禍者為上,死者為下,我用五輛兵車的車徒器械攔路。”于是,鮑叔充當前驅,就進入齊國,驅逐了公子糾,管仲箭射小白,僅中帶鉤。管仲與公子糾、召忽就逃往魯國去了。齊桓公即位以后,魯國曾攻伐齊國,想立公子糾而沒有辦到。

桓公元年,召見管仲,管仲到后,桓公問:“國家能夠安定么?”管仲回答說:“您能建立霸業,國家就能安定;建立不了霸業,國家就不能安定。”桓公說:“我不敢有那么大的雄心,只求國家安定就成了。”管仲再請,桓公還說:“不能。”管仲向桓公告辭說:“君免我于死,是我的幸運。但是我之所以不死于公子糾,是為了要把國家真正安定下來。國家不真正安定,要我掌握齊國政事而不死節于公子糾,我是不敢接受的。”于是走出,到大門,桓公又召管仲回來。管仲回來后,桓公流著汗說:“你一定要堅持,那就勉力圖霸吧。:管仲再拜稽首起來以后說:“今天您同意完成霸業,我就可以秉承君命立于相位了。”于是便發布命令使五官開始辦理政事。過了一些時候,桓公對管仲說:“我想乘此諸侯間沒有戰事的時候,稍微加強一下軍備。”管仲說:“不行。百姓生活困難,您應該先親百姓而收斂軍備,與其厚于軍隊,不如厚于人民。齊國的國家尚未安定,您不把人民生活放在首位而先擴充軍備,那就將外不親于諸侯,內不親于百姓。”桓公說:“好。”這件政事沒有能夠實行。

桓公二年,國愈亂,又對管仲說:“我想加強軍備。”管仲又說:“不行。”桓公不聽,果然修治軍備。桓公曾與宋夫人在船中飲酒,宋夫人搖蕩船只嚇唬桓公’。桓公發怒,休了宋夫人,宋國則把宋夫人再嫁給蔡侯。第二年,桓公怒對管仲說:“我想伐宋。”管仲說:“不可以,我認為內政不修,對外用兵不會成功。”桓公不聽,果然起兵伐宋。各諸侯興兵救宋,把齊軍打得大敗。桓公發怒了,回來對管仲說;“請你加強軍備。我的戰士沒有訓練,兵力又不充實,所以各國諸侯敢救我們的敵國。必須在國內加強軍備!”管仲說:“不可以,這樣齊國就危險了。國內奪取民用,鼓勵兵士打仗,這是亂國的根源。國外侵犯諸侯,各國人民多怨。行義之士,不肯到齊國來,國家還能沒有危險?”鮑叔也說:“您一定要聽納夷吾的意見。”桓公不聽,命令全部封地之內加強軍備。增加了關稅和市場稅,桓公便用來按作戰勇敢頒發祿賞。鮑叔對管仲說:“從前,桓公曾同意您興舉霸業,現在國家愈亂,您將怎么辦?”管仲說:“我們的國君性急,其見解多有悔改,姑且等他自己覺悟吧。”鮑叔說:“等他自己覺悟,國家不就受損失了么?”管仲說:“不會。國家政事,我還在暗中辦理著,混亂一些還有時間挽救。國外諸侯的大臣,既沒有趕得上我們二人的,便無人敢來侵犯我國。”到下一年,朝廷里爭奪祿位,互相殘殺,折頸斷頭的事不斷發生。鮑叔對管仲說:“國家死的人多了,這不是壞事么?”管仲說:“怎么能是?那些人都是貪民,我所憂慮的,各諸侯國的義士不肯入齊,齊國的義士不肯作官。這才是我的憂患所在。象那樣一些死者,我何必加以愛惜?”

桓公又在國內加強軍備。桓公三年,桓公將伐魯國,說:“魯國同我本來接近,所以他出兵救宋也快,我要討伐他。”管仲說:“不可以。我聽說有土之君,不勤于戰爭,不忌恨小辱,不重復過錯,國家就能安定;勤于戰爭,忌恨小辱,重復過錯,國家就是要危險的。”桓公不聽,興兵伐魯,兵到了長勺。魯莊公出兵抵抗,大敗齊軍。桓公說:“我的兵還是太少,我若以三倍的兵力包圍它,它還怎能阻擋我?”

四年,桓公繼續修治軍備,齊整的甲士有十萬人,兵車有五千乘。桓公對管仲說:“我的戰士已經訓練,軍隊已經增多,我要征服魯國了。”管仲深深嘆惜說:“齊國危險了,因為您不努力于德政而努力于甲兵。天下各國擁兵十萬的不少,我們要發動小的兵力征服大的兵力,國內脫離民眾,國外諸侯戒備,我們自己也只好行詐,國家想不危險能辦到么?”桓公不聽,果然伐魯。魯國不敢迎戰,只在離國都五十里處,設關防守。魯國請求兩國訂立一個盟約,魯國以關內侯的依次,服從齊國,要求齊國也不再侵略魯國。桓公許諾了。魯國約請會盟說:“魯是小國,當然不帶兵器,若帶兵器開會,就是以戰爭狀態傳聞于各國諸侯,您還不如作罷。這次會盟請都免帶兵器。”桓公說:“可以。”使命令隨員不帶兵器。管仲說:“不行。各諸侯國對您都很忌恨,您還是就此告退為好。您真的借盟會削弱了魯國,各諸侯國又會把‘貪’名加在您頭上,以后的事,小國愈加頑抗,大國也組織防備,對齊國都不利。”桓公不聽。管仲又諫止說:“您切不可去。魯國人怎么能不帶兵器?曹判的為人,堅強而狠毒,不是能用盟約來解決問題的。”

桓公不聽管仲的話,果然與魯國相會。曹劌帶兵三十萬暗中埋伏于會盟處不遠的地方,而后魯莊公懷中帶劍,曹判也懷中帶劍,和齊桓公會盟。

上會盟臺后,齊桓公和魯莊公果然就邊境的事談不攏,說著說著,兩人的分歧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抵觸,莊公從懷里抽出劍來說:“魯國邊境,離國都只五十里了,也不過一死而已。”左手舉劍對著桓公、右手比著自己說:“一同死了吧,我死在您的面前。”管仲跑向桓公,曹判抽舉劍站在兩個臺階之間說:“兩位國君將改變原來計劃,誰也不可進前。”管仲說:“君上請把土地歸還給魯國,以汶水為界好了。”桓公許諾了,確定以汶水為界而回國。

用自己的大智大勇,曹劌又一次的給自己的祖國帶來了安全和榮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吐鲁番市| 从化市| 枣强县| 启东市| 肥东县| 龙口市| 静乐县| 台北县| 广元市| 都昌县| 邹城市| 利辛县| 无棣县| 温泉县| 铜陵市| 巴楚县| 宁国市| 广宁县| 横山县| 武乡县| 钟祥市| 教育| 克什克腾旗| 平乐县| 乌苏市| 平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漳浦县| 上饶市| 永定县| 福州市| 诸暨市| 东辽县| 台湾省| 富民县| 宝兴县| 绩溪县| 滦南县| 巩留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