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綢繆(1)
- 玉簪記 冷面王爺穿越妃
- 小惠1107
- 1447字
- 2011-12-01 13:46:29
疇山腳下,襄王坐在馬匹上,出神地看著前方一片混沌。疇山被吶喊聲和嘶叫聲籠罩,探馬來向他稟報,各部沖上疇山主峰,正在搜尋叛賊吳靜遠云云。襄王輕擺了下手。此時此刻,他仍在考慮同劉嵇一起商議的策略。昨晚劉嵇轉來的密報,韃靼的老可汗正是被來路不明的火器所刺殺。都府內廷太監陳克借司禮監派往隆興府采買物品之機前來傳遞消息,他出宮之時肖貴妃病入膏肓,皇上下詔大臣們舉薦太子,似乎已下決心要擇賢冊之。可是詔書中沒有言明皇三子彥昊并未戰死,是以在定國公成若山力薦之下保舉皇長子彥玉的奏折最多。他還將謄抄的詔書拿來給彥昊一觀。陳克自彥昊幼年起便在在宮中服侍輔佐,多年來與他亦師亦友,如今已成為襄王安插在后宮的重要眼線。形勢逼迫他急令劉嵇速歸。
劉嵇在丑時許到達大營。
彥昊很是驚醒,帳外一有動靜,他便披衣翻身自榻上下來,幫成蔚掖了掖毯子,便走了出去。
他與劉嵇則去了另一處營帳。
“王爺的母妃病重,又是舉薦太子的節骨眼上,按常理圣上應該召君返回都府。”
彥昊淡望了劉嵇一眼,言道:“依我看來,一日不一雪前恥攻破疇山,皇上便不會說破本王詐死之事。至于在這個時候舉薦太子,多半當是安慰病重的肖妃。”他輕哼了一下,“那朝那代的繼位人是靠大臣們舉薦出來的?我擔心的不是這個,而是慶陽大捷后如何向皇上稟奏?私下買賣火器,挑動韃靼內亂的幕后之人。”
“只要破了疇山活捉吳靜遠還怕他不據實招來?到那時再擒住楊大同,整件事情便能水落石出了。”
“本王有吳靜遠親筆書信不怕他不招。這楊大同就難說了,若他抵死不認或都攬在自己身上呢?即便他據實招供,憑其一面之辭,圣上能信嗎,而且還是在舉薦太子的敏感時刻……”
“爺的意思是……”
“今晚冬霧一起便要攻山,你領著本王的親隨裝扮成普通的士兵尾隨著楊大同的一彪人馬。他比本王更著急找到吳靜遠,他若要殺人滅口……”他的聲音越來越輕,劉嵇在旁則不住地點頭。
待交待完畢,襄王又問道:“劉飛何時動手?”
“原來商定的我們這里開始攻山,他便開始行動。我馬上飛鴿傳書于他,調整一下……”
“唔,安排妥當后,同你一起辦差的親隨不得再回都府……”
*
彥昊半夜里離開了帥帳,成蔚一人睡到天光放亮。白天周圍異常安靜,她一人閑得無聊,便自己取了棋子。她是個很容易沉下心來的人,一個人研究了大半天竟對下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令她興奮不已。夜深后,疇山方向傳來哭天搶地,人聲馬叫此起彼伏,讓成蔚心神不寧。想起彥昊的叮囑便捂了耳朵,不去理會。迷迷糊糊地覺得叫聲稀了很多,四周逐漸安靜下來她還是按耐不住穿了衣服,走出帳外看看。
大帳外頭一片迷霧,天空微微有些泛白。成蔚從未見識過如此濃霧,不知不覺中離開帥帳有數丈之遠,待轉身想回,卻不辨東南西北,仿佛周圍空無一物,只有自己一人。她有些慌亂,雙手抱于胸前,漫無目的地走著,朦朧中一個人影晃動著往自己的右手而去,她急忙躡著手足跟了過去,心下有些惶然,看不太清是個什么人,太遠又怕跟丟,約莫半柱香的時間,那人停了腳步。不知是霧散了些還是因為別的,前面顯露出一個營帳的輪廓。成蔚心里低呼一聲,咋這么有方向感呢?正待細細傾聽,灰霧中傳來警惕的聲音:“是誰——”還伴著拔刀的呲楞聲。
“是我。”那人沉聲低喝。
“噢,是劉將軍。”
成蔚也聽出了劉嵇的聲音,心中一喜,眼見著他又往前走了,趕緊疾步趕上,“劉嵇,等等我……”
寒光一閃,兩把鋼刀架在成蔚的脖子上,劉嵇也回轉了身子。
成蔚這才看清,帳前的守衛還真的不少,又有人影應聲而來。從他們愣怔的臉上可以看出已經認出了她,而成蔚對他們也不陌生都是跟襄王從都府一路來慶陽的親隨。
今日更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