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初入軍校
- 軍醫
- 血色杜鵑
- 3497字
- 2011-04-13 11:08:09
日思夜盼的終點站H市終于姍姍來到面前。當時晴空萬里、陽光普照。遠遠望去,碼頭形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艦艇把雄偉的長江一分為二,其實是一條小江與長江的交匯處。此處水流湍急,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江上百舸爭流,岸上地勢很高,高樓似乎林立在空中。慣住平原的夢玲何曾見過這般樣子的山城,驚嘆不已。即將結束本次航程,廣播里的播音員似乎也很興奮,對山城做了十分詳盡的介紹。可一到下了船,望著高高的階梯,她怔了好一會。這時有一個拿著棒子的人走上來,操著濃郁的地方口音:“小妹,幫你拿一下。”夢玲生怕受騙,搖搖頭,咬咬牙,自個兒爬起坡了,走走停停,好不容易才爬出碼頭。可車站又怎么走呢?太陽越發毒了,剛才爬坡已經耗了她大量的體力,襯衫背上全部汗濕,真是“汗流浹背”。她四處張望,發現到處都有拿著棒棒的人,有很多下船的乘客去找他們討價還價擔行李。于是,她也壯了膽,找了一個精瘦的黑黑的家伙:到55路車站,多少錢。那人打量了一下夢玲和她的一堆行李,“5元”。“那就麻煩你幫我馱到車站。”別看著那人瘦瘦小小,三下五除二就用粗繩子把幾大包行李扎成兩捆,吊在棒棒兩頭,肩上扛起一搖一擺的邁著大步走了。夢玲疾步跟上。穿了一條路,繞過幾座樓,就來到車站了。那家伙放下行李,邊擦著汗邊對著她說:“就這墱兒了。”一會兒,車就來了,夢玲大包小包地趕緊上車。學校離碼頭真不近,足足開了近一個小時。但是,途中所見也讓她大開眼界:最打眼的還是這里的妹妹,全都膚色白皙,裸胳膊露背,穿著性感,大出乎夢玲意料,沒想到西部還這般開化;街頭巷尾的火鍋店人頭攢動,一陣陣麻辣香氣從里面直飄到車上,雖然夢玲從不沾辣,但船上的數日實在沒有吃過一頓象樣的美食,根本無法抵御這種誘惑,不自覺吞了一下口水。
終于站在了西南軍醫大學門口了,抬頭仰望著那朝思暮想的六個紅漆大字,夢玲一時百感交集,連眼淚都涌上來了。門口站著兩個軍警,筆挺的軍姿煞是英武。可是,他們卻不讓夢玲入門,她跟他們說是來念書的,他們根本不信。這時,走過一位大眼的美女,端詳了一下夢玲,款款走過來:“你是研究生報道吧?”聲音軟軟的,很好聽。夢玲點點頭。
“把通知書拿給他們看。”夢玲才趕緊取出那張寶貝給門警看了,方才放她進去。那位美女主動帶路,還幫她提行李。經過交談,才得知她叫陳小麗,是今年的博士生,夢玲感激之情外,頓時對她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小麗很開朗,笑著說:“好奇怪,我怎么對你一見如故。”
“我長得比較大眾化,初中、高中、大學入學時都有人說我長得象他們的同學。”
“你為什么要提臉盆呢?”經她一說,夢玲才意識到自己網兜里提著兩個盆,是臨走媽再三叮囑帶上的。
“那是路上洗漱用的,我在船上呆了四、五天。”
“看來你還蠻講究的嗎!”小麗開了句玩笑,本來她還想說什么,看見夢玲不好意思了,就沒有再說。
“這就是碩士樓。”小麗把她引到一棟三層舊樓前,不大的木門邊掛著“研究生管理大隊”的白牌。接著,她又指著對面一棟類似的小樓告訴夢玲:“那是博士樓,我在203,有空過來坐坐。”“謝謝!”望著一襲白裙翩然而去,夢玲對這座原本高高在上的學校頓時就有了親切感。走進辦公室,只見一位年輕軍官正在辦公桌旁抄著什么。
“請問,這里是報名處嗎?”那位軍官一抬頭,好一張英氣逼人的臉。夢玲心中竟然一動。
“是啊!你是今年的研究生吧?”
“嗯!您是?”
