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偏執狂與精神分裂
- 一個人的博弈
- 阿星樂
- 1945字
- 2011-11-24 14:27:30
17、偏執狂
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癥的病人往往是個偏執狂,也就是總是執著的認為自己在進行什么事情,然后周遭的人都是他的敵人,其實我至始至終不能明白為什么人一定會患上這樣的疾病,其實人的精神就像一個自我調節體,沒有人有把握它一定不會出問題的,當人的精神開始糾結于一件事情的,那么情況也許就會開始變得很糟糕。
而且我想到其實這里面可以有一個命題:患有精神分裂癥→偏執狂,那么偏執狂就是精神分裂癥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你是偏執狂那么你有可能就患有精神分裂癥,但也就意味著,你偏執也就不一定是患有精神分裂癥。但是至少這個命題提醒我們一定要隨時保持大腦的清醒,因為你不注意這一點那么你就很有可能患上精神分裂癥,那么那時候后悔晚矣,因為精神方面的疾病是很難得到恢復的,必須要保持身心的完全舒暢,不要老想著我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解決,其實根本沒有那些所謂的問題,因為你只要活著就會面對問題,因為怎么樣活下去就是人作為動物本能所面對的一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貫徹始終。
18、精神分裂1
我經歷了無數次的自我試驗,卻始終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的理性化,比如現在我又開始想亞紅了,甚至想到了一個非常美好的鏡頭,就是亞紅不顧一切的跑過來找我,帶給我溫暖和最好的庇護,其實老婆是這個世界上很美好的事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男人需要女人比女人對男人的依賴更甚。比如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癥以后一直都是他老婆在照顧他。
其實病人是很痛苦的,天才的納什在生病期間卻發現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生活自理都存在困難,想拿起以前自己一直致力于的數學,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集中自己的精神,而在紙上演算的一些數學公式也跟個小學生鬼畫糊沒有什么區別,她的妻子甚至鼓勵他不要天天老呆在家里,要多去和人溝通溝通,比如和收垃圾的老頭等,也許只有在倒垃圾的時候納什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因為這時的他至少知道自己還是可以倒垃圾的。
究竟這是怎樣的痛楚,正因為如此,此時的納什甚至于會為自己倒過一次垃圾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就像是一個剛剛開始認識世界的小孩一樣,在這個未知的世界翱翔。
世界永遠未知,你即使自大的認為自己知道了一切,其實你仍就沒有辦法認識到你的無知。
19、精神分裂2
我想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我說的瘋狂不是普通人的瘋狂,而是精神分裂癥的瘋狂,其實我現在很想鉆研這兩種病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情況,看了《美麗心靈》之后我就更有一種沖動,我不明白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是什么,是為了展現偉大的天才科學家納什的人生還是僅僅以納什為幌子,展現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狀況,或者是切合主題的解釋:展現納什妻子的美麗心靈。
在我看來精神分裂或是人格分裂都是絕好的一種情況,我特別佩服那些患病的人能夠臆造出一個完全虛擬的存在,更為神奇的這個虛擬的存在動用了你的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他是那樣的真實,每天都可以跟你說話,跟在你身邊陰魂不散,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完美的狀態,因為即使你有再好的幻想的神經也不能想象出這樣的情境,我把它稱為完美的幻境。
而納什的患病讓我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其實能夠得精神分裂的和人格分裂的人都是天才,因為天才和瘋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孤獨的,而人的群居性的本能卻讓必須融入到群體,這時候,他們的幻覺就會乘虛而入,完全臆造出了這樣一個真實的“人”,更加神奇的是這個人還能讓你產生觸覺。試想你是個正常人,那么要make出這樣的場景,得動用你多少腦細胞?
我思考著精神分裂其實和我們的正常思維一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精神分裂僅僅是正常思維積攢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比如戀愛的時候就表現的尤其如此,你會很夸張的把自己的愛人想的十分美好,而事實情況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然后憑借著適度的想象和臆造,你分泌出了更多的荷爾蒙,從而使你的戀愛感覺更加美好,越來越覺得你眼前這個人就是你想象中的白馬王子,其實本質上來說是你不斷心里暗示的結果。所以為什么說戀愛中的人都是愚蠢的呢?就是這個道理,她所感覺的那個他,和人們眼中實際的他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人,也許他是個混蛋,但是在你的眼里他就是白馬王子,我可不可以把這個以為成精神分裂的前奏?
還有就是自信也同樣如此,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表現形式,你總覺得你牛B,于是這樣以為著以為著,你就真的向著你想象發展了,而這種暗示和想象不斷強調,只會使你不小心陷入了更加虛幻的想象空間,比如鳳姐的自大就是被她自己不斷這樣心里暗示出來的,以至于在她的世界里,她就是最了不起的人,然后本著這樣的理論看待世界,并且對自己的看法堅定不移,所謂自信必然導致自大,這點我深信不疑,所以鳳姐也就是這樣被很華麗的精神分裂了,所以不要以為精神分裂只是一種病,我們身邊處處精神分裂。
這個社會本身制定出那么多道德規范,就是為了讓人能更加客觀的認識這個客觀世界,防止人們進入到盲目自大的精神分裂空間。