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車上,還有就是一竹簍早上馮母一起床就在玉米地里拔來的玉米棒子,整整一竹簍,準備送給去紅壤鎮路上經過的W村小學的馮麗的456年級的yz老師。馮麗他們啞馬村小學只辦到3年級,她的456年級都是在w村上的。W村離馮麗她們村有6里路左右,剛好在去鎮上的路邊,但路上森林密布,走讀肯定不行,所以馮麗是寄宿在yz老師家里讀過來的。為這事,馮媽起初左哀求右哀求的,yz老師終因為被馮媽的堅持打動了,才恩準了馮麗寄宿他家。馮麗4年級就開始寄宿了,每個星期帶3斤米到yz老師家做她的伙食費,偶爾交點額外的……不過,當馮麗中考全鎮第一名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作為馮麗的班主任,yz老師倒是風風光光的被提名表揚嘉獎了一回……對馮麗的教養yz老師自己覺得很值得,所以還特地跑了馮麗家里看望了一回,在暑假小學畢業的時候,還親自帶來了馮麗中考全鎮第一名的消息……但456年級就寄宿,對于小小的馮麗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煎熬,三年里除了假期,馮麗只能星期五下午放學回家一趟,星期六在家幫馮媽干一天的農活,星期天下午就又得返回W村小學。而且還是和本村的同學一起同來往的,所以在W村小學,沒有本村的同學回去的話,她也不能一個人回去。馮媽也是這么叮囑她的,要是一個人就千萬不要回來了,我把米給你送去!她倒是沒有一個人獨闖過啞馬村和W村之間的斜陽谷過。畢竟斜陽谷的土匪有些時候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假扮。好了,說了半天馮麗和她媽媽還是在剛出村的斜坡上。一起跟她們走走吧!我們親愛的馮麗去上初中了?。?
牛車在松林間稍陡的斜坡上坑坑洼洼的攀爬了20分鐘后,終于上到了半山腰,然后橫著向東面折回,說是臥7型,其實只是大體形象,真實的出村路是小彎小折的,在松林里,松林基本覆蓋了路,路兩旁的松林里沉積了N年的落松葉,很厚,到上面踩一腳肯定軟軟的,簡直可以玩蹦床了。
現在,橫向東北的山腰牛車道倒是平緩了很多,拉著車的馮家牛老大舒服了不少。
馮麗和馮媽索性都坐上了牛車,牛車載著娘倆和東西悠哉的稍斜而上。從路邊下面茂密的松林向山下望去,只望到平谷中稍遠的脈脈水田,山腳下的村落完全在高壯挺拔的松樹遮擋之中。
兩盆地北面的山是最高的了,而出村小道卻要從此翻過。
走30分鐘,終于到了與袁某村出村小路相交匯的峰谷。從這個峰谷處往南陡坡而下,就是連接兩個盆地的山脈。而往正北穿過這個峰谷,下去也是斜坡,啞馬村和袁某村去紅壤鎮的牛車都要走此道,而穿過這個峰谷,沿坡而下的外面的山脈橫七豎八交織著,也是覆蓋著難以穿越的松林。所以說,啞馬村和袁某村去紅壤鎮的這條道路可謂是歷經幾代人的開墾,由于密布松林的阻隔和山脈橫七豎八的交織,至今還沒有人探索出比此道去紅壤鎮更近的路,也沒有人懷疑此道是去紅壤鎮最近的路。峰谷兩側的山勢很陡峭,但陳年的大松樹已經把持住了山體,不會發生山體滑坡等等災害,唯一的災害就只有給山上放一把火,那倒是最大的災害也是災難。不過兩個村的村民都很知道這一點,所以山上的火災倒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