“怎么看著象個高中生,我是你們的李隊長。”那個軍官笑著,露出雪白的牙齒。唉!夢玲心中嘆息:誰叫自己長著娃娃臉,看著都幼稚。
在李隊長的指導下,夢玲順利辦完了手續,并住進了宿舍。宿舍在二樓走廊的盡頭一間。天花板很高,中間掛著個吊扇,地面是木的,上著紅漆,走上去“篤篤”響,房子明顯透著六、七十年代的氣息。房間里陳著三張高低床、三張書桌和一個大柜子。她在貼有自己名字的床上坐下休息了一會,就開始收掇自己的行李。正收拾著,門打開了,走進一個兩頰長著小雀斑的高個女孩。她們互相打了招呼,各自做了自我介紹。那個女孩是夢玲的室友,叫馬麗,是生理學專業的,比她早一天到。
下午,按耐不住興奮,夢玲邀著馬麗一起去逛了校園,順便購買一些生活必用品。軍醫大學的校園占地面積很大,比她本科就讀的醫學院氣派多了。她們沿著林蔭大道走,最顯眼的就是一座非常壯觀的五層建筑-基礎樓,紅瓦灰墻,典型的蘇式建筑風格。大路的另一側是一方操場,鋪著紅色塑膠的四百米跑道,緊挨著大操場的是一棟約十幾二十米高的舊建筑,上面掛著“求實創新、勤奮獻身”八個紅體大字。馬麗告訴她,那是軍事體育館。醫科大學里面還有室內體育館?夢玲心里嘖嘖稱贊。走過操場,轉個彎就到了食堂,食堂很新,簇新的粉瓦和明凈的玻璃在午后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她們繼續沿著大路折到一座現代化的雄偉的高層建筑前,哦,原來是教學樓。再往前,就是游泳館和澡堂了。設備真是齊全,應了軍隊的宗旨“保障有力”。
參觀完,她們在宿舍門口的小店里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就回宿舍了。到了宿舍,閑聊了一會,夢玲就睡著了,她實在是又累又困。一覺醒來,太陽已經西斜了。她倆約著去食堂就餐,已經有一些軍人在那里打菜了。可是一看到陳列的快餐,夢玲就傻眼了:因為每一盆都是紅紅的辣椒躺在里面。夢玲是典型的江南人,家里吃菜一絲辣椒都不沾,哪里見過這番架勢?斟酌半天只好買了份青菜苦著臉吃下去。馬麗是陜西人,還挺好一口辣,看著夢玲既同情又好笑,說:“真替你擔心,這里可是不辣不革命的地方。”
夢玲裝著不以為然:“不就是辣椒嗎,慢慢就習慣了。”
她倆一路走來,唧唧喳喳,話題的重點就是啥時候發軍裝、軍訓。要知道,這是所有參軍的人的必修課,一身橄欖綠就是她們廢寢忘食、夢寐以求的。踏進這里,她們不僅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研究生,更是一名軍人啊!
晚上,夢玲給家里掛了電話,報了平安,忍不住又把軍醫大的校園夸耀了一番,爸媽聽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聽夢玲的聲音充滿興奮,爸心底里很滿意,但還是不忘提醒她:“部隊不比地方,凡事要聽上級的安排,更重要的就是必須管住自己的嘴。你有時候喜歡信口開河。”
“知道了知道了。”夢玲有點不耐煩,爸總愛在自己開心的時候潑瓢冷水。
過了一天,樓道里漸漸熱鬧起來,說話聲、走路聲、流水聲互相夾雜著。大隊門口出了通知,要求大家第二天早上在門口集中。大家唯恐遲到,一早都起來了。到了樓下,大家都參差不齊的站著,也就二十多人。說話的是個和顏悅色的中年軍人,他首先自我介紹:王建國,是大家的政委。然后就是對他們這批新兵(有的可能有三、四十歲了)進行了慰問,言及大家經過重重考核,穿上軍裝的不易時,提到了其中一個學生因為最后體檢查出肝炎“小三陽”撼別軍醫大,大家一陣唏噓嘆息。王政委頗善言辭,講得大家如浴春風。最后提到了部隊的宗旨,以及下一步要開展的學習、工作,讓大家終于有了眉目。原來,夢玲這批是新入伍的,還有的大部隊約七、八十人都是老兵了,不參加軍訓,要開學了才來。
接下來的一周,都是勞動、上政治課,小組討論。讓大家對軍隊的整個章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樹立起作為一名軍人的神圣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女生分為兩組,夢玲的小組長是一名戴著眼鏡的秀氣女孩,姓周,舉手投足落落大方、與眾不同,原來她本科是委培的,早已經過軍隊的洗禮,只是還沒有穿上軍裝罷了。天天泡在一起,沒多久,同一組的成員就混熟了。這群姐妹人人都有著不平凡的故事,讓夢玲稱奇不已。
嬌俏可人的黃惠芹是湖北人,說起話來嗲嗲的。××大學生物系畢業后,她就在一家生物用品公司工作了四年。通過業務往來,認識了軍醫大學的藥理系主任,對方見她冰雪聰明,建議她考考軍校試試,哪知一試就中。最感人的還是她的男友,從她入大學就開始追求她了,說好大學畢業了結婚,結果一拖再拖,俟她考上研究生了,為了她的學業,又答應等她讀完研再領證。男人花心的故事聽的多了,可男人癡心的故事,夢玲卻真正是第一次耳聞,不由唏噓不已。
嚴小藝是本地人,大專畢業后分配在一家軍工廠醫務室。可進去沒多久就被地方大型重工企業兼并了,因為人員緊缺,她被單位調到生產車間去了。不甘心淪為車床女工的她,刻苦努力,連考三次,兩次落第,第三次方如愿以償。聽到這樣坎坷的經歷,夢玲方才理解她為何總是一臉深沉,對她頓時肅然起敬。
身體壯壯、棒棒的曉瀾是標準的“文武雙全”的才女。大學時就參加過省里的大學生運動會,在四百米的泳道上過關斬將,一舉獲得冠軍。學習上,她年年都是大學的一等獎學金獲得者。最牛的是她居然放棄本校保研的名額,毅然參加了此次高標準錄取線的軍校考研,是所考的野戰研究專業的最高分。對于曉瀾這樣的學習標兵,夢玲抓住機會,多次向她討教學習經驗。
對于生活在這樣的群體中,夢玲是既感到自豪,也體會到了沉沉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