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樂中悲(上)
- 幽蘭吟:鳳歌明月夜
- 琬如長公主
- 1386字
- 2011-08-30 17:40:59
鳳亦柔看人的眼光向來奇準(zhǔn)無比,甚至可以用“毒辣”來形容。見問,她慢慢回憶道:“這二人雖是同母所出,但性行迥異。小妹靈動嬌婉,如明月牡丹,頗稱驚艷。然而美則美矣,卻鋒利得不留余地,恐非久長之人。倒是其長姊更加沉靜溫厚些,眉目間亦有良善之色。”
是一貫波瀾不驚的語氣,鳳城便也知道,鳳亦柔是真的不曾把劉氏二女放在心上。略一思量,他亦淡然道:“皇太后的兩位內(nèi)侄女入宮,怕不止是赴冬至宴這么簡單罷。太皇太后卻也默許了她們……若劉氏姐妹日后果然得以封妃,倒也未必是件壞事。只不過……”
只不過昭臺宮那位靜妃殿下,恐怕也就不會再在宮中久住了。而她將來的去處……鳳城微不可察地輕嘆。以皇太后內(nèi)侄女入宮為條件,換得太皇太后外孫女出宮,這本是長樂宮與長信宮之間不動聲色的交易爭奪;然而位高權(quán)重如他,卻次次都要被牽扯在內(nèi),無可逃脫。
抿了一口茶,鳳城自是不能把這番心事說給鳳亦柔。鳳亦柔卻也聰睿,默然片刻,緩緩沉吟道:“若從天下大勢來說,皇太后此舉是為了制約太皇太后的勢力。長樂宮一派受到牽制,皇權(quán)便可穩(wěn)固。天下安定,烽煙不起,倒真不是件壞事……這也是哥哥希望看到的罷?”
鳳城抬眸望著她,鳳亦柔便微微一笑,接著說:“可我還是有點兒擔(dān)心呢……若兩宮反目,一旦皇太后的家世抵不過太皇太后一脈的勢力,只怕天下頹勢更甚;而就算長信宮最后勝出,誰又知道皇太后是作何打算呢?世人皆知,她最鐘愛的兒子可并不是獨孤玄武……”
雖說是在私下里,可是向來溫婉的鳳亦柔,卻竟公然直呼了皇帝名諱,鳳城到底也還略感驚訝。但他心里同樣也很清楚,妹妹所說的,無一不是實情。獨孤玄武的剛硬果決、奇謀遠見一直都為皇太后所不喜,而她最疼愛的兒子,卻向來都是溫順柔和的齊魯王獨孤玄澈。
——軒轅皇朝自開國至今,已是帝傳五代。每一代皇帝也都依祖制冊立嫡長子為皇儲,從無變更。到了先皇時,卻因吳楚七王之亂的緣故,居于儲位的獨孤玄戩遭受牽連而被廢。在母親和姑母的權(quán)謀扶持下,獨孤玄武繼任太子之位,而他卻并非劉皇后理想中的皇儲人選。
“七王之亂時,齊魯王才只有六歲。要不然,這儲君之位必定就是他的了……而膠東王自從被先皇立為太子,直到登基稱帝,一向也不曾討得皇太后歡心。雖是親生的母子,但皇太后縱然維護他,也并不是出于母子親情,而只是在保全自己的地位罷了。天家情誼呵……”
鳳亦柔淺淺道來,聲音清冷。鳳城輕啜了一口茶,心里卻仍不免有些疑惑。妹妹今晚的言辭容色,似乎都是在為獨孤玄武鳴不平;鳳城卻也正是因此而感到驚訝。他知道,自己的妹妹是未來皇后不假,然而她與獨孤玄武之間的關(guān)系,卻遠不止是帝后、君臣這么簡單——
一直也不曾真正放下獨孤玄戩的心結(jié),因此,鳳亦柔雖是生性溫婉善良,對待皇帝,她卻向來都是若即若離的翻覆淡漠。皇帝似乎并不計較,對這位未來皇后的寬容體諒,幾乎可算是一個帝王的極致了。而鳳亦柔卻少有這般全心為皇帝考慮著想的時候。
任憑風(fēng)城的揣摩不解,鳳亦柔還繼續(xù)說下去:“終有一日,太皇太后是要老去的。若皇太后再能清除恪寧太主和吳越王的勢力,那么長樂宮一脈對皇權(quán)的威脅,也就徹底不存在了。皇帝畢竟年輕,對抗根基深厚、勢力龐大的長樂宮,到底少不了皇太后的出面支持……”
頓了頓,一向清婉柔和的聲音漸轉(zhuǎn)寒涼:“然則,拔掉了長樂宮的勢力之后,皇太后是會就此罷手、后宮閑坐呢,還是效法太皇太后,借機逼宮、垂簾聽政?——皇帝只是利用她來對付長樂宮一脈,卻決不能再容她坐大,成為太皇太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