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侃了,以后有時間在回憶詳談。馮麗自己說的,因為她媽媽從學校門口出來了。
馮媽出來背上竹簍里已經騰空,估計東西是送上了……
“走吧,乖女兒,已經快9點了,時間不早了,到鎮上還有大半程的路呢!”
“嗯!”馮麗點頭著從前面把牛繩牽了回來,然后馮母在上車了以后拉了一把爬上牛車的馮麗,母女倆急匆匆的往鎮上趕了。
穿越了橫七豎八的森林,陽光正焦距的時候,11點,風塵仆仆的母女倆終于在牛車長隊中到達了紅壤鎮。
說道紅壤鎮,名如其實,整個鎮區建筑坐落在一片紅土地上,周邊是稀疏的松林,鎮后稍遠有純粹的一片片石頭上,算得上整個地區的平坦地帶了。
來到紅色的土地,鎮前面淺淺的兩個小湖也呈現出紅色的水質。湖中還不煩有松樹的身影,但所有松樹的枝干都映上了水位曾到過的紅色的影子。馮麗她們進鎮的路就從兩湖中間過去。這條路還真是被裝紅土的麻袋夾雜松樹桿堆砌而成的。從上面走過感覺真的很微妙,連馮麗家的牛都是呆著眼睛望著慢慢走過去的。
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就走進了紅壤鎮的街區。
在鎮街區,馮母將大袋的玉米賣了。留出了10斤馮麗半個月的口糧后,那半袋大米也賣了。
馮母拿著一分兩分五分一角兩角五角最大面值一塊的賣米錢,先給馮麗買了一個小水桶,一把毛巾,牙膏牙刷,一個笨重的塑料盆,一個口缸,筷子馮母估計學校食堂里有也就那樣買了。
在有賣衣服鞋子的地方,馮媽咬牙給馮麗買了一件新上衣,一條褲子,一雙灰色的平底布鞋。然后,馮母駕著牛車領著馮麗到了一個賣米線卷粉的露天攤子前,就近找地方拴好牛和牛車,回來叫上了兩碗湯卷粉。(一碗一角五分錢)
燙卷粉出來的時候,上好作料,馮母從自己手頭的碗里挑了半大碗卷粉甩進了馮麗的碗里,馮麗董事了想要把碗里掉回到媽媽的碗里,馮媽就開始給女兒忽悠了,說到中學里就很難吃飽肚子了,中學里的食堂是私人的,很會克扣學生的口糧,(不敢不說,這還真是事實)所以媽媽在這兒你就多吃一點,知道了嗎?馮麗拿著筷子的手,搔了搔頭,覺得媽媽說的很對,遂低頭狂甩起碗里的卷粉來!看著自己女兒的吃勁,馮母樂了,也跟著小心翼翼的吃起了碗里的卷粉。
母女倆對看著橋有興致的消滅了卷粉后,馮母看著女兒辣得呼啦起了舌頭,立馬又去買了3跟冰棒,2分錢一根的,今天額外的多給馮麗買了一根。
馮麗背著解放牌褪色帆布書包,左手一根冰棒右手一根冰棒的逍遙在馮母的后面,馮母要領著馮麗去鎮中學給馮麗辦落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